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科普古人,改变历史进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谣言的形成

北宋

东京,大内

演武场中,刚刚收归天下藩镇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赤膊上身,显露一身精悍肌肉,身形逐渐舞动起来。

“咻!”

一拳爆起,似长剑出鞘,迅捷如电。

“轰”

一肘转身,如金刚怒目,天罚将至!

双抄封天。

冲步双掌。

突然,天幕传来一声话语:

“赵匡胤真的不配进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行列吗?教员写诗用宋祖真的只是为了押韵?”

听闻此言,赵匡胤心神大乱,身为武林宗师的他都不禁拳路出错,行功紊乱,一口老血似要吐出。

他连忙稳住心神,顺势变招,身体左右摇摆,最终以一记悬崖勒马作为结束,将内息平稳。

“呼~”

一套行云流水,霸道绝伦的太祖长拳演练完毕,赵匡胤缓缓收拳起身,吐出一口浊气,阳光照射之下,身上流淌的汗水也隐隐透亮。

伸臂张手,在一旁侍候的宫女连忙上前将汗巾递来。

赵匡胤拿起汗巾,边走边擦,将额头的汗水拭去。

大马金刀的坐至演武场中心大椅,眯着眼看着天幕,喃喃自语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朕之国号为宋,那这宋祖必定是朕无疑。

看来朕今后做出许多惊世功业,以至于在一些人眼中,朕可与秦皇汉武唐宗并列。

但朕之功业或许又稍逊秦皇三人一筹,因此有些后人又觉得自己不配?

‘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能有一部分人认为朕可以和秦皇三人并列,朕便已经知足。

秦皇首位一统天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疆拓土,改行郡县,可谓百代皆行秦政。

汉武尊儒术,奠定儒家治国之基,开西域打通丝路,彻底击溃匈奴,征百越,平辽东,亦为雄主也。

但二人皆残暴虐民,虚耗海内,朕不耻也。

唯有唐太宗李世民,武功可平定内乱,外击强敌,文治有推行科举,贞观之治,四夷宾服,方为朕之楷模也!

仲询(潘美字),你说朕真的可以和唐太宗比肩吗?”

身着一袭绯色麒麟袍的潘美恭敬拱手道:“自是可以,唐太宗一统天下,面对的是隋朝暴政后的天下群雄,天下大乱不过三十余年。

而陛下所面临的局面却是两百余年的武人乱政,横行天下,难度便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陛下文武并重,舍弃武人专权的遗毒,假以时日,未尝不可打下大唐那样的疆土,开创贞观一般的文治!”

赵匡胤听闻大笑,鼓掌道:“仲询之言深得我心,朕岂能不如仲询所言,辜负后世人对我期望?

昔日有唐太宗破突厥,朕亦可破契丹!

昔日有唐太宗三征高句丽,朕便三战灭南方诸国!

听朕旨意,整备禁军,三月之后,朕御驾亲征,先灭南平!”

潘美闻言拜服:“臣遵旨!”

……

天幕上的信息还在继续播放,浑厚的男声朗朗传来,响彻各朝各代。

【厚道是对赵匡胤的最大误解。】

【很多网友津津乐道他的杯酒释兵权,说你看别的开国皇帝对功臣他都是要打要杀的,咱老赵多厚道啊,喝了一顿酒,还吃了一顿饭,就把功臣们的兵权给解了,然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家养老去了。】

此时天幕飘过几条弹幕,格外引人目光。

〈刘邦,朱元璋退出直播间。〉

〈刘邦:不是我干的,都是吕雉那毒妇搞的事!〉

〈讲真,刘邦不搞韩信,白登之围不一定会发生。朱元璋不杀蓝玉,朱棣靖难未必成功!〉

【你说说,上哪儿找这么实在的领导啊?】

【然而,如果我要是告诉你,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假故事,你又会怎么说啊?】

……

西汉

长安,未央宫

刘邦敞开胸襟,左手撑头斜靠在塌上,右手抠着鼻屎,看着天幕所言不屑一笑,完全没有因被天幕嘲笑而变色:“笑话,开国皇帝怎么可能厚道,手下大将手握兵权,哪个皇帝能睡得着觉?

还想吃顿酒就收兵权?哪个将军这么傻?手里有兵,皇帝他们也不放在眼里!

看着吧,这赵匡胤后面肯定会原形毕露。”

端坐一旁的吕雉白了这老流氓一眼:“怎么,你很有感触啊,觉得别人都是用你玩剩下的?”

