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总结历史经验,加强自身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共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理论建设。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重视理论建设工作。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阐明了党的新政策,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系统地解答了党的政治策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中的军事争论,全面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图2-14)和《矛盾论》这两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揭示和批判了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些理论建设成果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为迎接全民族抗战做好了政治和思想准备。
图 2-14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组织建设。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注重发展党员队伍,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使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了壮大。1937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苏区代表会议和党的白区代表会议,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各个方面的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为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
土地革命战争(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这十年(1927—1937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两次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两次失败曾经严重削弱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使其濒临覆灭的边缘。然而,中国共产党的杰出成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和顽强毅力,他们坚信未来,勇敢面对困境,埋头苦干,奇迹般地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创造出新的局面。
这十年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密团结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尽管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曾多次犯下急躁冒进的错误,导致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最终中国共产党克服了这些错误,在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坚持正确的方针,稳住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成果,迈向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新的历史时期。
拓展思考
(1)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你认为红军采取了哪些独特的策略和行动来应对敌人的围剿?
(2)在筹备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过程中,你认为通过制定“宪法大纲”能够有效促进苏维埃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吗?为什么?
(3)土地革命对中国农民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你认为土地革命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它如何改变了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4)在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的过程中,你是否觉得存在一些挑战或争议?你认为土地革命的成功与何种因素密切相关?
(5)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你认为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发展有何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