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课程的杨浦构建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创新素养是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既强化内隐的思维过程与人格特征,又强化外显的实践环节,同时还纳入对创造性实践的个人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关照。创新素养本质上指向的是个体基于一定目的,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基于创新性实践,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等创新性成果。

上海市杨浦区在推进“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历程中,努力聚焦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并以之作为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价值追求,建构、反思、更新对于创新素养的理解,构建具有杨浦特色的创新素养内涵框架,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与创新个性的发展。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推进,我们对于创新素养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立体,发展出对创新素养的综合性理解。一方面发展对基础教育特定阶段的学生创新素养的认识,凸显该阶段学生创新素养的基础性与一般性,另一方面强化创新素养的整体性,提出创新素养作为个体素养结构的重要维度,也应反映人性的整全性特征,指向创新性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

不仅如此,我们还立足“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宏观角度,在对学生创新素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对“创新”的认识,形成对“创新”的“杨浦理解”。具体有:创新不只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更是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转型;创新不只是创造发明意义上的创新,更是发现与整合、移植与提炼、改造与重组意义上的创新;创新不只是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评价四方面的改革,更是四位一体的协同运作与机制创新;创新不只是发生于区域这一物理空间范畴,更是作为教育观念、行动与文化变革主体的区域共同体通过自身实践实现教育空间结构与功能衍化与变革的历程。

我们澄清创新素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建构创新素养的概念框架,以便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与提供参考。关于创新素养的培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创新素养培养的学校行动,从宏观的整个学校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建设,到中观的整体课程规划,以及以项目为线索推进、以课程为核心撬动的学校整体变革,充分彰显学校层面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可能性以及行动张力。二是创新素养培养的课程探索,学校基于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创造性探索,研发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拓宽创新素养培育的空间,架构自己的创新特色课程体系。三是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落地离不开教学实践,指向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有赖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设计。

其中,在指向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有关教学目标,要做到参照课程目标的厘定,确认教学所指向的创新素养维度与指标,并进行表现性描述;有关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行为投入与过程性表现,设计有利于创新素养表达输出的任务情境,增加学科融合、强调学生思维递进等方面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任务完成中了解包括问题发现、问题形成、想法产生和想法评估的问题解决过程,经历问题识别和表征、信息搜集和编码、创意生成等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有关教学手段,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健全并完善实验活动室,开展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并且在教学步骤的安排上,重视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质疑、分享,鼓励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批判性思考;有关教学评价,要重视教与学的过程,依托非标准化的表现性评价观测学生的创造力发展表现,建立激励学生和教师创新的评价标准。

21世纪以来,构建跨学科课程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有效提升学生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路径之一。

在这样的时代趋势和区域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聚焦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施。其间,我们分享校际跨学科课程与活动文本,推动涌现一批跨学科先行教师,构建区域教师跨学科系列专题研修与教研网络,形成个性化、联盟型、项目式、辐射性的区域跨学科课程构建与研究特色,经过倾力打造、有机整合,充分营造并不断强化跨学科课程与教学创新新样态。

本书即是在充分梳理和提炼区域跨学科课程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所获的基础上形成的。

全书共有三个篇章。第一篇的主题是“溯源”,由第一、第二章组成。第一章是关于跨学科课程展开的理论溯源,为其他各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呈现的是具有明显区域化特征的跨学科课程的创新设计与实施。第二篇的主题是“践行”,由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组成。其中,第三、第四和第五章依次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理论研究与行动经验,并辅之以课程说明与教学案例。第六章则表现不同学段学校围绕“杨浦滨江”这一共同的在地资源,开展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概貌,在提出“如何依托在地资源有效展开学段异构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课题的同时,也提供了“课程方案+典型课例”的组合式样例。第三篇的主题是“启思”,由第七章构成,主要从跨学科课程的特点与认证、资源转化、作业建议,以及教师研修等方面,既对前文内容作补充与说明,也对跨学科课程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期待正在阅读本书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教育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