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MC系统开始征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5章 钦天洋人

自从那夜遇袭之后,每天都有许多泼皮无赖或者流浪僧人来找谭北的麻烦。

有几次甚至是在安民厂的门口。

谭北不得不调配部分锦衣卫作为他的保镖,替他赶走这些恼人的苍蝇。

同时在每日庭议时,也都有大臣将他作为攻击对象,历数他的罪状,要求崇祯将其抓捕入狱。

温体仁自然一一回怼过去,让这些攻击最终没法成效。

而上奏谭北罪责的奏章,也都被曹化淳这层“防火墙”过滤,没被崇祯看到。

即便如此,谭北也逐渐感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比如安民厂制造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原本都是工部提供。

结果最近几天工部都以原料短缺为由,拒不提供。

他让锦衣卫进去搜查,结果也都没找到这些原料。

而经过这些天锦衣卫密集的火药搜寻行动,全京城的火药基本都被收入安明厂、盔甲厂、火药局、新火药局四处。

而这四处历年储藏的火药也早早被转移一空。

现在每天新增的火药,基本全依赖火药匠们当天制造的火药。

二月中旬的某个早上,锦衣卫衙门。

谭北从俯视视角退出后,微微叹了口气。

现在他在京城收集到的火药数量已经达到6031940单位。

距离他的火药存储目标已经很近。

可是这几天新增的火药,每天只有1万单位左右。

他之前从小地图上查看过谭水的铁路挖掘进度。

进展很快,最多再过10天,他们就能挖到安民厂的下方。

到时候他这段时间收集的火药就能通过动车组运回基地,并合成海量的TNT矿车,给他炸出一条通往地下深处岩浆房的竖井。

所以他现在必须想方设法提高火药的收集速度。

“李同知,继续派人在工部各库搜查,务必找到他们的硫磺、硝石存储之所!”

他抬起头,对着眼前一个年龄偏大的锦衣卫吩咐道。

“是!”

对方马上领命,带着数队锦衣卫向工部冲去。

这样的行动其实已经上演了数天,但每日都是以锦衣卫的无功而返告终。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后,谭北向后仰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

这些天,他越来越感觉到有股势力在针对他。

好几个高层锦衣卫被吏部调走,新进来的人虽然对他表面恭敬,背地里却是出工不出力。

户部也经常以存银不足,减少锦衣卫的俸禄。

刑部则开始抓捕一些有前科的底层锦衣卫。

其他各部、衙门也都是千方百计给锦衣卫找麻烦。

这些他也都有让田万和曹化淳反映。

处理了一些官员,结果找麻烦的官员不少反增。

在这些反对势力前赴后继的侵蚀下,锦衣卫这把刀已经越来越钝。

‘接下来只能靠自己了。’

离完成目标已经不远,他决定不再顾忌太多后果,打算今晚自己带着叶狂去户部仓库走一趟。

“谭指挥使,衙门外有一洋人说自己是钦天监的,想要见你。”

思索之时,一个值守门口的锦衣卫进来向他禀报。

“嗯?”

谭北微微挑眉。

钦天监,洋人?

难道是……

他仔细回忆,脑中逐渐出现一个留着花白胡子的德国人形象。

“让他进来吧。”

“是!”

不一会儿,一个带着轻微外国口音的男人的声音响起。

“呵呵,谭指挥使好,微臣汤若望求见。”

谭北抬起头,看着眼前身穿官服的外国男子。

汤若望,德国科隆出身的耶稣会传教士,明清两代都在钦天监任职,在历法、火炮制作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对华传播上都做出了一定贡献,是继利马窦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

“汤神父,你不在钦天监研究天象历法,跑到我锦衣卫衙门作甚?”

谭北好奇的问道。

“愿天主守护你,我敬爱的谭指挥使,我今日来这,是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汤若望在胸口划了个十字,然后双手合十,向谭北微微点头说道。

“请说。”

“谭指挥使,你近期的搜捕行动,将许多主的仆人抓入牢房,这种恶劣的行为已经触怒到主,我请你将他们放开,以免主的怒火将你焚烧殆尽。”

听到这话,谭北忍不住噗呲一笑。

“呵呵,汤神父,你的主有没有告诉你,这里是大明,他的怒火可能烧不到。”

听到这话,汤若望脸色发红,语气高昂的说道。

“住口,天主无处不在!”

谭北眯起眼睛,冷冷注视着他。

自从那天骆养性的的家仆和他说过京城有天主教的谍探后,他专门到锦衣卫的档案室查阅过一些资料。

果然查到不少信奉天主教的大臣名单,还有在京的天主教神父们向西方总教廷传送的信件。

这些信件大部分都是用英语书写,之前的锦衣卫们不认识字,只是作为档案封存,并没有拿来立案。

但作为前世经常不带字幕的看英语电影的爱好者,他的英语水平不说专业,至少正常阅读理解问题不大。

所以他将其中大部分内容都翻译了出来。

然而事实触目惊心。

这些天主教耶稣会的神父,并不是历史书里写的那样,单纯来明朝传播科学知识、发展信徒的。

他们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打如明朝政治中心的间谍,通过将皇族、宗室、大臣、宦官、乡绅等发展成信徒,定期从他们那获取明朝廷高层的各种政策、战略、人口、军事、经济等情报,并传回西方总教廷,供给那边的犹太人高层分析并制定对大明的攻击方案。

同时一些重要军事情报也被他们分发给后金鞑子和日本浪人,帮助他们对大明进行侵略。

除此以外,他们还搜刮明朝各门各类的书籍,将它们翻译后传送回欧洲,为那边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大量薪材。

可以说这些神父其实是明末除了鞑子、流贼外,另外一股躲在暗处,推动大明这座大厦倒塌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蹭!”

谭北猛的站起,拔出绣春刀抵在汤若望的脖颈上,冷冷说道。

“那你可以试试,到底是天主的怒火快,还是老子的刀快。”

谭北对这些来自教廷的谍探没有好感。

不过没有必要,他也懒得花时间对付他们。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收集火药。

不过当对方都有上门来挑衅时,他也不会手软。

这几天正愁没什么业绩,他不介意抓出几个教廷谍探哄崇祯这小子开心,再赏他点黄金、白银。

“不,不要杀我,谭指挥使,我知道哪里有你要搜查的火药!”

汤若望咽了下口水,身体颤抖的说道。

‘原来是来提供火药线索的,这洋鬼子不早说!’

谭北赶紧将绣春刀放下,换上一副笑脸,拍了拍对方被绣春刀压皱的官服。

“愿主保佑你,我的朋友。”

“所以,你说的火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