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满朝皆乱象
见赵宁眉角微蹙,杨稹双手按在她的肩头,略显轻松答道:
“无碍,今日处决两个要犯,沾上些血沫。”
“没伤着便好,朝堂上的事我不多问,但夫君要懂得明哲保身。”
杨稹点头应下,但事情已经做过,明天肯定又要舌战群儒。
待用过饭后,和赵宁一同坐在阁楼上,听她喋喋不休说着白天的事情。
只是对她的一些行为表示不解:
“夫人为何总要在我身上轻嗅,难不成换下脏衣仍有味道?”
赵宁嘟嘴摇头道:
“你身上多出些肃杀之气,不是先前那个书生意气的夫君……”
此话竟让向来善辩的他哑口无言,长叹一声。
赵宁意识到话有些不妥,连忙补充道:
“宁儿看来,犯下滔天大罪的人死不足惜,只是不想夫君被牵连其中,即便有官家圣意,可朝中那些人毕竟为官多年,老奸巨猾。”
说且不够,她站起身来到杨稹身后为他捏肩。
“夫君每次从朝中回来,身上就会多一分变化,旁人看不出,宁儿却能清楚感受到。”
她虽是妇人家,但对于朝堂之事或多或少有过了解,明白杨稹要依靠自己的父皇,可难保会有不被需要的那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一山野小子踏入庙堂,如若不能为天下谋,书读来又有何用?
为不败兴,杨稹笑道:
“夫人说的在理,真是聪慧过人。官家已收回我告假,从明日起要去上朝。”
“宁儿知晓,夫君事情忙完就早些回来。”
她恨不能天天黏在一起。
“闲来无事你就带着小莲多出去转转,亦或多读些书。”
考虑到要上朝,两人小坐一会儿便回屋歇息。
……
三月十二,杨稹萌生出一个念头——想让他们把朝会时间给换到正常时候。
每日如此作息,不知何时就会一命呜呼。
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日赵宁跟着一同起床,说是以后都要亲自更衣送行。
来到待漏院,人声鼎沸,皆是讨论着他昨日处刑一事。
不知谁小声嘀咕一句‘杨寺正来了’,众人纷纷住口并投来异样的眼光。
杨稹并不在意他们的看法,面前绝大多数人都是冥顽不化的腐儒,整日心思尽在如何为难他人。
内侍通报后,众人去往垂拱殿。
杨稹身高优势,站在人群中看清赵祯神色不佳,甚至又苍老几分,看来是昨日一事让他寝食难安。
等所有人到位,赵祯扫视一圈才开口说着今日朝议内容:
“明日便开始殿试,这段时日诸卿有要事可草拟奏章送至政事堂。”
殿试就是最近这段时日最为要紧的事情,赵祯说完便站起身准备离开。
众人不解,但想到昨日的事情,不敢再多说。
司马光见状,推开身旁的人来到大殿中间跪下厉声道:
“官家,臣要参大理寺正杨稹,滥用酷刑!”
“朕给诸卿留半个时辰,你们有想上奏的全权说与文相。”
赵祯这次径直离开,他要是待着,等会儿就会参到他头上。
杨稹只叹自己没有这般权力,想走便走,真是潇洒。
文彦博站出来,转身面对着众人。
“司马同知且详细说来。”
“杨稹此人生性残暴,昨日竟将田明仁处以车裂之刑,无丝毫仁慈可言。”
赵祯不在,司马光之言犹如巨石沉入湖底,不少人站出来声讨杨稹。
文彦博同样认为不妥,但受官家之命,不得不客观些,只能先让众人安静下来。
“肃静!”
随后冲人群中喊道:
“杨寺正何在?可有辩驳?”
杨稹异常淡定地走出来,躬身行礼道:
“文相,下官有大理寺的判决书以及刑部复审后的执行公文,不知哪一点不合乎朝廷制度?”
回答完文彦博,旋即转过身看向司马光。
“采用车裂是为警醒更多的人,不可为蝇头小利而做出有违国本的事。司马同知难道想和那三人一样?”
