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朕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他没想到,朱允熥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提起他的儿子蓝春,而且还是如此高的评价。
他连忙跪下,激动地叩首谢恩:“臣,谢陛下隆恩!犬子顽劣,不堪大用,陛下谬赞了!”
蓝玉脸上的喜色,如春风拂过冰冻的湖面,一层层地化开,却又努力维持着身为臣子的矜持,克制着即将上扬的嘴角。
他搓了搓手,嘴里说着“犬子顽劣”,却掩不住眉梢眼角的得意,心中对朱允熥的感激更是如潮水般涌动。
这哪里是训斥,分明是赏赐,是天大的恩情。
朱允熥洞悉一切,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蓝将军不必过谦。”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原本温和的声音陡然变得威严,如同惊雷炸响。
“今于内朝,设东厂,督查天下,擢凉国公蓝玉之子蓝春为东厂提督。”
奉天殿上,一片死寂。
“东厂?”
有人喃喃自语,声音颤抖,似乎这两个字重若千钧。
“提督?”
又有人失声惊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坠冰窟。
这两个词,如同两枚炮弹,在奉天殿上轰然炸响,掀起滔天巨浪。
李善长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容,瞬间龟裂,他死死地盯着朱允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这哪里是什么任人唯贤,分明是帝王心术,是步步为营的杀招。
朱允熥先是同意胡惟庸举荐涂节,给了中书省一颗甜枣,稳住文官集团;而后又设立东厂,提拔蓝玉,给了武将集团一颗蜜桃。
这是要平衡朝中势力,巩固自己的皇权,好一招借力打力,以夷制夷。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惊涛骇浪,袖中的双手却紧紧攥成拳头,指节泛白。
这年轻的皇帝,比他想象的要精明得多,也狠得多。
他甚至开始怀疑,之前胡惟庸举荐涂节一事,是否也在朱允熥的算计之中。
李善长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蜘蛛网缠住的猎物,越是挣扎,便陷得越深。
而织网的蜘蛛,正是眼前这个看似温和无害的年轻皇帝。
就在此时,蓝玉突然向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臣代犬子领旨谢恩。”
这四个字,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碎了李善长最后的希望。
他原本以为,朱允熥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容易被他们这些老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现在看来,他却是深谋远虑,步步为营,每一步棋都经过精心算计,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他们的权力,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步棋,走得实在是高明,也实在是狠辣。
设立东厂,表面上是为了加强皇权,实际上却是为了制衡锦衣卫,而蓝春,正是他手中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可以直接插入锦衣卫的心脏。
更妙的是...此举更是笼络了淮西武将!
有了东厂和蓝春,朱允熥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朝中局势,不再受制于任何一方势力,包括他李善长,以及整个中书省。
而他李善长,以及整个中书省,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甚至有可能被彻底架空。
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感到一阵后怕,他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朱允熥,也低估了这个年轻皇帝的野心和手段。
胡惟庸如梦初醒,脸上原本得意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惨白。
他终于明白,自己被朱允熥耍了。
那句“贤臣”,不过是朱允熥的讽刺,而他,却像个跳梁小丑般,沾沾自喜,自以为得计。
他心中懊悔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大殿之上,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文武百官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都感受到了朱允熥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凛冽的帝王之气,以及隐藏在那温和笑容之下的锋芒。
朱允熥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李善长身上:“李相,朕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怒火强行压下,挤出一抹僵硬的笑容,躬身说道:“陛下圣明,臣自然满意。”
此刻无论他说什么,都无法改变朱允熥的决定。
与其反抗,不如顺从,静观其变,再徐徐图之。
朱允熥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道:“众卿家,可还有其他要事启奏?”
奉天殿上,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既无要事,那就退朝吧。”朱允熥站起身,龙袍上的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衬得他威严无比。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缓缓走出了奉天殿,步伐稳健,不怒自威。
他身后,是鸦雀无声的文武百官,以及暗流涌动的朝堂。
坤宁宫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听着毛骧的汇报,脸色阴晴不定,手中把玩着一串沉香佛珠,骨节分明的手指不断摩挲着,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小子,居然设立东厂,还让蓝玉的儿子做了提督?”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发出一声巨响,惊得毛骧浑身一颤,“他这是要干什么?是要跟咱对着干吗?!”
毛骧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陛下此刻正在气头上,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引火烧身。
他连忙解释道:“陛下息怒,殿下此举,或许是为了制衡锦衣卫,加强皇权,并非有意针对皇上。”
“制衡锦衣卫?”朱元璋冷笑一声,“锦衣卫是咱一手创建的,忠心耿耿,何须制衡?他这是在防着咱,防着咱留下来的这些老臣!”
他越说越激动,猛地站起身,来回踱步,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这小子,翅膀硬了,就开始不听咱的话了!他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皇爷爷?!”
毛骧的头埋得更低了,冷汗顺着额头流了下来,他不敢说话,只能默默地承受着朱元璋的怒火。
皇上虽然生气,但并非真的对三皇子殿下不满,只是担心他年轻气盛,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坏了大事。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他重新坐回龙椅上,语气也缓和了许多:“继续盯着他们,有任何动静,立刻来报!”
“是,陛下!”毛骧连忙应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