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质问朱元璋,请陛下称太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大本堂中,刁难突来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癸卯。

日出东方,天气极好。

朱允熥早早起床,按着前世记忆,打了一套拳。

他本就是行伍出身,拳脚谙熟,身体虽幼,没有肌肉记忆,可脑海中记忆不改。

一套拳法打下来,年轻的身体从刚开始的滞涩,到后面的动作流畅自然,进步可谓显著。

朱允熥出一身热汗,感觉筋骨都已经活动开,又加了一组基础体能训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明朝危机四伏,没有一个好身体,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且不说后世频频诟病的明朝皇帝易溶于水,单单就朱标这一脉的身体素质,就足以叫他心惊。

朱标身强体壮就没了,朱雄英总角之年也没了。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朱允熥自感身体贫弱,勤加锻炼,总是没错。

体能训练结束时,已经是辰时三刻。

今日是大本堂重开修学之日,朱允熥可不想第一天就来一次迟到。

朱允熥简单梳洗过后,在宫人服侍下换一身衣服。

除服之后,他外穿的就是素服,内里照常即可,只是不能佩戴玉佩首饰之类的器物。

用过早膳,朱允熥迈步赶往大本堂。

大本堂早在洪武元年就已经设置,内有古今图书,可说是文化圣地。

原本这是太子读书之处,后面太子往文华殿读书,这里也就成了皇子皇孙并大臣子孙读书的地方。

不同于文华殿日讲的一对一教学,大本堂中,教学模式类似于后世教室。

也可以说是私塾的教学模式,即一对多。

所学颇杂,但也逃不开经史子集这些东西。

负责教授他们的讲读官,都是从翰林院中挑选上来。

文才自然不必多说,都是科举出身的尖子生,用来给年纪不大的皇子皇孙们讲课,可以说杀鸡用牛刀。

再加之如今太子朱标薨逝,原本该在文华殿日讲的侍班官、讲读官等,打包到了大本堂中。

一时间,大本堂中,也是前所未有的人才济济,别开生面。

大本堂建制早,又作为讲学之所,自然是殿阁众多。

正殿供的是至圣先师牌位,一般而言不在此讲学,只做祭拜之用。

往后则是后殿,曾经是太子日讲之所,出于旧制,此处也不用作讲学。

如今讲学之所,都集中在各处偏殿之中。

按照修学学子的年龄文才,分为不同的授班,也有不同的讲读官在其中讲读。

大本堂每日巳时初开门,修学学子需在一刻钟之内入堂,否则就是迟到,要受罚。

受罚这一点上,朱元璋一视同仁,不管你是哪一个皇子皇孙,该罚就罚,不必顾忌。

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叫不少不爱读书的皇子叫苦连天。

其中最可怕的一种惩罚方式,自然是叫家长,也就是上书朱元璋,请他来亲自处理。

一般到这个时候,情况都比较严重,朱元璋出面,自然不会手软。

……

朱允熥到的时候,还不到巳时。

来的时辰尚早,守门的侍卫见他,忙不迭跪地行礼。

朱允熥乐呵呵的叫两人起来,问了姓名,一个姓常,一个姓邓。

名字上他没有印象,大概是常家和邓家不知名的支脉,没有军功,可是得了先辈的福荫,在这里混口饭吃。

两人相当拘谨,朱允熥也不指望他们能说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他指了指大本堂紧闭的大门:“这门一定要等到巳时才开?”

“回殿下,这是陛下定下的规制,无人敢违抗。”

“也是,皇祖父的确喜欢玩这些规制。”

大抵是穷怕了苦怕了乱怕了,朱元璋喜欢将一切事情都办的井井有条。

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他都定下了详细的规制,怕的就是有人钻空子乱来。

朱允熥在门前等了有一段时间,朱允炆也走了过来。

“熥弟今日来的真早,一颗勤勉求学之心,果真热忱。”

“哥哥说笑了,是弟弟怕迟到,这才来的早一些,只是可惜还未开门。”

“皇祖父定下章程,这门会开,不过还得等上一会儿。”

就寒暄这段功夫,来修学的学子陆陆续续赶到,门前一番礼尚往来,颇为热闹。

其中有几个年岁不大的小孩,便是朱允熥见着了,也得恭恭敬敬行礼。

没办法,这些位都是他年幼的叔叔,年纪虽然不大,可是辈分高。

朱元璋身体康健,历代帝王中都很少见,年少那样的苦痛生活,都没能将他身体压垮。

朱允熥很是佩服朱元璋这副近乎是钢铁之躯的身体,李世民如果能有这样强健的体魄,也不至于壮年而逝。

这些个叔叔,都是朱元璋这些年来造出来的。

而且,未来还有几位叔叔没有出生,只能说朱元璋身体的确是倍儿棒。

等了有不少时间,大本堂的正门和侧门缓缓开启。

如今显出身份尊卑来了,皇室子孙,自然是从正门而入。

而诸多大臣的子孙,则是走的侧门。

这还只是大本堂,讲究少,换做是其他讲究多的地方,这正门一般时候,压根不会开。

朱允熥进去的时候,诸多讲官已经到齐了。

人数不少,一个个容貌俊朗,没有半个歪瓜裂枣。

翰林学士刘三吾居于班首,见诸多学子入殿,连忙率诸讲读官前行几步,列作一排。

毫无疑问,学子这边以朱允炆为首,领着朱允熥等人,向刘三吾等讲读官,先行师礼。

师礼结束,便有侍读官领着诸大臣子孙,走一旁侧殿去读书。

待得诸大臣子孙走后,刘三吾等讲读官又向朱允炆及朱允熥等皇子皇孙,行叩头礼。

礼毕,才是分流入不同偏殿,自有讲读官在前引导。

朱允熥之前来的次数不多,记不清该去哪里,便问朱允炆:“哥哥,我是随你一同入殿读书吗?”

“这个还需要问过诸位讲读官。”

这时,刘三吾身后一讲读官面无表情的走了出来,直冲朱允熥而来。

至近前,讲读官声音平淡:“殿下方才所说,本有定制。按照年龄,殿下当与三皇孙殿下一同入殿修学。”

“只是殿下以往甚少来大本堂修学,一应功课,未能完成。”

“臣以为,欲速则不达,殿下当入幼学,先打好基础,再升入中殿,学习圣人之道。”

……

……

注:

1、每日讲读,清晨,王至书堂,讲读官行叩头礼。(《明史》志第三十一)

2、先是,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明史》卷一百十五)

3、太祖命学士宋濂授皇太子、诸王经于大本堂,后于文华后殿。(《明史》志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