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诗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旌旗在望 喻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

鼓角 战鼓和号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传令,这里指红军的军号等声音。《孙子兵法·军争》:“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唐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岿(kuī)然 高大挺立的样子,形容红军在强敌围困下稳如泰山的气概。《梦溪笔谈》卷二十四:“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森严壁垒 指防备严密,工事(壁垒)牢固,不可侵犯。森严,即整齐、严肃;壁垒,即古代军营周围的防御围墙。

众志成城 《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强大,以此形容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成为牢不可破的城堡。

黄洋界 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地势险要,是永新、宁冈进入井冈山腹地茨坪的必经之地。另四大哨口为桐木岭、双马石、朱砂冲、八面山。

宵遁 乘夜逃跑。《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

‖作者自注自解‖

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说:“‘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赏析‖

星星之火:黄洋界上炮声隆

——重读《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最早刊于1948年7月1日东北解放区出版、东北书店发行的《知识》杂志第7卷第6期蒋锡金的文章《毛主席诗词四首臆解》。1949年8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毛主席诗词三首》,这首词题为《井冈山》。在1956年8月《中学生》杂志所载谢觉哉《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此词题为《井冈山(西江月)》。1957年1月《解放军文艺》杂志也刊载了《井冈山(西江月)》。这首词最早正式发表于《诗刊》杂志1957年1月号,内容经作者审定,但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标明写作时间为“一九二八年秋”。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独辟蹊径,毅然引兵井冈。1928年4月,朱毛会师井冈山,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7月,湘赣敌军“会剿”井冈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错误决策,指令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分兵向湘南冒进,遭致“八月失败”。毛泽东当时正在江西永新指挥三十一团作战,闻讯后当即命其第一营迅速撤回井冈山,他自己亲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前往湖南桂东方向迎还红军大队。8月下旬,就在朱德、陈毅率领的第二十八团还在湘南,毛泽东率部前往桂东迎还红军大部队之际,湘敌吴尚三个团,赣敌王均一个团,从湖南酃县向井冈山猛扑而来。8月30日,敌军开始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据守。31日中午,战士们从茨坪军械所搬来一门迫击炮,一发炮弹命中敌指挥所。随后,各个山头吹起军号,喊杀声一片。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已经杀回山上,仓惶逃窜。9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九月,毛泽东为这一胜利作《西江月·井冈山》。”

词的上阕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敌我双方的态势。“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单刀直入,展现了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于指挥战斗、助扬军威的器具。南朝梁刘峻《出塞》有“陷敌挫金鼓,摧锋扬旆旌”;明代谢榛《塞上曲》有“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过去有一种解释,认为“山下”指敌方,“山头”指我方。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时说:“‘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敌军来势汹汹,井冈山处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我自岿然不动”,此语气势非凡,根据地军民临危不惧、屹如泰山的英雄风貌跃然纸上。

词的下阕进一步指出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壁垒”指严密牢固的工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庄重雄浑,又韵味深长,这是黄洋界保卫战取胜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巩固此根据地的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也强调:“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渲染那门迫击炮退敌的戏剧性情节。“敌军宵遁”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前后呼应,对比鲜明。毛泽东没有过多描写黄洋界保卫战的具体经过,以战斗结局收尾,点到为止,从而更体现了小令的特点。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名不见经传。毛泽东开展井冈山斗争之后,井冈山名扬天下,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59年3月5日,谢觉哉初到井冈山时,诗赞井冈山:“祝贺你以前是中国的第一山,今后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山。”1962年3月,朱德重访井冈山时,挥毫题写“天下第一山”。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时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第1版)

“黄洋界上炮声隆”这一名句,使“黄洋界”几乎成为井冈山的代名词。很多人一到了井冈山,都要去黄洋界,寻访保卫战的战场遗迹,去体悟“炮声隆”的历史回响。但人们更多的只是就事说事,未必真正读懂了《西江月·井冈山》的深刻历史意味。这首词描写黄洋界保卫战,可毛泽东为什么不以《西江月·黄洋界》为题,而要以《西江月·井冈山》为题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为井冈山创作了三首诗词,即《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它们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这一现象,在毛泽东诗词中绝无仅有。

在毛泽东全部军旅诗词所纪实的革命战争、战役、战斗中,唯独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既未亲身经历,事先也并不知情。在中国革命史上,就战役规模、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战略战术而言,黄洋界保卫战并不突出,但毛泽东却对其格外高看一眼。要解释这一现象,必须认真研读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对这次战斗的描述:“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八月三十日井冈山一战,湘敌始退往酃县,赣敌仍盘踞各县城及大部乡村。”毛泽东在文中的用词是“井冈山”,而不是“黄洋界”。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守住了井冈山,守住了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苦苦寻求的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写此役以“井冈山”为题,而不以“黄洋界”为题的深层原因。

《西江月·井冈山》是反映井冈山斗争的史诗华章。1933年12月底,冯雪峰到瑞金后,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鲁迅的点评一语中的,与毛泽东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汪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