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突破通信理论极限?
卧槽!真有外星信号?
江铭表情失控,双腿发软,好不容易才挪回队伍里。
他顾不得整理表情,立刻意识沉入系统数据仓库,想看看内容是什么。
然而装着电磁波信号的文件夹竟怎么也打不开!
“为什么打不开啊!”,江铭难受的不行,心底仿佛有几百只蚂蚁在爬。
【ERROR:受制于持有者所处社会的信息学能力,该信息暂时无法解码。】
【解码条件:持有者信息学等级到达Lv3,或,持有者提出突破现有信息学理论极限的通信理论。】
“Lv3的信息学或是突破传输极限么...”,江铭喃喃自语,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这两个条件简直太苛刻!且不说把信息学提升到Lv3需要多少经验了,就完成整整两次的晋升任务都不知道要有多难!
而另外一个,更是让他完全无从下手。
传输极限理论他知道,这理论是在20年前的一篇名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上提出的。
传输的理论极限仅仅用一行公式就能描述,C=Blog2(1+S/N)。
其中C就是极限的信息传输速率,B是信道的频谱宽度,S/N则是信噪比。
事实上,这个极限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现有的传输方法连极限都达不到,更别说突破了。
好在,只需要提出理论,系统并没有要求江铭真正实现出来一套突破理论极限的传输系统来。
但就仅仅提出理论也可谓是难如登天,江铭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他连信息论的课也才只上了半个学期!
...
为期半天的天文社活动终于结束了,江铭在返程中一改往日的轻松,一脸惆怅地望着车窗外的星空,默不作声。
感觉每次参加天文社之后都开心不起来,就连新获得的400积分都难以抚平江铭的郁闷之情。
他来到蓝星这个世界,还获得了这样一个系统,究竟是为什么呢?
遥远的星空,未知的宇宙里还藏着什么?
江铭能感受到自己这段时间飞一般的进步,但是摆在眼前的疑问却越来越多,令他感到孤独又失落。
叮咚。
随着一声提示音,一条短信出现在江铭的手机屏幕上。
“哥,周六的时候记得回家吃饭,老妈买了好多虾,你快回来帮我剥。”
叮咚。
又收到一条。
“师弟,你到底去哪里了,我刚回实验室,最近在做什么新的研究吗?”
江铭笑了,思绪一下子收了回来,重新感到身体里充满了能量。
在蓝星这个世界上,还有着牵挂他的家人和朋友们,无论前路多远,他相信自己不会是孤独一人。
...
第二天,金陵大学某会议室内。
“这太不公平了,简直是不可理喻!”,吕慧莹拍着桌子怒道。
就在刚刚,院长在做下半学期学院科研规划的时候,竟然把她实验室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数量目标提高了一倍还多。
会议室里的气氛极其焦灼。
平日里,吕慧莹在学院里一直保持着温和的形象,从未在众教授前说过什么太重的话。
然而这一次,院长离谱的安排的的确确是把她气到了。
蛋白质结构预测,几乎就是一个烧大钱的项目,无论是昂贵的设备和耗材,还是所需要的大量蛋白质样品试验材料,都需要实实在在地砸钱进去。
而且一些同源蛋白的结构测定,耗时极长,几乎是没法提速的。
现如今,她们实验室的人力早已是超负荷运作了。
虽然她极力通过提高实验室薪资的方式补偿学生,但人又不是机器,超负荷的工作只会增加出错几率,根本没法再加快了。
“院长,下半学期预测十个结构的目标可是年初的时候您规划过的,我们也是尽全力完成,怎么能说改就改?”
“再说了,培养细胞,制备蛋白质样品也是需要时间的吧,这哪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
全会议的其他老师都默不作声,同情地看着她。
院长在科研规划上的态度向来说一不二,之前其他教授都不是没这样据理力争过,可结果呢,从未变过。
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自认倒霉拼命加班加点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
“够了。”,院长直接呵斥住了吕慧莹的话:“我知道你对这个决定有所不满,但是这是改不了的。”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而是事关整个华国的科研任务分配。”
“如今整个蓝星生命科学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那些新兴的实验室,靠着一些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呼呼呼地往上发文章。”
“虽然计算机辅助准确率低,但是几乎不需要时间,预测一个验证一个,不对就直接换,搞得整体的生物学论文数量水涨船高。”
“结构预测这个事情,一个结构就是一篇文章,效力都差不多,当然是靠数量去堆了。”
“如今经过上面测算,今年华国想要在年终科研汇算上保三争二的话,生物学界的各个学院和研究所,下半年的论文指标需要翻一番才能不拖后腿。”
“下半学期,院里的经费你随便用,只要能出成果就行。”
“当然,我也不把话说死,如果你能发表一个大成果,碾压这些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水文章,那这些指标你统统不用再考虑了!”
院长的一番话,直接上升到国家大事上,堵得吕慧莹哑口无言。
众教授看着她,不禁升起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
吕慧莹的实验室的确平日里受到学院的重点照顾,蛋白质结构预测被称作论文印刷厂,各种经费都无限向她那边倾斜。
这也是为什么她可以买得起华国唯二的一台冷冻电镜。
当然,经费是倾斜了,压力也随之而来,吕慧莹一人承担了整个学院几乎75%的论文指标。
这就让她不得不把实验室的主力全部投入这个领域,也更加难以改换方向了。
...
从会议里出来,吕慧莹紧抿着唇,眼神中透露着几分无奈之色。
她软硬兼施,费尽唇舌,也没能让院长松口。
可她到底能怎么能再把结构预测数量再翻一倍呢?
吕慧莹在心里盘算了半天,单靠自己实验室的力量是不可能了。
从外面招学生?蛋白质结构预测又不是卖大白菜,培养学生的周期同样很长。
思来想去,也许只能从计算机辅助预测上去想办法了。
原本她找江铭的合作科研项目只是一个实验性质的尝试,现在反倒对她来说成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吕慧莹立刻给高志打去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