杨稹不知道这司马光到底是有多记仇,只要一到朝会就要说上两句。
“依本相看来,司马同知还是将此事说与官家听,杨寺正做法合乎规矩,多说无益。”
文彦博很清楚,若是没有赵祯点头,杨稹怎敢用如此酷刑。
这司马光是一点不懂,还想再说上几句,但文彦博根本不会给这个机会。
“诸位且去忙事吧,有事草拟份折子送到政事堂方可。”
随着他一声令下,众人开始退场。
杨稹走到司马光跟前,只冷冷留下一句:
“司马同知可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若是有朝一日本官发现你有割地卖主的想法,恐下场比三人更惨。”
言罢离开垂拱殿,赵祯现在不让自己去烦他,而大理寺这两日又无公务,唯一的事情就是先回家。
可没到时间,许壮不在此处等候,又只能步行,权且当作是锻炼。
没想到的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刚来到东华门便看到有五人,官袍有红有绿,正谈论着去哪里寻欢作乐。
言辞之粗鄙跟平日里写下锦绣文章的时候简直是天差地别,杨稹决定悄悄跟着看一下。
到一处路口,其中四人站作一排,对余下一人恭敬有加,齐声道:
“李相公负担今日开销,请受我等一拜。”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哈哈……”
杨稹算是明白冗官最直接的危害就在眼前,而且本朝士大夫的俸禄非常丰厚,一月半数时间在外吃喝都能有不少结余。
再者,暗中收受贿赂者同样不在少数,但只身一人就算看见也没办法成为人证。
杨稹明白赵祯对这些事都了然于心,奈何光靠一张嘴根本无法干预,这个皇帝做得也是卑微。
暗自在心中将这处地点记下,待日后找到机会再来此处将他们抓个现形。
等回到家中,天色渐亮,为不打扰到赵宁休息,他来到后院,许壮几人正在忙碌着烧水等杂事。
把许壮叫到一旁,准备再给他安排些事宜。
“官人有何吩咐?”
“郑解描述之人你也在场,这两日就在逸楼给盯着,发现那个西夏人直接绑起来。”
这个人现在没有利用价值,不如先扣押起来,西夏人要是打过来,就用来谈谈条件,作缓兵之计。
“官人以为关押在何处为好?”
“我去借些钱财,以你之名购置一处屋舍,稍加改造用作以后的处理事情的地方。”
府中不太安全,毕竟那三个婢女都是赵祯的耳目,这种事得悄悄做。
对许壮再次叮嘱道:
“绑架之后,先行搜出他身上的印信,钱财这些可以留下,用以充做行动经费。到时多带一人,别失手。”
交代完任务后,他来到院中。
那个西夏商人肯定会听说三人已死的事情,有可能会直接回去,若朝中还有与他私通的人,或许会换地方接头。
思来想去,还是想抓到人最重要,审讯一番也许什么都会知道。
现在得筹些钱财,头一次为钱犯难,又不能找赵祯报销。
回到主屋,即使手脚很轻,还是将赵宁惊醒过来,她以为是家中遭贼,从床上一跃而下,看清后发现是杨稹,便问道:
“夫君回来作甚?”
要钱的话,眼前就是个大财主。
杨稹扶着她坐到床边,态度诚恳地说道:
“想找夫人借些钱财,不知可行否?”
“数目几何?”
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放在赵宁眼前,她有些疑惑地问道:
“十两?”
杨稹摇头,表示不是。
“一百两?”
“夫君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平日里吃食什么的都是以节俭为主,但现在却开口要如此数目的钱财,赵宁此刻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
杨稹如实回答:
“想添置一套屋子,在城郊。”
赵宁觉得情况不对,忙追问着:
“是做什么用?”
