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时机成熟,出城赢敌
余安妮感觉五雷轰顶,谁学写字“杀”和“情”一块学的啊?
后日情是什么鬼?
她仰面长叹,“天呐……要不要这样耍我!”
一天天的担心郭祈偷牛,担心郭祥砍树,结果最大的纰漏出在自己身上。
不会写字!
刘勇良久才鼓起勇气抬起头,“安兄弟,别生气,咱明日再送一次。”
说完,他就起身去找布条和木炭,像犯了错急需将功补过的人,很快就把东西找来了。
“这次让祥写,”他把东西递给郭祥,真挚的眼神仿佛在说,拜托了兄弟!
余安妮快速收拾好心情,把今日想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次她没有再加上那个标记。
后日情,还不够丢脸吗?她都无法想像荣戈看到那三个字会有多嫌弃。
好在行动是定在后天,明天还有机会再给荣戈送一次信。
余安妮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天啊,该闹咱也闹过了,明天可一定不能再出岔子。
也不知道老天是没有接收到余安妮的祈祷,还是故意要耍她。给她一点风浪,让她知道世事无常,别太嚣张。
她在草丛里趴了一天,前几日都在城楼上出现的荣戈,居然没有来!
他今日居然没有上城楼!
余安妮等到夜幕降临,天都开始黑了,她的心像被浸泡在冰凉的水中。
上一次这么沮丧,还是外婆去世后,她知道父母的积蓄全被舅舅家花了。
当时看着账上那三十块零八毛时的心情,和现在一模一样。
她仰头望着天空,没有被污染过的天空就是好啊,天才刚要黑,星星就已经在眨眼睛了。
想到远在凉州的父母,想到她如今能和他们仰望同一片天空,她很快就能见到他们了。
她咬住嘴唇,她是谁?她可是西街大姐头子,是大雁战神的女儿,不可以轻易就沮丧。
她把郭祥写好的布条绑在箭矢上,瞄准了昨天相同的位置把箭射了出去。
“走!”她把弩背到背上,从草丛里退了出去,“老子明天就冲出去,我看他城里的人出不出来。”
刘勇和郭祥一直在余安妮旁边默不作声,见她一番纠结后下定了决心,他们也捏紧了拳头。
刘勇:“安兄弟,我和你一起。”
郭祥:“我也是!成大事者,何惧一死!”
“祥子哥,这里就属你最有文化,等完事了,你要教我写字啊……”
“没问题安兄弟,你那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刘二哥,你也要学起来。”
“啊?我也要学?可我一写字就犯困。”
……
三人踩着夜色回到小营地。
小营地里的士兵全是关南人,早就对虞人和南蛮子恨之入骨,在刘勇和郭祈、郭祥两兄弟的动员下,他们都对于明日之事都非常清楚。
刘勇把大家招集到一起,说了些“参军就是要保家为民”、“大家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不成功便成仁”之类鼓舞士气的话。
这几日,刘婶也没闲着。
她知道余安妮他们的计划后,也积极去到百姓中做好了宣传工作,不少百姓都表示明日要加入到赶牛的队伍中去。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夜晚,锦阳城郊外的小营地里,弥漫着英勇愤慨的气氛,复仇的熊熊烈火在每一个关南人的心里燃烧。
锦阳城被困的第十三日。
虞蛮联军像往日一样列阵在锦阳城外,他们阵形依旧,抛石车也依旧,一切都没有变化。
只是少了连日来的叫骂声,机械般的开始了攻击。
而反观锦阳城楼,已被虞蛮军的抛石车破坏得遍体鳞伤,城墙破了又补,补了又破。
荣戈换上了一身铁甲,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城外的虞蛮联军。
而在城门外一侧的草丛里,余安妮换了雁军士兵的衣服,和二十多个兄弟早早的就埋伏好了。
“原来是升官了,难怪昨日未出现。”刘勇声音很小像是在自言自语。
“什么?”余安妮也压低了声音。
对于最最重要的一刻,大家都明显比前几日紧张,说话声和动作都不敢太大,生怕露了馅,前功尽弃。
刘勇指了指城楼,把倍镜递到余安妮手上。
余安妮把倍镜移到左眼,荣戈一身武装和前几日不同了,“什么意思?”
“升官了,现在是荣都尉了。”刘勇向余安妮解释道。
好啊,昨日不上班,原来是升官发财去了,小样,脸上还是那副面瘫的样子,心里肯定爽极了吧?
余安妮心想着,把倍镜移向虞蛮军,不再看荣戈。
昨日密州刺史周岩召见荣戈,对他这几日的神勇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欣赏。
虽然那日在城楼上,荣戈主张出城杀敌,给周岩留下了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
但眼下锦阳城正是用人之际,荣戈又是清安居士的徒弟。
以荣戈的表现,不管是出于用人的考虑,还是出于鼓舞将士们士气的考虑,他都有理由给荣戈升官。
可这荣戈官也升了,好话也听了不少。
却缠了周岩几乎一整天,其意无非就是要出城与虞蛮军一战。
期间无论是周岩好言相劝,还是恼怒发火,荣戈一直不卑不亢,坚持自己出城迎敌的主张。
最后周岩被荣戈烦得没了脾气,终于答应,如果时机成熟,同意荣戈出城迎敌。
时机成熟这个词就很空,怎么才叫时机成熟?谁来判定时机是不是成熟?
周岩抓住了这个点,荣戈也同样抓住了这个点,看似双方都有退让,实则一切都荣戈的计划内。
自他收到那三个字“后日,情”,他就断定,后天定会发生些什么。
果然他从刺史府出来,再登上城楼的时候,看到了第二封信。
这次信上没有标记,却把明日之事表达得非常清楚。
敌军外强中干,明日,西边尘土飞起,敌军将领倒地,配合出城杀敌,定能大获全胜。
荣戈看着信,不自觉勾起了嘴角,颇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自从到了锦阳城,这还是头一次遇到与自己观点一致,并且还付出了实际行动的人。
荣戈对写信之人充满了好奇,也对即将要到来的大战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