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风生水起:步入发展快车道
上海校区红枫路正门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上海校区,几方浅水围绕着粉墙黛瓦的图书馆,被中欧人称为“风生水起”,而正是在搬进这座美丽校园之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进入了“风生水起”的快车道,迅速向世界一流商学院迈进。张国华教授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穷的机会,中国市场需要我们这样的教育资源。”
一、布局新的5年
1998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开始着手准备2000—2004年第二个5年计划的制订,时任执行院长菲希尔在1998年10月3日向董事会做了汇报,并得到董事会的支持。
在1999年10月16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决定刘吉代理院长于2000年1月出任执行院长。在第二个5年即将开始之际,刘吉教授在菲希尔教授的5年计划基础上提出了“学院未来5年战略”的报告。
刘吉教授认为,第二个5年要达成两个重要目标:第一,中欧要成为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将有关中国市场的知识与西方管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第二,中欧要实现财务自立。
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包括:
第一,根据两个原则制定吸引国际一流的师资与发展自己的核心教授的远景规划。这两个原则一是重质量而非数量,二是确定学院发展的重点领域,吸引一流的师资以增强力量。
第二,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院的知名度。这些途径包括以下各项:① 国际化(如扩大海外学生的比例);② 加大公关力度;③ 加强校友与学院的凝聚力;④ 与新闻媒体通力合作,并出版自己的丛书。
第四,为了实现学院财务自立的目标,学院必须做到以下各项:① 充分利用欧盟的最后一笔资助;② 进一步培育教育市场,尤其是扩大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作用;③ 增加捐赠教席的数量,并努力争取欧盟进一步的财务资助;④ 建立捐赠基金,通过利息收入和稳健的投资,抵补可能产生的经营赤字;⑤ 建立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
同时,时任院长博纳德(Albert Bennett)博士也做了5年战略规划的报告。两位院长的战略规划报告作为学院的纲领性文件,引领朝气蓬勃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大步向前。
在中期评估之后,中国政府与欧盟确定了继续出资支持学院第二期项目的方针。2000年1月20日和5月25日,时任欧盟委员会委员彭定康(Christopher Patten)和时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先后代表欧盟和中国政府签订了第二期《财务协议》。根据协议,欧盟将提供1 095万欧元,主要用于教授队伍的建设;上海市政府则将提供1 080万欧元,用于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启用新校园
1999年10月,学院384位MBA和EMBA学生、所有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学员、6名核心教授和其他访问教授,以及117名员工从过渡性的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全部迁入了新落成的浦东红枫路校园。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在4万平方米土地上完成了红枫路校园首阶段工程后,学院拥有了空间宽敞、设备先进的办学设施,克服了之前由于教室、办公室和宿舍不足所带来的种种困难。首期工程建成的设施有:教学中心、演讲厅、西班牙中心、图书馆、餐厅和2幢学生宿舍。
随着首期工程竣工,学院立即着手进行第二阶段工程的准备工作。200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工程正式开工。2004年初,仅花了不到2年时间,第二阶段工程就顺利竣工了。从此,学院拥有了一个融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方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开放而又静谧的完整校园。
第二阶段工程的竣工使学院拥有的建筑面积翻了一番,达到了4万平方米。新增加的设施包括:2幢教学中心、2幢学生宿舍、1幢教授公寓和1幢体育馆。
三、二期资金惊魂一刻
1999年底,刘吉教授担任代理院长之后,张国华教授告诉他学院面临一大难题,即欧方的第二期资金无法到位。因为欧方要求中方(上海)承诺配套资金,这样欧盟委员会和议会才能通过审批。但上海市政府认为,欧方的资金到位后,上海市政府自然会提供配套资金。而且,根据相关的外事规定,由于中欧项目属于无偿援助项目,欧方不能附加先决条件,所以中方无法事先发文做出书面承诺。然而根据欧方规定,在未获书面承诺的情况下,欧洲议会无法通过这项预算。这样,第二期资金的落实就陷入了僵局。
欧方给中欧的财政支持属于对第三世界的无偿援助项目,必须由欧盟委员会提出后经议会通过。如果不及时提供必要的文件,有关审议就不能在议会通过。过了1999年底的欧盟议会会期,再申请也就无效了。时间迫在眉睫。
刘吉院长认识到,不事先做书面承诺,绝不是个别部门的意见,而是上海方面根据相关规定所表达的态度。因此,刘吉教授专门找到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做了专题汇报。
刘吉院长了解到,上海市领导担心,如果做了书面承诺却仍不能通过,该怎么办?此事关系到中国政府的尊严问题。最后,刘吉教授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由中欧向上海市政府报告说明原委,市政府批示:“上海市政府对中欧是十分重视和支持的,只要欧方资金到位,上海市政府立即下拨配套资金。”然后,再由中欧将此报告及批示提供给欧方。
