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希望年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012.分别,相见

分别的日子总会让人感到忧伤,但陈石仔不会,因为他坚信,只要他想,总能再见。

“石仔,东西到手了就打电话给家伟。”

李振波比了打电话的手势,就匆匆离开,他也很久没回家了。

“石仔,有什么需要记得打我家里电话,我会跟家里说好!”

里奥中英混合着交代陈石仔,让他不由又主动跟“老白男”拥抱了一次。

“记住,咱们要组一支大火的乐队!”

“一定!”

……

离开港区,坐上劳务公司派来的小巴,一路被送到了罗湖关口。

通关十分麻烦,等所有人都办好手续出关,个个满头大汗。

出门的动作也十分一致,站定,先深呼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

“老板,有什么好货要出手吗?”

十二名水手才在门口站定,一大群人灿烂的笑着围了上来。

这也是大家深呼吸的原因之一。

“随身听。”

“电子表。”

“皮衣。”

……

水手们各自报出想要交易的东西。

在这里交易的大多是海东水手,没办法,海东靠海,水货多的是。

重庆水手几乎不在关口交易,但他们依然不会离开。

个个手里攥着甩棍,警惕的观察着四周。

十二条黝黑精壮的小伙子,关口的老油条一般不会打歪主意,都知道水手是真会拼命的。

但防不住有些脑子坏掉的家伙。

以前,水手们拿的都是各自在船上找的铁片、钢管,这次陈石仔给他们免费升级了装备。

“石仔哥,你怎么没带点东西?”

“眼睛不要就拿去当炮踩,石仔哥拿嫩个多琴,咋个带东西嘛?”

琴其实都不在陈石仔身上,兄弟们抢着要帮他拿。

不给都不行,毕竟是啤酒喝出来的交情。

海东的水手交易完,大家又一起坐车去邮局。

打电话,邮寄包裹,汇款,即使六人一伙,身上能不带贵重物品和大钱就不带,尽量只留车费生活费。

“石仔,你几时回家?到时候我去找你玩。”

“估计要十几天,到时候记得把妹崽一起带来哦!”

魏启华回家,必定会被安排相亲,陈石仔打趣他。

“丢,都不知够不够不靓?”

魏启华心心念念要找个靓妹,说是要改良一下后代的品种。

陈石仔很认可这种做法。

“哎,你弟弟今年高考有把握没?”

擦,陈石仔一拍脑门,根本就没想起这事来,“他”弟弟复读一年,今年二次高考。

“等我,我先去打电话。”

魏启华要去他家拜访,这个电话就不能不打了,因为不知道请佛像会耽搁多长时间。边朝公话走去,记忆又喷涌而出。

“陈石仔”真算得上苦孩子,父亲也是海员,省远洋公司的水手,在他高二那年,于印度洋某海域坠海失踪。

也是因为这个打击,从此他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高考失败。

排队,回忆,等他在公用电话上拨号,母亲的模样又浮现了出来。

“麻烦帮我喊一下吴霞妹,我是她大仔。”

“哦哦,是石仔啊,你等着。”

吴霞妹,名字很谐音,妈妈……

这是一位标准的传统华夏妇女,家里从不多话,只管默默操持家务。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除了家务事,其他事情从不反驳大儿子。

当初陈石仔决定要做水手出海,母亲也只有一句“要当心啊!”

纵使难过、担心的泪流满面。

“阿仔呀……”

“阿妈……”

喷涌而出的记忆,让陈石仔一点滞涩都没有,喊出了“阿妈”。

“你们都好吗?”

“都好都好,你都好久没打电话回来了!”

呃……

“这次我们要放假四十多天,我要去帮船上的领导办些事,可能要过十几天才回家。”

“哦,你自己当心啊!”

“阿弟、阿妹怎么样?”

“都好,阿弟的老师来家访,说是阿弟今年要是正常发挥,应该考得上重点大学。”

弟弟陈智成绩一向很好,去年发挥失常,刚刚过线,因为家里条件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复读。

“那就好,我等下去汇三千块回家,跟你讲一声。”

“哦,知道了。

你从美国寄回来的包裹,我放你柜子里了,没让阿弟阿妹动。

没事就挂了,费钱。”

陈石仔的父亲去世后,省远洋公司派人到县里协调,给吴霞妹在县农药厂安排了工作,仓管员。

从此,原本的家庭妇女成了工人。

陈石仔曾经提议给家里装部电话,被母亲否决。

这也是她唯一一次否决儿子的意见,原因也让人无法反驳。

要存钱给儿子娶老婆!

办完事,水手们就在邮局门口分别了。

重庆水手们要直接从深城坐火车回家,海东水手们去汽车站。

这个年代直达南端市的班车很少,但水手们都不在意。

路上可以直接招停任意一辆班车,接力回去就行。

“这次我就不去看德叔了,记得帮我买两瓶酒送他,拜拜。”

魏启华边说边把五十块钱塞进陈石仔口袋里,转身就跑。

身上背着、提着三把琴,还有背包,也实在懒得追,陈石仔就这么看着“好友”跑进车站,消失不见。

……

“德叔,阿婶。”

“啊哟,怎么背这么大件东西?

都是什么啊?

快放下,快放下!

啊哟,看看这满头的汗水哦!”

听着阿婶的唠叨,陈石仔放下两把吉他,这才有手擦汗。

他现在才有些后悔,这架一万多的电子琴,又大又沉。

“阿婶,这次带的东西太多,没给你跟德叔带手信啊!”

喘了几口气,陈石仔才卖了个乖。

“讲这些话?快去冲凉,臭死个人。

快去,快去。”

詹德峰帮忙把电子琴卸下地放好,推搡着让陈石仔去冲澡。

德叔今年57岁,55岁以后就不再上船,在公司后勤等退休。

比父亲陈灼大几岁,是父亲在单位里最好的朋友。

陈灼、陈智、陈慧……每次想到这些,陈石仔都无比心塞,两个字的名字不香嘛?

改名很简单,可这年代改护照上的名字……和去西康差不多。

罢了!

洗完澡出来,屋里又多了两个人。

“翠姐、峰哥,你们回来了。”

德叔的女儿詹小翠,女婿阿峰,大名不记得……

“是啊,上午阿爸就打电话了,说你晚上要来,叫回来陪你饮酒。”

德叔子嗣不盛,只有一儿一女,儿子接他的班也做了海员,出海在外难得回家,陈石仔也只见过一次。

“你这次都带了些什么回来?

又是箱子又是包的?”

看着陈石仔坐下喝了一杯热茶,德叔这才发问。

“吉他、电子琴,这几年在船上跟鬼佬学的。”

跑船的好处就在这里,除了船上的同事,别人根本无法知道你都在船上干了些什么。

“不便宜吧?

石仔,你要懂得节省啊!

你阿爸不在了,家里要靠你撑的。”

德叔语重心长的教育好友的仔,这个年代,心安理得。

“哎呀,阿爸,讲这些干嘛?

石仔已经是大人了,自然知道的。

快点快点,来吃饭啦!”

刚好詹小翠来叫吃饭,听到老爸教训陈石仔,怼了一句。

“这有什么,代友训子,天经地义,是吧,德叔!”

“就是咯!”

“德叔,这些都是鬼佬送的,说我天赋挺好,也不知道真假。”

心里默默给波哥、里奥道了个歉!

毕竟,鬼佬有钱,全国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