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谁是忠臣?
“公子可否告诉我,是什么行动。”滕戡问道。
“目前是军事机密,不能告诉你。
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今晚的行动十分危险,一旦出现纰漏……全军覆没是轻的,我们甚至可能满门抄斩。”
刘十三可没吓唬滕戡,政治斗争这种事,向来是有死无生,赢家通吃。
今晚突袭成功,王家灭门。突袭不成功,贾家灭门。
覆巢之下无完卵,刘十三这些马前卒,又哪里跑得掉。
滕戡拧眉数息,猛然抬起头来:“既然是投军,哪里还顾忌得了什么生死。
不管什么行动,今晚我滕戡都跟着公子干了。”
滕戡这个人还是江湖气极重,刘十三听他这口气,仿佛是要去打群架。
……
从病房出来,林黛玉把刘十三拉到一边。
“十三,你告诉我,你们今晚是什么行动?”林黛玉询问刘十三道。
“姑娘,你别为难我,虽然你是我的主人。
但是如果我把军事机密轻易透露给你,贾老爷怕是饶不了我。”
突袭王家这件事,现在可不能泄露出去半个字,要不然让王家警觉,可就太麻烦了。
林黛玉却哼了一声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们要带兵灭王庆的王家?”
“嗯?”
刘十三惊讶地看着林黛玉:“姑娘怎么知道的?”
“这还用知道?王庆今天带人围攻我们,舅舅知道了,不可能善了。
再加上这几日朝堂上的事,我也略知一二。
老爷如今主要的政敌,就是王祥。
两件事加在一起,你们又做得如此神秘,当然是要对王家下手。”
刘十三不得不佩服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却依然没说话。
“你觉得能对王家下手吗?”林黛玉突然问刘十三道。
“为什么不能?虽然我们只有一千人,但政变这种事,搞得好,别说一千人,一百人都能干成。
搞不好,就算调动几万人也没用。
今晚成败的关键,是消息不能泄露,只要不泄露消息,王家必灭。”
古代的政变,成功的大多数,都是有心算无备。
失败的大多数,都是消息走漏被反杀。
“我说的,不是能不能灭王家,而是王家该不该灭。”
林黛玉看了一眼四周,确定周围都没别人后,小心对刘十三道:“十三,你觉得你做这件事,真的对吗?
王祥是天下有名的孝子,如今大晋朝廷难得的忠臣清官。
更是士林领袖,文人拥趸。
你要是替贾家杀了他,你可就是助纣为虐,从此以后,你怕是要为天下义士仁人所不齿。”
林黛玉十分严肃,刘十三却听得笑了:“原来姑娘也一直觉得贾老爷是奸臣。”
林黛玉脸蛋一红。
“他本来就是奸臣,我哥写给我的书信,常给我说,舅舅在朝中结党营私,诬陷忠良,排斥异己,更对宋家军多方打压。
这样的人,不是奸臣是什么?
民间都把舅舅,与童贯,高俅,蔡京,杨戬,石崇,并称为六贼呢。”
林冲给林黛玉写信,经常劝林黛玉离开贾府,不要与贾府沾染太多关系,以免有损林家门风。
林黛玉也多有犹豫,可是每次看到贾宝玉,又放弃了。
如果不是贾宝玉,林黛玉早也走了,根本来也不会来这里。
但正因为有了贾宝玉,哪怕知道王夫人有逐客的意思,林黛玉还是厚着脸皮留下来。
这已经到她的极限了。
她只能安慰自己,贾政是奸臣,但贾宝玉不是。贾宝玉还是很单纯善良的。
可是现在看到刘十三,真的死心塌地为贾政效力,林黛玉觉得还是该劝一劝刘十三。
不要让刘十三走入歧途。
一旦杀了王祥,刘十三这辈子都要背上“为虎作伥”的骂名。
“姑娘,你相信十三,十三虽然助纣,但不为虐。”
见林黛玉真心劝自己,刘十三也回答得郑重。
“什么意思?”
“贾老爷是奸臣,不假,但王祥是忠臣清官吗?我不认为。”
“王祥是忠臣,这可是天下公认的,无论是士人还是百姓,都这么认为。”
林黛玉一脸不解。
刘十三怀疑王祥的忠诚,简直跟现代怀疑复旦三杰不爱国一样离谱。
“我只以贾老爷与王祥目前最大的争端,盐引开边举例。
我就觉得,贾老爷废除盐引开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十三,你这就属于胡说了。”
林黛玉摇摇头道:“盐引开边是太祖定下的大晋国策,让民间商贾富户豪强,向边军支援物资。
按物资配比,朝廷给他们开具盐引。
如此边军得到军费军资保障,商贾豪强们获得盐利。
此策保障了大晋边军上百年的军资供应,大大减轻朝廷负担。
而且商贾豪强们获得盐引,使得市面上盐引增多,百姓也能买到更加低价的食盐。
如此朝廷与百姓都得利的事,被废除,怎么就利国利民了?”
要不是刘十三平时表现得还算有些见识,真换一个普通马夫来说这些话,林黛玉都懒得争辩。
这跟挑战‘1+1是不是等于2’一样可笑。
“可是姑娘,这些盐引开边的好处,是不是士人宣传的?”
“嗯?”
“我的意思是,盐引开边是好是坏,还不是文人一句话的事?
他们掌握笔杆子,想咋写咋写。
百姓也不过盲信盲从罢了,百姓字都不识得几个,你指望他们分辨盐引开边对他们是好是坏?
对他们来说,乡里士绅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罢了。”
“可是……这些文人和士绅,似乎也没说错啊。”林黛玉蹙眉。
“没说错?”
刘十三冷笑:“姑娘知道市面上盐的价格吗?低吗?比实行盐引开边制度之前,更低吗?”
“这……”
林黛玉也并非只懂女红的闺阁女儿,对经史典籍多有涉猎。
现在仔细一想,似乎自实行盐引开边制度以来,盐价只在太祖年间低过一段时间,后来就水涨船高。
尤其是近几十年,盐价越来越高。
比起前朝刘宋末年,盐价还要高得离谱。
“似乎并没低,这是怎么回事?”
“再说朝廷。”刘十三没回答林黛玉的问题,继续道:“朝廷真的有得利吗?
对比实行盐引开边前的盐税,现在朝廷每年征集的盐税,损失多少?而用于边军的军费,有减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