有了解决方案后,刘吉院长和张国华副院长随即就将报告写好呈送徐匡迪市长,但是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距离欧洲议会的审议只剩下一个星期时间了。刘吉院长打电话给徐匡迪市长,徐市长说早就批下去了。
不知道事情卡在了哪里,刘吉院长于是直接找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汇报了以上情况。最后刘吉院长说道:“您让我来做院长,没有钱我怎么干啊?”黄菊书记当场承诺说,这个事情他来解决,保证耽误不了。第二天,批示就下来了,紧接着欧盟议会通过了对中欧的第二期援助。此后,中、欧双方签署了第二期《财务协议》。
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贯的不遗余力的支持。
四、重返北京
中国政府对于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有着严格规定。然而,政府对“教育特区”的大力支持使中欧处于相对有利和灵活的地位,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则使学院的区域拓展成为可能。
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把自身定位成一所立足中国的国际化商学院。这一定位意味着学院首先要成为一所全国性的商学院。因此,学院立足于上海和长三角,积极寻求向全国拓展的机会。最终,学院选定北京和深圳作为向全国发展和扩大影响的两大基地。
几乎与浦东校园建设同步,学院也加快了改善北京办学设施的步伐。1996年,第一届EMBA北京班开学,借用的是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西门子管理学院的设施。1998年,马遇生(EMBA 1995)接到了时任中欧副院长张国华的邀请——筹建中欧北京代表处,开拓北方市场。他相信这是“朝阳行业”,于是向张国华院长表示:“北京对中欧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欧如果进入北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1998年12月1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代表处成立。马遇生担任中欧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一开始,大家在北京希尔顿饭店办公,仅有的三位女同事负责课程的销售与课程管理。之后,北京代表处迁入颐和园附近的皇家园林——达园。由于达园宾馆主要为国家机关和领导同志服务,课程时常要为此让路。通知一来,全体同学就要集体出动搬桌椅,转战至另一个地下会议室上课。大型的招生说明会和论坛则必然要租用外部场地……
1999年3月,北京代表处落户达园
2002年3月,北京代表处迁入融科资讯中心
2002年3月,北京代表处搬入融科资讯中心,成为入驻融科的第一家“租户”,马遇生笑称在此开始了“八年奋战”。其间,马遇生一刻也没有打消过建校园的“执念”:“北京拥有巨大的市场,我们要向社会传递一个态度,我们不是打游击的,而是一家负责任、认真办学的商学院。”2002年,学院董事会根据我国管理教育市场的需求及学院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在已有的北京代表处与教学点的基础上,建立北京校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北京的EMBA课程于1996年首次开办,经过学院和办学单位上海交大的努力,国家教委于1998年正式同意中欧在北京开办EMBA课程。2009年,北京的EMBA班增加到4个,每年招收约240名学生。2010年4月24日,中欧北京校园正式落成,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标志着中欧崭新征程的起点。
五、展翅鹏城
在中欧深圳联络处成立之前,高层经理培训课程部已经把课程销售到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珠三角地区。当时,高层经理培训课程部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及前期拓展,陪同学院及部门领导拜访了诸如华为、乐百氏等多家知名企业,并建议学院设立深圳联络处。
2002年7月,深圳联络处落户国际商会大厦
2002年7月18日,中欧深圳联络处在威尼斯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成立典礼。深圳联络处设立在深圳国际商会大厦A座821室,此后,从这间不足100平方米的办公室出发,中欧正式开启了在粤港澳经济圈“创业”的历程,希冀把最前沿的管理知识传播到华南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为华南地区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助力区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2003年,深圳联络处搬入华侨城汉唐大厦2303B室;2004年,深圳联络处升级为代表处,随后又扩展至2303A室。由于没有固定的酒店服务商,深圳的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如同打游击。
深圳联络处成立后,学院以一名“拓荒者”的姿态,闯入了华南这片管理教育尚属空白的市场。院长助理刘湧洁表示:“进入深圳时,人们不仅对中欧品牌没有认知,对管理教育的必要性认知也不够,我们通过教育客户创造了一个管理教育市场,做了无数‘第一次吃螃蟹’的事情”。
当时,作为唯一的销售人员,时任深圳联络处经理孔飙不仅要通过最原始的方法寻找客户,还要接送教授,开课时运送课程资料,以及处理联络处的其他杂事。“小车不倒只管推”,深圳团队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孔飙还记得,2004年,联络处在刚成立2年、只有5名员工的情况下,组织了一场超过700人的大型论坛,提升了中欧在华南的知名度。
到2004年底,中欧在深圳地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高层经理培训课程为2005年首届EMBA深圳班的开设打下了基础,首届EMBA考生中有很多人曾参加过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对学院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服务体验高度认同。刘湧洁表示:“首期EMBA学生中有70%~80%在招收之前我们就已认识了。”
