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昆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类冰川期

对于地球来说,因为仅仅几百年中气温降低了十几度,引起了类冰川期的效应。

行星的自转始于形成过程的吸积盘,自转过程中液核的温度变化会改变行星的自转速度。这就是为什么大的天体都有自转,很多小行星没有自转的原因,因为它没有液核。

真理是在所有星球通行的。根据天体热动效应,地球快速变冷和快速变暖都有可能产生板块漂移。大羿射日的不良后果就是引起了最后一次板块漂移。

这件大事在人类传说中留下很多痕迹:南美洲有“失落的文明”,玛雅文明因为滔天的洪水而衰落;欧洲有“悲惨的一夜”,消失的“亚特兰蒂斯”;亚洲有共工撞倒不周山的传说。

最后一次板块漂移中,欧洲大陆撞上了亚洲大陆。

虽然这次撞击没有南亚次大陆那次撞得厉害,欧洲西面仍然沉没了一块大陆,亚特兰蒂斯。

接触部分隆起了帕米尔高原,亚洲大陆西北方被迅速抬高,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山川移动、河流改道,震荡的余波传到几千公里以外。东南方向,大陆的边缘部分被撬进海中,仅残留一串孤零零的“岛链”,让后世的国家争来争去……

太平洋板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倾轧和重组,变得面目全非;而现在的大西洋几乎就是几次决裂以后扩张出来的。大西洋海底地形要比太平洋平坦得多,从物理成因上非常符合这种形成条件。

地壳互相倾轧,决裂的部分涌出了大量的岩浆。因为海底的地壳发生过多次决裂,形成的岩石按照年龄区分有明显的顺序。后来的科学家考察这些岩浆,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底扩张造成了板块漂移。这个的证据(海底的岩石按年龄有序排列)说明“海底扩张”跟“板块漂移”关系密切,不过“海底扩张”恰恰是由“板块漂移”引起的,“海底扩张”是被动的,不仅不是“板块漂移”的动力,而且还是阻力。完全把因果弄反了。

涌出地幔物质中的成磁物质,在快速冷却条件下可以形成天然磁石,同时记录下当时的磁场。全球变暖造成的地壳决裂只占少数,但是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形成的磁性物质记录的磁场方向正好相反,后来的科学家就以为地磁可以翻转。其实只是因为全球变暖时地幔比地壳自转快,全球变冷时地幔比地壳自转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