今天的杨稹实在是有些古怪,在她看来,只有一种可能——想续妾。
虽说三妻四妾是很常见的,但碍于她是皇室宗亲的身份,杨稹不敢明着来。
赵宁不想被分走独属于她的那份宠爱,若是说不清这笔钱财的用处,自然是不会给的。
杨稹怎么会看不出她心中的疑虑,语气更加真诚:
“夫人多虑,我买来自有大用,绝非是在外有人。”
赵宁冷笑一声,一副看穿所有的模样,调侃道:
“夫君这是不打自招,我都还没说什么,你自己却讲了出来。”
“我是给许壮几人添置一套屋舍,他们三人不会一直留在府中,以后何去何从?”
真实目的肯定不能讲,只得先往其他几人身上引。
杨稹牵起赵宁的手放到自己胸膛上,“我相信夫人也不会看着此种事情发生。”
“真的?”
赵宁将信将疑,他的样子实在难以让人拒绝。
“答应也行,不过夫君以后要带我去看看。”
闻言有戏,杨稹欢笑道:
“定当如此,谢过夫人。”
赵宁站起身来到存放金银首饰的箱子前,打开后里面有好几个匣子,不忍嗔笑道:
“夫君也是傻,你自己拿走我也不会发现。”
她从来不记这些数目,需要用时都是小莲自取。
嘴上是这样说,但她清楚偷偷拿走的话就不是杨稹了,于是多给了些。
拿到钱财,杨稹要亲自去挑选一番,以及如何改造都要实地看看,至少得有密室能藏得住人。
开封府治安很好,要是被周围人发现异常,报官的话会带来麻烦。
经过半个时辰的颠簸,两人来到城西郊外,打听后得知这边有几家想要卖房的。
杨稹把钱交给许壮,由他去谈,毕竟许壮看起来又黑又壮,自己过去谈恐怕会被宰。
远远看着许壮和人比划着手势,谈的时间稍微长些,手中银两多索性就把周围几间全部买下。
……
御书房。
与此同时,赵祯正斜靠在椅子上休息,反复思考着杨稹当初提的建议。
在他看来,杨稹的手段确实有些偏激,但有这样一人震慑群臣也好。
回看从亲政开始的二十四年间,下面让他看到的尽是些欣欣向荣的景象,何尝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水分。
从里面挑选出一些人到下面去实地考察三到五个月,至少能发现些症结所在。
要解决目前的局面,一刀切下去必定会让满朝士大夫炸锅,甚至有可能会引发祸乱。
从一个点入手,慢慢整治才是万全之策。
看着手中的名册,他先将苏轼、苏辙几人的名字写上。
就在此时,文彦博来了。
早朝结束不久,便有不少人上书到政事堂,整理过后,选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送到赵祯手中。
赵祯看着都是要求罢黜杨稹的折子,恰恰说明已经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文相以为杨稹此人如何?”
文彦博早知赵祯会问及这个问题,脱口而出:
“回官家,杨寺正行事偏激,现已惹得众怒,为确保不生乱子,当以群臣所言为准。”
确实如此,朝中仅有几人未曾表态。
其中一个是欧阳修,他不想插手这件事,任由他们之间相互争斗。
赵祯直接摆手道:
“朕与你看法相反,他似一味良药,可以治顽疾。”
朝中就是因为这种人太少,民生凋敝而庙堂不知。
如果只是因为害怕生乱而将杨稹罢黜,恐以后将不会再有敢于直言江山弊病的人出现。
“臣仍以为杨稹不得留在朝堂,官家若真想看看他有多少才干,就应当让他从下面做起。”
“只有经过这种考验,他的话才会有分量。”
听着文彦博一席话,赵祯眉头微皱,看似是在为杨稹说话,归根结底就是想将他赶出去。
一旦去到地方,到处都是朝中这些人的党羽,想有作为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朕自有决断,文相回去告诉诸位爱卿此事不予通过,以后朝会也不可再议。”
文彦博只得作罢,收起东西径直离开御书房。
赵祯站起身来到门外,看着已经生出嫩芽的树木,不禁有些伤感,究其原因是不知还能看见几次。
除此之外,他更为忧心的是用杨稹到底是对还是错。
这时,曹公公来到他身后。
“启禀官家,主考官欧阳修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