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验对于“自我期待”影响深远
生命早期的经验,影响我们成长后的“自我期待”至深且远。和大家分享一个可能曾经发生在你我或周遭亲友身上的故事。
从小目睹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的小孩,在小学二年级的一次月考中,意外拿到全校第一名,当时的杰出表现让父母停下争吵,露出了宽慰的笑容。从此,她决定拼命念书,因为这是小小年纪的她,唯一能让家庭暂时恢复和乐的办法。她不只在学业上力求第一,在校内演讲、美术比赛等各式各样的竞赛中,都会设法拿到冠军。遗憾的是,失控的父母有时还是会把怒气发泄到她身上,说她遗传到对方的基因,生来就是一副讨人厌的模样。
多年过去,父母年纪都大了,也不再争吵,而成年的她,也渐渐遗忘了小时候的事,变成了一位优秀的职场女性。然而,她却深受完美主义之苦,总是要把任何事都做到最好,没有办法停下来,每一份报告总是反复修改,所有细节都要做到最完美才行。直到求助于心理咨询,她才发现上述隐藏在她生命早期里的秘密。
追求完美的背后
这位年轻女性的“自我期待”出现了障碍,问题可以追溯到儿时对父母冲突的深层恐惧。当时还是小女生的她根本不知道父母在吵些什么,她只知道“提高表现水平”与“父母停止吵架”有因果关系,就像实验室中那只按了杠杆就会收到食物的小白鼠,将会持续按着杠杆——即便机器后来不再掉出食物也一样。[1]
而她的“自我评价”也同样受到了伤害。尽管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但因吵架而盛怒的父母,照样会把她连同对方一起责骂,这种批评的力量已经内化到她心底,成为强烈的自我贬低——女子就像受惊吓的小动物,成功经验联结了大量的否定,看似越顺利,越是恐惧;不知道漫天盖地的批评会在何时何地冒出来。她只能不断怀疑自我,相信自己一无是处,以免得意忘形时,冷不防一个暗箭射出,让她伤得更重、更深,就像小时候看似平静的家,随时会引来一阵飙骂。
此时,“过低的自我评价”与“过高的自我期待”,就变成了她最大的焦虑源,她只能不断努力、反复检查、专注于细节、力求完美,来对抗内心的焦虑——于是变成了世俗眼光中的完美主义。
典型VS隐性完美主义
每个人基于人格特质,面对压力的反应都不同,如果她采用的调适策略是:自命不凡、不屑于眼前的事务、轻言承揽过多的责任,届时又撒手不管,或者快速转移阵地、另起炉灶、始终不愿意面对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既自大又自卑,这时,她就会表现出另一种非典型的“隐性”完美主义(后面会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