刘邦嘿嘿一笑:“别瞎说,没看见天幕说的,这事假的,就和朕是赤帝子一样,都是哄人的把戏。

而且没看天幕说的,韩信的事是你这毒妇干的,和朕有什么关系!”

吕雉脸色一黑,这老流氓,脸皮真厚!

要不是他默许,自己能得逞?

……

大明

南京

朱元璋正在伏案处理政务,赵匡胤夺权收兵的过程,他作为后世人自然一清二楚,可余光瞟到天幕却令他大惊失色。

自己不杀蓝玉,朱棣靖难未必成功?

什么意思?

靖难?

难道自己死后大明生乱,标儿让老四出兵平乱,最后平乱成功了?

是了,按自己写的《皇明祖训》所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这很合理,标儿向来听话,但以他之力难以消灭叛军,所以召老四平乱,而老四用兵深得自己精髓,乃诸子第一。

可这和蓝玉有什么关系?莫非生乱的人和蓝玉有关系?

所以后世人才觉得只有蓝玉可以抵挡老四?

对,应该就是这样,蓝玉那小子自从打赢北元蛮子,愈发骄狂,连他这个皇帝都不在眼里。

朱元璋清楚自己的性格,若蓝玉那小子再如此猖狂,自己肯定容不下他。

所以是有人因为蓝玉的死心存不满,叛乱给他报仇?

那么,会是谁呢?

朱元璋心中闪过数个名字,有所肯定,但苦于现在没有借口,只得暂且放他一马。

而最令他的关心的是天幕透露出的细节,说朱棣靖难成功了,这表明什么?

老朱家的宗室,团结友爱!老大有难,老四义不容辞就来勤王!

什么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在我大明,通通不可能发生!

正所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藩王守国门,好的很!

藩王制度,必须加强建设,必须写进《皇明祖训》!

……

天幕继续道。

【有的网友可能急了,但你先别急嘛,你所谓的教科书其实指的是中学教科书,如果你觉得中学阶段的教材上面写的就是真理,那你一辈子读个高中也就够了,你还考什么大学呀是不是?】

【反正那些高等院校的历史学者,证伪过杯酒士兵权事件的不在少数,光是我知道的就有丁、柳、王、徐、方、顾等人。】

【如果有历史系的网友都应该知道我念出的这几个名字的分量。】

【当然在大多数网友眼里,他们对学术界的认知就是百家讲坛,他们觉得那就代表了学术界了。】

【所以之前我说杯酒释兵权不存在,立马有人跳出来,王先生怎么说怎么说,你还能比王先生厉害?】

【那他这么大,同样是上过百家讲坛,易先生也发过文,说杯酒释兵权就是个故事,那你说怎么办呀?】

【你立个擂台还让易先生、王先生他们打一下?】

【在座的如果有能念到研究生以上的,应该都能知道。】

【你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个环节就是要总结一下你要写的这个课题,在之前都有哪些前辈写过,看看现在进展到了什么地步。】

【哎,你说巧不巧,山东大学的范教授就专门对杯酒释兵权这个课题做过研究总结。】

【看看人家原话是怎么说的?】

【目前的研究进展已经基本澄清了杯酒释兵权的有无问题。】

【所以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已经考证清楚,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最早萌芽于宋真宗、宋仁宗时期,形成于宋神宗、宋哲宗时期,最后是到了南宋。】

【我们都知道皇位又回到了赵大这一系,于是赵大的子孙们看到了这个故事,哎呀,兵不血刃解兵权,他们觉得这故事讲的是真不错啊,体现了我们家太祖爷爷的厚道。】

【于是朝廷官方就承认了这个故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杯酒释兵权后来可以以假乱真,还变成了好像真有其事一样。】

【说白了就是因为南宋官方站出来认证了一波,但实际上他们是用这个故事掩盖了赵匡胤当年收兵权时真正腹黑的一面。】

……

西汉

一处暗室中,奋笔疾书的司马迁看向透着光亮的窗外,看向天幕所说内容感叹道:“吾虽以笔为剑,记载过往,然往昔真相,终有难以尽述之处。

吾观后世史家,姿态严谨,求真务实,实乃史家之幸。

然则,历史真相,岂能轻易见得?需有坚韧不拔之志,皓首穷经之心,方可从重重迷雾中拨云见日。

史家所记,往往或有所遗漏,或有所偏颇,然后世史家能以此为基,不断修正完善,可谓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其行壮哉!

吾也尽心修书,查缺补漏,好让后世史家少走弯路。”

言罢,司马迁又是低头伏案修书,审视的愈加仔细,深怕有一个字的歧义就会让后世人理解错误。

……

春秋

周游列国途中

坐在车后的孔子仰头,看着天幕不禁愣神,喃喃自语道:“中学,高中,大学,高等院校,还有之前出现过的高校。

这这这!

