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先秦,天命在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荀子 李斯 (求追读)

王宫很大,恢宏巍峨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坐落在邯郸内城中,又以供群臣议事的龙台为线,分出了赵王的工作区和休息区。

为了表达对荀子的尊敬,赵王在保和殿开宴,又命人召来赵国贵族、群臣作陪,一同款待荀子和随他而来的弟子们。

荀子的弟子很多。

他三度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有许多人跟随他学习。后来他离开稷下学宫周游列国,仍然有一些弟子跟随他。

他们曾一同前往秦国,实地考察秦国的制度;也一同如往楚国,侍奉在老师左右。虽然中途有一些人离开了,但是却也有很多慕名前往楚国,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方才席间有大臣吹捧荀子,言语中有把荀子往当今天下第一圣贤的位置上推的意思,在坐众人没有觉得不合适。

虽然荀子因为对儒家各学派内部多有批评,甚至对于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派别都有臧否,而且他的“性恶论”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但是丝毫不影响荀子的名望。

可荀子本人却摇头,说他只是一介中人而已,论及“仁”还不如一个年轻人做的更好。

这下大家都来了兴趣,连忙追问是哪位贤才能得到名满天下的荀子,这么高的评价。

荀子道:“赵太子煦之贤,吾所不及也。”

这才有了赵王丹让宦官火急火燎召赵煦入宫的事。

说实话,赵煦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进到保和殿中后先是向赵王行礼,随后立刻以拜见长辈的大礼向荀子问安。

不论赵王、秦王,还是这个贵族、那个大臣,虽然在当下权倾一时,甚至可以一言而决人生死。

但是他们加起来,也不如那些为华夏文明璀璨做出贡献的人,荀子正是其中一位。

“煦,拜见荀公。敢问您毋恙?”

荀子今年56岁,不同于想象中的严肃形象,反而是个和善的老头,面容清瘦、眉毛浓密而微微上扬,唯独那双眼睛,深邃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他扶起赵煦,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近年来名声传遍诸国的年轻人,脸上露出笑容:“我毋恙。”

是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目光坚毅、笑容和煦,一如他心中所想的样子,只是更好看一些。

赵煦又同他的弟子们见礼,看到韩非的时候还笑着点了点头,才坐到赵王身侧的席位上。

因赵煦到来而短暂中断的宴会继续。

殿中群臣却无心欣赏美妙的音乐,他们看待赵煦的目光中带着惊奇,连赵王丹都有些惊讶。

赵煦泰然处之。

远在楚国且盛名满天下的荀子对于赵煦的评价,让他们第一次对赵煦的名望有了更清晰的感受。

有些人充满好奇和惊讶,有些人则有些忧虑…

尤其是看到两鬓有了些许银丝的赵王丹,和一旁如东升旭日般朝气蓬勃的太子之间对比后。

赵煦不知道殿中大臣的想法,此刻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荀子和他的弟子身上。

这些人可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啊!而且很难得的,是荀子的弟子们并不是眼高手低的理论家,而是实干家。

后世最出名的李斯,韩非不提,还有一位寿命很长,据说容貌甚伟的张苍,在汉初为相,为西汉的治理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群英荟萃!

赵煦的目光渐渐变得炽热。

荀子的弟子中有一些出身贵族家庭,比如韩非。但是也有一部分比较出身寒微的,比如李斯。

或许他祖上也曾阔过,但是很久以前就已经没落了。他幼时家贫,年轻时在郡中担任小吏,是个地位底下且事务非常繁杂的职位。

后来得知大贤荀子来到楚国,并且在兰陵为官,他不远千里从家乡上蔡赶到兰陵,就是希望能学到本事改变命运。

即便荀子因为国内的动乱而不得不逃到赵国,李斯也不离不弃。

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非,你同太子认识?”

李斯低声对身旁的师弟问道,他刚才看到了赵煦同韩非点头示意的那一幕。

“一一面之之之缘。”

韩非借着举杯的机会,低声回复。

几年过去了,他的口吃不见好,只能学着言简意赅。

“唔…”

李斯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再看向赵煦,却正好于那位容貌过人的太子四目相对。

赵煦脸上露出笑容,举杯示意。李斯微微一怔,双手举起酒爵,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却见那位赵太子竟还亮出杯底,表示已经喝完了。

李斯也有样学样,见赵煦的目光离开,这才放下酒杯,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这一切都被一旁的韩非尽收眼底。

他有些憨厚道:“师兄,要要不不不要我为为你引荐一番?”

李斯微微摇头,再次瞥了一眼正同他人言笑晏晏的赵煦一眼,低声道:“再说吧,不着急。”

他还在纠结,自己学成之后是如从前的想法前往秦国寻找机会呢?还是留在赵国?

“好吧,师兄兄什什什么么时时候想想,告告告诉我我就行行行了。”

韩非低声道,他向来知道这位师兄胸有抱负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施展,他也知道赵煦的求贤若渴,三年前就知道。

李斯低声道谢,见韩非有些憨厚的笑着,他也露出笑容。

他一直有些嫉妒韩非。

出身好,从不会为了衣食而发愁;天资好,虽然说话不流畅,但是他的文章连老师也要反复阅读,是赞不绝口。

这世上总会有一种人,自己拼尽全力都不一定能获得的东西,他唾手可得。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公。

可是并不影响李斯很和善的对待韩非,从韩非拜入师门那天起,就以兄长的样子照顾着这个远道而来的公子。

他们经常会在一起讨论学问,交流见解,多数时候是以文章交流,那些文章李斯都妥善保存起来,经常会拿出来揣摩。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谁最了解韩非的才华,或许除了老师,就是他李斯了。

而赵煦的心里却还在盘算着怎么把荀子留下来。

他的记忆中,荀子似乎一直是在楚国为官,晚年辞官后也没有离开兰陵,直到离世。

后世临沂市兰陵县还有荀子的墓。

虽然不知道荀子离开楚国回到赵国是这一世的变数,还是历史上就有的事,既然让自己遇上了,那就不能轻易放过。

正当他组织语言,试图挽留荀子留在赵国时,赵王已经开始了表演。

“荀公,您可知我赵国的昭阳学宫?”

殿中为之一静。

“知道。”

荀子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还在赵煦身上略过,赵煦露出腼腆的笑容。

“那您认为,昭阳学宫比之齐国稷下学宫,又如何?”

赵煦的笑容僵在脸上,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赵王。

(今天冇了,晚安诸公~)

今天的章节有些卡住了,修修改改,结果发布时间过了晚上12点。不好意思,在此向诸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