第17章 骗人骗到摄政王头上来了
“跟我哥哥还有娘亲道歉!还有我爹爹!以后皇城里再让我们听到这样难听的话,你们的眼珠子就去挂到皇城门上去吧!”
见到这般模样的池暖暖,池凰愣住了,没忍住掐了一下裴舟,“我香香软软的女儿,怎么到你手里变样了?”
裴舟倒是一脸自豪,“我的妹妹像我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池凰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暗自想着,等其他四兄弟来了看你来能不能这么得意。
小团子的威慑还真起了作用,大街上关于他们的议论声直接消失殆尽。
转而出现的是虚伪的笑脸。
不过他们才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呢。
小插曲过去,集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市集上熙熙攘攘,人群络绎不绝。两旁的摊位琳琅满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池暖暖看着街上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开心极了。
“这个小人会动诶?”
小贩听完挥动的更起劲儿了,“小殿下,这是机关人。”
池暖暖的目光被一个卖糖人的摊位吸引,她拽着池凰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那五颜六色的糖人。
池凰微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裴舟的钱袋中取出几文铜钱,递给池暖暖。
裴舟斜着眼看她,池凰丝毫不慌,大摇大摆的走到摊位前。最终他还是叹了口气,默默跟上。
糖人师傅手法熟练地捏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龙,递给池暖暖。她接过糖人,兴奋的向身后人展示着,“看!这是暖暖!”
池暖暖眼尖,又看到了一个卖风筝的小摊。各式各样的风筝在风中翩翩起舞,“哥哥,放风筝!”
“好。”
池暖暖在摊位面前挑了好久,一直没找到心仪的样式。
由于已经深入集市,所以这里的人们并不知晓街口发生的事,认识他们的人也就不是很多了。
这风筝摊主瞅着她非富即贵的样子,眼珠子一转,贼笑着凑过来,“小娃娃,找不到喜欢的我们可以定制哦,只需要一两银子。”
池暖暖面色一喜,还没同意就被身旁侠客打扮的人打断了。
“你这奸商,这风筝再贵不过五文钱,就算定制也得也到不了一两银子。”
那人义愤填膺,惹得众人都凑过来看热闹。
摊主一见他这副穷酸样,丝毫不带掩饰的嫌弃,“你这毛头小子懂什么,我这可是传家手法,再说了,人家都还没说什么,你倒是着急了。”
“你骗人也得有个限度啊,人家有钱就得被你骗啊。”
人群中有不少被他坑货的有钱人,都纷纷站出来讨伐,“就是就是,上次见我喜欢你家风筝,硬生生抬价到三十文,回家去才看到胡同里的小孩也拿着一模一样的,一问才不过三文。”
“他这奸商也骗过我家当家的,非说那风筝是什么大诗人提的字,其实不过是他自己写的罢了。”
池暖暖这算是明白了,眼前这位贼眉鼠眼的大叔是个骗子。
“大叔,你再骗人就把你,唔。”池凰眼疾手快的捂住了池暖暖的嘴,他这罪名还用不着那么大刑。
池暖暖眨巴着大眼睛疑惑的望着她,池凰又没忍住瞪向一旁的始作俑者。
裴舟还是那副欠打的得意表情。
仿佛是突然察觉到二人似的,人群中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呼,“那不是摄政王吗!”
摊主心如死灰,本以为是那人认错了,直到周边的人都一个个跪下行礼,他才匆忙下跪,心里盘算着怎么从他手下活着离开这条街。
“免礼。”
摊主惊恐的磕着头,“请殿下饶命啊,我只是一时糊涂,我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就只靠我一个人养着呢啊。”
裴舟嫌弃的后退一步,早在他报价一两银的时候,这个摊主的生平就被他调查了个底朝天。
嘲讽的看着他,“十几个夫人,这老是挺多,不过你这小,好像都不是你的,理应不该你养。”
摊主磕头的动作都停了,不可置信的抬起了头,“殿下,您,您在说笑吧。”
裴舟才不会同他重复第二遍,耐心耗尽,叫出来凌一,“带去官府。”
裴舟拉着池暖暖离开了,只剩下瘫坐在地上的摊主,怒气爬上了脸,“我供她们吃穿,竟然敢背叛我!”
凌一懒的搭理他,拎着他的后脖领就往官府走去。
看热闹的人跑了,大家都奔往一个方向,冲着官府去的。
夕阳西下,市集的人渐渐散去,裴舟还想等下带她们去看夜市的灯火,可池凰时间不够了。
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顶,池凰身体已经快要化为虚影。
“阿舟,我们还会再见的。”
“照顾好暖暖。”
池凰离开了,这次他们有好好告别。
“我会的。”裴舟轻声呢喃。
池暖暖把手里的糖人递到裴舟手上,“哥哥,不要哭,等你死了就能见到母亲了。”
本来只是有些伤感的他,现在愣是一点坏情绪都没有了。
抱起池暖暖,就那么盯着她。
“真是我教育出问题了?”
“哥哥没问题,哥哥好着呢!”
算了,自己养歪的,跪着也要宠。
天色渐暗,等二人下山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就近找了个客栈住下,开两间房,凌二守在隔壁。
吃饱喝足后池暖暖才想起来问,“哥哥今天为什么不抓那个小坏蛋啊?”
“暖暖知道什么叫做放长线钓大鱼吗?”裴舟侧身搂着她说道。
池暖暖兴奋的爬起来,手舞足蹈的,“知道!大哥哥总是钓不到鱼,每次他都这么说,他要放长线,钓大鱼。”
这下彻底激起了裴舟想要给教池暖暖学习的念头,怎么还能一家子文盲呢。
“暖暖以后可要好好念书。”
“暖暖会好好学习的!”
翌日。
今日不上朝,摄政王府的马车来接,路过闹市区的时候,好巧不巧的碰到了昨日行侠仗义的小哥。
果然是个侠客,热心肠,现在正在替被拖欠工钱的店小二要回工钱。
佩云在马车外面还感叹,“有这些人在真好,减轻了官府的多少负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