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这孤男寡女的
自那次周富国给了许大茂一记响亮的耳光后,这份怨怼便如种子般深植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许大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此等耻辱,若不雪耻,枉为男儿。”
正因如此,自周富国踏入红星钢厂的大门起,总有一束目光,在闲暇之余紧紧锁定着他。
某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秦淮茹与周富国并肩前往食堂的场景,不偏不倚地落入了许大茂的眼帘。
“嘿,秦淮茹,真是巧了。”
他轻咬一口馒头,心中瞬间盘算起一桩妙计,脚下的步伐也因此变得轻快起来。
时光匆匆,没过几日,许大茂便在四合院的大门口“偶遇”了贾张氏。
“张大娘,您这是要去哪儿呢?”他见状连忙上前,热情地打起招呼。
贾张氏对他的态度却显得颇为冷淡,“上个茅房,有啥事?”
她心里清楚,许大茂在院子里可不是个善茬,唯有娄晓娥时常对她家伸出援手,让她不得不碍于情面,维持表面的和气。
“张大娘,我这儿有件事,想跟您说,又怕您听了不高兴。”许大茂故作犹豫,眉头紧锁。
贾张氏本不想多问,但又担心事关自家,不得不问:“跟我家有关?”
“算是沾点边儿吧,不过我想,您还是不知道的好,免得添堵。”
许大茂摇了摇头,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算了,就当我没说,说了您恐怕也不会信。”
说罢,他便转身欲进院子,留下一脸狐疑的贾张氏在原地。
“哎,别这样嘛,有事就直说,说了我也未必会信呢。”
贾张氏一听这话头,似乎与自己家有所牵连,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怎能不弄个明白就罢休?
再者说,她自家的事情自己最是清楚,贾家的孩子们与许大茂向来没什么往来,若要真说与谁有关,那非秦淮茹莫属了。
毕竟,秦淮茹与许大茂同在红星钢厂工作,这事儿怎能不让人心生疑虑?
“张大娘,这话您可得守口如瓶,千万别说是我说的。”许大茂故作神秘,低声叮嘱道。
“好了好了,你到底说不说?别在这儿跟我绕弯子了。”
贾张氏虽然心急如焚,但见许大茂已经回到了院子里,也只好强压下心头的急躁,耐着性子等他开口。
“事情是这样的,我听厂里的人私下议论,说您那儿媳妇秦淮茹,经常和新来的那个小伙子一起去食堂打饭。”
许大茂压低声音,缓缓说道,“而且,听说他们有时候还会去库房里共进午餐呢。”
“这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您想想,能不发生点什么吗?”
许大茂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贾张氏的心中泛起了涟漪。
贾张氏闻言,不由得愣住了,脑海中迅速回放起这几天秦淮茹的种种表现。
确实,这几天秦淮茹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上班时总是面带微笑,下班后也常挂着愉悦的神色,以前的愁容几乎不见了踪影。
而且,她干家务活也更加卖力了,洗衣服、做饭都格外勤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结合许大茂的话,贾张氏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大脑嗡嗡作响,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晃了晃。
幸好许大茂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她,才避免了摔倒的尴尬。
“张大娘,您没事吧?我这话也是听别人说的,您可别当真啊。”
许大茂故作关心地说道,“不过我觉得秦淮茹应该不是那样的人,虽然以前她和郭大撇子有些拉扯,但那都是郭大撇子主动的,秦淮茹可是个本分人。”
许大茂的话语突然间中断,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猛地合上了嘴唇,
紧接着,他轻轻拍打了自己一下,那动作里带着几分自责,似乎是在为自己的不慎言辞而道歉。
“哎哟喂,张大娘,您看看我这张嘴,真是不听话,怎么就在背后嚼起了舌根呢。”
他面露懊悔之色,努力想要缓解这尴尬的气氛,“算了算了,您就当我刚才的话是一阵风吹过,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发生过。”
言毕,许大茂轻轻瞥了一眼呆立在一旁的贾张氏,随手挥了挥,便转身踏入了院子,没有片刻的迟疑。
直到这时,他的脸上才慢慢显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
而贾张氏,此刻心中哪还顾得上许大茂的去留,她的心思完全被刚才那些令人心绪不宁的话语所占据。
然而,生活的日常却不容她继续沉浸,一个更为迫切的需求打断了她的思绪——她需要去解决一个生理上的紧急问题。
人常说,三急难等,这确实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事情。
当贾张氏从厕所急匆匆地回到大院时,正巧碰见了刚下班归来的傻柱。
“傻柱,你回来了啊?”
她随口打了个招呼,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锁定在了傻柱手里的饭盒上。
对她而言,吃饭的事情总是排在第一位,容不得丝毫的疏忽。
“嗯,刚下班。”傻柱简单地回应了一声,便准备继续往里走。
“傻柱,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贾张氏眼见他要走,连忙出声提醒。
以往,傻柱总是会给她家留下一份饭盒的。
“哦,这个嘛,今天是我和雨水的。”
傻柱翻了个白眼,提了提手中的饭盒,便大步流星地迈进了四合院。
贾张氏刚想再说些什么,却突然之间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傻柱都不再给她家带东西了,难道说,许大茂说的话,竟然是真的?
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贾张氏没有再多做停留,匆匆地回到了自己家。
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仍在不停地思量着刚才的事情。
“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我都得提前做好防备。
”她在心里暗暗地想着,“毕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一份小心总是好的。”
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贾张氏终于下定了决心。
她决定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