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杨昭,手撕隋末剧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9章 杨昭的意图

收到判决的消息之后,死牢里的罪臣们,一边满脸哀容,心里却不免有些庆幸。

还好,他们行动及时,态度良好,牵连的只有自己,他们的家人,虽然受千夫所指,但好歹也是保住一条性命了。

日后,只要听从他们的吩咐,离开这个鬼地方,总能重新开始。

而且,他们也得知了李明荣结局,虽然有着兔死狐悲的心情,却也暗自嘲笑。

当初他们聚会,一起商议事情,就这人死活不同意,还硬是想要造反,拼死一搏。

要不是他们下手及时,制止了这一切,他们的家人也会被这个家伙给连累了。

幸好,这人求仁得仁,连他的家人也被他给牵连了。

只是流放?

真是便宜了李明荣。

虽然大家都是一死,可在这些罪臣心里,这结果也是有差别的。

而他们,显然死得更加伟大!

在此期间,杨嶷也根据杨昭发来的谕旨,提拔了几位当地人才,担任了一些官职。

这几人,都是当地十分有名望的才子名人,都是杨嶷根据各方的评价,推举给杨昭的。

至于一些握有实权的大官,杨昭没有让当地的人担任。

毕竟,这些人初入官场,也不配一下子位列高位,从低做起,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至于更高的官位,杨昭选择了从朝廷这边,重新派遣大员前去担当。

“什么?陛下让我调任到南方为官?”收到任命的官员满心的憋屈,心里是满满的抗拒。

作为原先北周出身的北方官员,自然是瞧不起南陈旧地的。

那些南蛮子所在的地方,怎么配得起自己的身份?

北方官员调任去南方,在外人看来,明升暗贬啊!

传出去了,自己得被人给嘲笑死……

尽管升任了当地刺史,可这名官员也是满心的忿然。

虽然刺史难得,可此次调任,远离了朝政中心,说不定,陛下从此就会忘了自己,再也没有升迁的机会了!

如此一想,还不如待在北方,迟早有继续高升的一天,也不贪图这个刺史之位。

可是,陛下的圣旨已下,谁也不能反抗。

就算是满心的不甘,又能如何?

除了遵守,难道还能起兵造反抗命不成?除非不要命了。

无奈接受了现实之后,这名官员又多嘴问了传旨官一句:“敢问接替我位置的人,是何方神圣?”

传旨官说道:“这个下官不太清楚,好像听闻,是南方的一个老官儿了,陛下看他从南陈至今,依旧在当地兢兢业业,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特意给他一个机会,升任了。”

这……

乍一听这话,这名大臣心里更加憋屈难受了。

自己的离任,居然便宜了一个南蛮子?

南陈的旧人又如何?

南陈,本就是被大隋平定,打得七零八落的鬼地方罢了,那里的官员,有什么资格进入北方为官?

还是升迁了?

自己一个北周旧人,得挪位置去南方为官,一个南陈旧人,却能升迁到北方,这是倒反天罡呀!

“岂……”

本想怒骂一句,可一看到传旨官还在,这名大臣只好把气咽了回去,满脸涨红。

送走了传旨官后,他立马在自己的府中,到处宣泄怒火。

可这,也只能无能狂怒了,改变不了任何事实。

本来到了南方之后,打算摆烂了,但是,这名大臣的夫人提醒了一句,瞬间让他改变了主意。

“老爷,您想想,那个地方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官员重新编排了一遍,还有不少新人入仕了,日后,陛下肯定会多番注意的,若您有什么心思,陛下得知了,恐怕老爷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你的意思是?”这名大臣随即看了过去。

夫人规劝道:“老爷,正是因为调去了南方,您更不应该得过且过,那地方正是日后陛下关注的地方,您好好治理了,陛下更能看清老爷您的实力,到时候想要调任回来,也就更加容易了。”

一言惊醒梦中人!

这名大臣瞬间恍然大悟。

对了!

他在北方,担当这个官职已经多年了,未曾变动。

之所以一直没有任何升迁的机遇,无非是北方有着太多像他这样的官员,不是每一个都有被陛下注意的机会。

此次远离北方,调任南方。

起码陛下也想起他这个人了,只能好好干下去,见证了他的实力,日后重回北方,甚至能升至朝政中心也说不定……

这虽然是一次明升暗贬,但运作得当了,搞不好能成为一个天大的机遇。

于是乎,这名大臣想通之后,忙不迭感激的看着自己的夫人。

“还好有你这位贤内助,我这下明白了。”

“老爷自己聪明果决,我不过是提醒了一下罢了。”夫人谦逊的微微一笑。

除了这个大臣,随着这次两位钦差的南下,还有一些地方官职空缺,杨昭也顺势调任了几个北方大臣南下为官。

这一次,杨昭的主意十分明显了。

将南北两方打乱,南方官员可以在北方为官,北方官员,也不能以被调任去南方当官为耻。

时间一久,南方的官员,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北方,填补当中的空缺。

北方勋贵的势力,自然也会随之衰落。

而且,这些南方官员势弱,只能依靠自己这位皇帝,到时候,自己就有着更多的资本,和北方勋贵对抗了。

这些南方官员,就算是想要勾结北方大臣,他们也无能为力。

毕竟,北人鄙视南人,本来就是一种惯例了。

这些南人初入北方,想要站稳脚跟,妄想结交北人,是不现实的。

因为北人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颜面,只会排挤这些挤压了北人生存空间的南人。

所以,从始至终,这些南人所能仰仗的,只有皇帝一人。

只有卖力表现,认真为官了,才有被皇帝看重,不被北人欺压的资本。

至于那些调离原职,只能去南方为官的大臣,也时刻被杨昭惦记着。

稍有不慎,他们不仅连北方都回不了,罪名一重,直接客死异乡了。

如此一来,还能铲除一些原北方的顽固勋贵,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