2004年,深圳代表处迁入第二个办公室所在地——汉唐大厦
六、MBA学位的体制认可
2002年1月8日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在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办学单位上海交大的申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了2002年1号文件,同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颁发本院MBA学位。陈至立长期关心中欧的发展,曾寄语学院“坚持改革,大胆借鉴,结合实际,努力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商学院”。
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在谈到国家对中欧颁发的学位证书予以认可时说:“中欧靠他们这么多年的发展,靠实力、特色和质量,现在已经在社会上得到承认了,所以国家也承认。”
刘吉院长说:“本来中国政府与欧盟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就已明确中欧是独立法人并有权授予学位。但是办学之初,中欧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尚需实践检验。如果学校不像样子,要人家承认,那不是很荒唐的事情嘛。你把学校办出了水平,人家自然就会来承认你的存在。”
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授予MBA学位的批复
2002年,中欧的三大课程全面进入世界百强,学院MBA学位的颁发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文同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200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其中提出“办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七、获得国际认可的道路
尽管中欧的教育水准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认可,但公众对中欧的了解仍然不多。在第二个5年,董事会提出了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院知名度的要求。菲希尔院长于1999年邀请了曾先后在法国INSEAD商学院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担任过公关总监的苏史曼(Jean-Pierre Salzmann)先生担任学院的公关主任。
INSEAD商学院和IMD商学院都是在欧洲备受尊重、历年全球排名位列前茅的商学院。IMD的前身之一IMEDE和INSEAD都创办于1957年,同样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两所商学院和苏史曼先生个人的经验都非常值得中欧学习。
1999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开始准备参加国际权威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商学院排名,2000年开始向《金融时报》提供相关报告。这方面的工作最早是由苏史曼着手进行的。
2001年10月,《金融时报》发布全球商学院EMBA课程年度排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首次进入全球50强,名列全球第29位、亚洲第2位。2002年1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课程首次进入全球百强,名列全球第92位、亚洲第3位;高层经理培训的公司特设课程排名第45位、亚洲第1位。
到2004年,在英国《金融时报》的商学院排名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MBA课程名列全球第53位、亚洲第1位,EMBA课程名列全球第20位。
2004年,中欧MBA课程首次跃居亚洲第1位,名列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53位
在2002年董事会会议上,欧方董事汤姆斯·萨特尔伯格(Thomas Sattelberger)提出,学院要尽快着手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认证。EQUIS认证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创办的以认证为形式、对高等管理教育机构进行质量评价、推动教育进步的国际认证体系,也是全球公认的两大管理教育认证体系之一。
EQUIS申请过程于2002年启动,中欧为此成立了专门小组,研究认证的各项指标,按照认证要求改革各项流程,改善各项指标。认证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是聘请到25名以上长期教授。这也意味着学院必须着手建立一支有一定数量的长期教授队伍。从2002年开始,学院花巨资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教授,到2004年,中欧的长期教授总数达到了29名。
经过2年的努力,并经过EQUIS评审专家组多次来院考核,中欧终于在2004年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通过EQUIS认证的商学院[1],这一认证宣告中欧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可。此后,学院连续通过EQUIS续认证。
2004年,中欧获得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认证