后世人竟然如此多种类的学校?这高校应该便是高等院校的简称,而中学,高中,大学则是从低到高的学校,学习的道理愈加高深?

可若是如此,怎么可能起步就是中学?除非还有一个小学或初学?

是了,小儿所学,即为小学,初入之学,则为初学。

唉,后辈真是幸福啊,小儿即可读书,不论男女贵贱,还可升学。若我周朝有此学制,何至于礼崩乐坏!”

颜回眼中也闪着渴望的光芒,拱手道:“夫子,可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不是吗?

现在没有,未来未必没有,到时候我们便可将夫子之道传遍诸国,复归周礼!”

孔子也不禁幻想那样的场面,抚须笑到:“大善!”

……

大明

南京

刚准备好好收拾蓝玉一番的朱元璋看着天幕一阵愕然,他出身贫寒,因此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统一天下后也是极力推广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各级官学,同时鼓励私人办学,以填补官学空白。

可是天幕所说的这套初中,高中大学体系完全与他的官学体系不同,若能借鉴一二,或许能为大明培养更多的人才,让大明江山稳固。

但这天幕也没说明白这套体系到底如何运转,只是提个名字,让朱元璋心急如焚。

“罢了,也许天幕后面会讲到的。”

……

北宋

东京

刚刚热血澎湃,准备大干一场的赵匡胤仿佛整个人在大冬天被泡在冷水中——凉透了。

他看到了什么?

南宋!

这什么意思但凡是个傻子都明白,汉朝分西汉东汉,晋朝分西晋东晋,魏晋之后也分南北朝。

如此推算,这南宋毫无疑问就是大宋重建后的称呼,而有南必有北,南宋的反面,毫无疑问就是北宋!

也就是说,后世子孙亡国了?学那窝囊晋朝一般南渡到南方偏安一隅?成了割据政权?

也就是说,朕到头来并没有统一天下?不然除了契丹,还有谁能打的大宋如此?

游牧民族自古骁勇善战,秦汉与匈奴,魏晋与鲜卑乌桓,隋唐与突厥,永远有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纠缠,如同附骨之疽,难以拔除。

而如今自己大宋也有这样的宿敌,甚至最终被打的亡国?

朕!不甘心!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或许是个错误,现在可能就是消灭契丹的最佳时机。

赵匡胤心中生念,不能再让契丹发育下去了,负责将来必为我大宋心腹大患!

如今大宋刚平定五代乱局,收服天下精兵于他掌中,可谓兵强马壮,即使契丹同样强大,他也有信心大败契丹!

但中国自五代以来兵祸连结,国库空虚,若不取西川、荆广江南富庶之地,恐怕连粮草军饷都拿不出来了,如何攻打契丹?

也许要调整一下战略,不能全面南征,北方也要兼顾一二,便拿北汉下手吧,北汉附庸契丹,实乃汉人耻辱,看朕一战拿下!

这就是他赵匡胤!

终究五代乱世之人的信心!

可更令他揪心的是第二个关键词。

皇位回到赵大一系?

也就是说自己子孙并没有继承皇位,而是被篡位了?

那会是谁呢?

赵光义?

赵光美?

赵光赞?

毫无疑问,长兄早亡,自己才是实际的老大,因此篡位者只可能是老二赵光义。

而且赵光义也是三个弟弟里面职务最高,才干最高,接触政务最多的人,也是自己的得力帮手,因此篡位的可能性最高。

再结合自己之前猜想,大宋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原,反而被契丹灭国?

肯定是因为赵光义那个白眼狼,居然暗害兄长,夺权篡位,导致自己大业未成便被毒害!

而老二本身武功就不行,就搞内政可以,而他的后代居然比他更废物,把好好的大宋搞的只剩半壁江山,偏安一隅!

赵匡胤脑海瞬间形成一条逻辑链。

赵光义毒害自己导致大宋没有统一天下。

而老二和他的后代都是废物,更加完成不了统一天下的任务。

老二的后代把大宋搞残,而自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大宋≈自己,因此自己的历史评价差了秦皇三人一筹。

若非如此,自己岂不是力压起驾皇,脚踢汉武,比肩唐宗的千古一帝?

所以一切都是老二的锅!

好你个赵光义,老子待你不薄,你就是这样陷害我?

逆贼,朕必杀汝!

一念至此,赵匡胤怒气冲冲的走出演武场,看的后方跟随的潘美一脸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