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3章 新新路线

等到李亨回到皇宫,见到李泌的时候,却有些惊讶地发现他并不是一个人,身旁还站着两位身着一绿一绯两色官袍之人。

只不过夹在他们两个中间的李泌依旧一身白衣,以现世的目光看倒没什么,但要是以唐人的角度去看,却是怎么看怎么有些奇怪。

甫一来到李亨面前,此前尚未谋面的两人就很自觉地介绍起自己的身份来。

绯色官袍之人率先开口说道:“臣,权扶风太守薛景仙见过陛下。”

绿色官袍之人紧接着跟上:“臣,北海录世参军第五琦,见过陛下。”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薛景仙和第五琦两人的地位原本应是相差无多的,只不过薛景仙运气和实力都在线,率兵成功收复扶风又恰逢李亨手里没人派去镇守的时候,所以才连跨几品临时坐上一郡之太守的位置。

按照这样的情况,恐怕前面的那个“权”字也很快要去掉了。

“不必多礼。”李亨虽然还没搞清楚状况,但经历过大战的他始终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镇定,“有什么事情,不妨先坐下再谈。”

等到三人一一落座之后,李泌适时地开口抛砖引玉:

“陛下不是一直在担忧如何解决粮秣不足的问题吗?”

“今日薛太守与第五参军专门前来大都督府拜会,正好谈及这件事,皆对此颇有想法。”

“臣料想陛下或许会想第一时间听到,于是就做主将他们两人也一并带入宫中,让他们当着陛下的面亲自汇报一番。”

李亨只听到“粮秣”二字的时候,眸子就已经亮了起来:

“二位若有好的法子,但说出来无妨。若能是解朕之困境、破朕之难处,则是有能之人,而朕对有能之人,向来是不吝赏赐的。”

薛景仙和第五琦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喜悦。该说不说,谁不想谋求更上一层的位置,名列青史光宗耀祖呢?

稍稍交流了一番后,最后还是薛景仙直截了当地说道:

“灵武无粮,河西、陇右更无粮食,甚至可以说整个大唐天下七分的粮食都出自江南一处,所以若要求粮,便只能从江淮一处求。”

这当然是人尽皆知的废话,不过这也只是薛景仙开篇提出的结论而已。

“自隋炀帝建造大运河来,江淮的粮食得以经漕运北上洛阳,大大减少了运费。”

“可自洛阳至长安虽有黄河可以通行,却是河道狭窄,水下暗礁密布,水流湍急更多旋涡,凶险异常。”

这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黄河三门峡河段了。

“所以从前将粮食从洛阳运至长安需走陆路,而又凭白多出许多靡费。”

这话一点没错,运河、黄河、渭河三位一体的粮食转运线在大唐前期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帝国的生命线也不为过。

也正是因此,历代皇帝都不得不给予它足够的重视。

拿最近的来说,李亨的第一任太子妃韦氏的哥哥韦坚当初就是因为管理漕运有功而大受基哥重用,裴耀卿更是因为对三门峡河段的运输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而直接成了宰相。

“只不过如今河南北部被叛军占据,洛阳更成伪燕之首都,若要再用此线,未免太不现实。”

似乎是为了李亨了解得更清楚,薛景仙讲的事无巨细,直到现在才稍稍进入正题,

“前些日子,第五参军想入朝觐见陛下,恰好经过扶风,与我谈及他规划的新的转运路线。”

听到这里,第五琦连忙补充道:“路线虽是我所规划,但许多不明疑惑之处,都是薛太守帮忙指正,当算是两人合力之功。”

见皇帝没有对这件事做出反应,薛景仙才不再卖关子:

“自江淮而起,顺长江而西,经襄阳至汉中,走陆路过散关、陇东后,便可北上直抵灵武!”

凭借着这些熟悉的地名,以及后世看过地图的优势,李亨大差不差地在脑海中演化了这条路线,从理论来说,还真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过运粮的问题解决了,要运的粮食又从何而来呢?

要知道,就算是加大税率也收不上来多少,大唐的户籍早就一团糟了。

而薛景仙和第五琦显然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会,由第五琦开口继续给皇帝介绍道:

“陛下可知榷盐法?”

“你是说?”

“没错。”见皇帝了解自己想要说些什么,第五琦明显变得有信心了一些,“汉时盐、铁、酒三样物事为国家专营,可谓是暴利的行业。”

“隋制中未对盐场有所管辖,更未设置盐税,唐承隋制,感念百姓之不易,也未对食盐有所规制。”

“不过此时国家艰难,若要寻些经济,或可改革盐法,从这方面入手。”

第五琦自顾自地介绍道:

“只需陛下下旨,在天下盐场设监院、盐官,并规定所有盐户只能按照均价将所得之盐卖予官府,官府再加价出售,如此一来,所得盐利或可是寻常十倍乃至百倍!”

“如此一来,再以所得之财货在江淮和籴换成粮秣,顺着长江这条线运至灵武,便可大大缓解此时的困境!”

“好!”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构想,具体的措施如何实施——比如说该怎么补偿盐户,偏远无盐的地区应该怎么办——这些具体而言的东西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才行。

“两位大才!”

“就任第五参军为盐铁使,总管天下盐利;薛太守为江汉转运使,与汉中王接触,负责粮食的转运事宜。”

“具体如何施行,还得两位同先生一起商议,务必要稳中带快,快中求稳!”

李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说起话来不免也春风化雨:

“三位不若留在宫中,与朕一同用膳如何?”

“臣还有政事需要处理。”李泌站起身来,“就不打扰陛下雅致了。”

李泌这样说,薛景仙和第五琦第一次来到灵武见到皇帝,也不好意思留下来,便也跟着谦虚请辞。

李亨笑道:“也罢,你们都是操心的命,只有朕日日按时用膳。”

说完,便脚步轻快地从后门出殿,仿若卸下千斤重负。

“这……”

薛景仙和第五琦有些迟疑地看向李泌,却见这位皇帝口中的先生不为所动,只轻笑一声说道:

“圣人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后,也不管两人听没听懂其中蕴藏的意思,便转身朝着宫门的方向走去,脚步竟和李亨一般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