在通过认证后,EQUIS评审专家组向中欧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有关长期教授队伍的规模与国际化程度,二是有关研究和创新。2005年,学院向EQUIS委员会就其提出的两点主要意见递交了报告。对于一所成立不到10年的商学院来说,获得国际社会如此高度的认可,不但是中国教育的奇迹,也是亚洲教育的奇迹。国际排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认证的通过,对学院的市场推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八、SARS冲击波[2]
正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国内外各种认可与赞誉而喜悦时,2003年的SARS疫情却让中欧面临建院以来最严重的冲击。
由于SARS疫情发生的春夏之际正好是MBA和EMBA新生入学阶段,因为SARS疫情,MBA课程的部分国际学生放弃了入学,导致国际学生比例从2002年的14%下降到11%。生源国际化受到了影响。
EMBA课程当年的申请人数从2002年的876人下降到760人。大量航班的停航使得很多在外地工作的EMBA学生无法每月按时来学院上课,EMBA部分课程不得不推迟到2004年。
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受到的冲击最大,他们不得不取消了4—7月份的课程,有些课程虽然照常进行,但SARS疫情对于高层经理培训的业务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销售额与2002年相比明显下降。
当年,学院的财务状况也受到了影响,间接成本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员工与教授人数增加,以及其他营运成本的增加。
好在SARS疫情很快结束了,2004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各项收入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九、爆发2004
2004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10周年,也是中欧激情迸发的一年。为了庆祝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学院的知名度,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刘吉院长提出了将全年视为院庆年的思路。
2004年,中欧大规模引进了一批著名教授,使得师资力量大大增强。会计学教授丁远和许定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金融学教授张春、管理学教授杨国安、金融学教授张逸民、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等都是在2004年加盟的。
2004年9月7日,张国华副院长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土地开发建设协议书》,并向社会各界宣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将入驻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占地3.3万平方米,与百余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毗邻。
十、收获的第二个5年
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第二个协议期2000—2004年的5年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可谓硕果累累:
第一,完成了从依靠国际访问教授到建立自己独立师资队伍的转变。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教学与研究并重,将知识创造放在与知识传播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文批准中欧颁发本院MBA学位,这是中欧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2004年,学院还获得了国际权威商学院认证体系之一——EQUIS的认证,标志着办学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第三,完成在中国三大经济引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开设EMBA和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布局。
第四,在国际著名媒体的商学院排名上高歌猛进,三大课程全面进入全球百强,MBA课程更是位居亚洲第一。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基本实现了财务独立。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的呵护下,在中欧人的辛勤栽培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风生水起,开始闻名世界。
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等均来电来信祝贺,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时任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到院庆现场祝贺。中方和欧方代表共同回顾办学历程,展望美好前景。一幅灿烂的蓝图,在前路徐徐展开……
[1]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于2000年获得EQUIS认证。
[2]SARS指“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通常被称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SARS疫情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2003年中期疫情逐渐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