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发行签约
电影片尾字幕结束之后,苏经理见几个审核人员没什么动作,清了清嗓子道:“咳咳,好了,大家填下评分吧,填好交给我。”
几人这才回过神来填写手中的评分表。
说实话,这部片子的质量有点出乎苏经理的预料,本来他以为一部大学生作品,能拍的及格,就已经很难得了,却没想到能这么好。
剧情流畅,节奏舒适,镜头逻辑清晰,制作水平是完全满足院线电影的要求的。
再加上老板亲儿子的关系,审核肯定是能通过的,接下来就是宣传资源的问题了。
对于自己儿子参与的电影发行的事情,刘父传达给公司的意思是,可以稍微放宽标准,但也不能差的太多,如果电影的制作水平本来就已经可以通过公司审核,那么就在宣传资源上给一些支持。
最终的评级估计能到A吧。
苏经理在心里给出了判断。
爆米花发行的电影很多,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给某部电影制定个性化宣传方案的,相对应的,他们会对电影的质量进行一个整体的判断。
参考总制作成本,导演过往成绩,参演人员咖位,题材类型,以及实际观看体验等多个维度进行评级,按评级分配相应的宣传资源。
按照这套方案,最高评级可以到S+,对应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的大片,同时,在所有观看人员的实际体验中也必须都拿到高分,这一档属于是平台重点项目,公司业绩的很大一部分都靠这类电影拉动。
S级则是整体软硬件都很出色,但可能某方面稍显不足,至于A级,就是整体较好,某方面突出。
再往下的B级就是平庸电影,也是院线发行的门槛了。
《那些年》这部电影,属于典型的小制作,成本不到1000万,从导演到演员全是新人,题材也不属于大热类型。
能评到A级,则是考虑到观看体验的加分确实很多。
苏经理这帮审核组成员,一年下来要看不知道多少电影,其中很少有片子能让他们代入进去的。
但今天,包括苏经理自己,看完电影之后心里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那是对自己青春的怀念。
不一会儿,几位审核人员都填好了手里的表,苏经理收上来扫了几眼,感觉和自己判断的差不多,便叫一个下属去整理最终结果。
他自己则是抓紧机会在太子爷面前刷刷存在感。
“两位真是年轻有为啊,今年还没毕业,就能拍电影了。”苏经理满脸堆笑道。
“哈哈,主要是远哥牛,剧本是他写的,片子是他拍的,剧组都是他自己攒起来的,我也就打打杂。”刘鸿峰不居功,他对自己的水平心里有数。
“哦?”苏经理一惊,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太子爷和他同学之间的关系,转而对陈知远道:“陈导的电影拍的很好,通过我们发行肯定是没问题的,不知道您这边对发行和宣传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陈知远道:“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要不苏经理给介绍一下?”
“没问题。”
接着,苏经理便介绍起了爆米花对于电影的评级,以及每个评级都有哪些宣传资源,因为陈知远说他没经验,还额外讲了些影院排片的参考因素。
陈知远听的频频点头,感觉收获颇丰。
这些信息都是经验之谈,除了业内专业人士讲解,从其他渠道是很难获得的。
刘鸿峰也一副大开眼界的样子,虽然这是他家的公司,但他以前也没怎么了解过自家公司的业务,对这些具体的事务也没什么了解。
说话间,刚才出去统计评分结果的人已经回来了,和他一起的还有田总监。
“哈哈哈,鸿峰,陈导演,你们的电影拍的很好啊,全是新人的情况下居然能拿到我们的A评级。”
田总监进门就笑,对陈知远的称呼也换成了陈导演。
按说发行签约的事情不需要他亲自来办,只需要审批即可,但刘鸿峰毕竟算是他的晚辈,所以给了格外的关注。
陈知远谦虚笑道:“谢谢田总认可。”
“诶,鸿峰算是我侄子,在你们面前我也不用说虚的,好就是好。”田总监说道:“那咱们就谈一下签合同的事情吧。”
“《那些年》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给到一个A级的宣传资源,签约方式有两种,主要是发行费的区别,一种是我们爆米花垫付发行费用,上映后你们以票房分账的形式支付发行费。
“另一种是你们先付一笔发行费用,这样虽然后续仍然需要支付发行方的票房分账,但比例会低很多,你打算选哪种呢?”
“第二种吧。”陈知远毫不犹豫道。
“哦?这么爽快?A级发行的前期用最低为500万,已经达到你们电影制作成本的一半了,不会有资金压力吗?”田总监呵呵笑道。
他已经猜到陈知远的选择了。
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他对刘鸿峰很了解,这孩子心气高着呢,而他现在明显对这个小陈导演很服气,那陈知远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可见一斑。
而对陈知远来说,他对《那些年》的票房预期的底线是不能比原版低。
原世界的《那些年》在国内的票房加到一起,大概在2.3亿左右,这还是因为先在湾湾上映,内地很多人已经看过盗版的情况下。
陈知远拍的这一版,不但对剧情进行了调整,使其更符合这个世界华夏大多数人的青春记忆,也改掉了原版过于下三路的一些内容,增加了观众的接受度,而且华夏现在对于版权的重视也远非原世界这部电影上映的时期可比。
综合下来,拿到更高的票房完全有可能。
如果用发行分账的形式,哪怕按最低票房2亿,1%的分账也是200万,500万也不过是2.5%。
刚才苏经理给他介绍过,A级项目两种发行方式的分账比例一般会差5%,因此,对陈知远来说,自然是第二种更划算。
至于资金压力就更不用担心了。
《那些年》的拍摄过程中总花费在800万出头,《万万》总共给陈知远,或者说知秋文化赚了2000万的现金,目前陈知远的公司还有1200万的现金躺在账上没有动用,因此完全可以付得起这500万的发行费。
何况就算后续还有其他宣传费用,陈知远自己的钱不够,不是还有唐秋心呢嘛。
《那些年》现在的出资人只有陈知远一个,到时候真要用到唐秋心注资宣发,那按比例给大姐姐分钱,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