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孙策操笔,进军牛渚
“好,那么好!想不到侄儿竟有如此大志!”
吴景再饮一杯,满面朝红,郁郁之至:“吾虽受袁术之命,可援助寥寥,遭刘繇以兵胁迫之,吾居二者间,左右为难,进退不得。”
“贤侄若能败刘繇,夺曲阿,吾愿为贤侄驱驰。”
最后吴景目光灼灼的盯着孙策,眼里含着一丝期盼。
孙策见状,立即起身行了一礼,郑重其事的说道:
“舅父且安坐,半年之内,必败刘繇。”
其他将领皆哈哈大笑,纷纷拍拍胸脯,“中郎将(吴景在袁术手下的官职)放心,我等必败那刘繇!”
宴席过了许久,酒意阑珊,众人或倚或躺,脸颊通红。
桌上杯盘狼藉,烛火摇曳将尽。
此时,吴景摇摇晃晃起身,挥手道:“今日之饮,尽兴矣,来人,扶各位将军歇息。”
言罢,众人相互搀扶,带着醉意,缓缓散去,唯留月色依旧照这残席。
[叮,获得积分20,修为20]
孙策睡眼惺忪,被系统这冷漠的机械电子音给吵醒。
定睛一看,顿时吓一大跳。
要知道,他之前每天只能得个三、四个积分这样子。
莫非是因为我们驻军历阳?
孙策急忙叫来周瑜,细细询问。
“咦,奇怪,我的系统给的积分还是和之前一样。”
周瑜挠挠头,百思不得其解。
周瑜的身体愈发结实,孔武有力。
孙策不禁感到疑惑:“我怎么感觉你身体越来越强壮?这才几天?”
周瑜秀了秀自己的肱二头肌,洋洋得意:“那是自然,虽然我获得的积分不高,但是我每天获得的修为差不多有十几点了。”
孙策在屋内踱步,不断回忆这几天发生的各种事情,顿时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出来。
“军事为武,这几日兵马奔波,你虽然没有做什么,但整日骑马,或许这就是你修为获得较多的原因。”
周瑜点点头,表示认同:“我的系统是武就系统,你这推测,有点道理。”
孙策即刻出门,差人找来纸砚笔墨,在桌上铺开,全神贯注的写起来。
周瑜见状,独自退出去,这种东西他可提不起丝毫兴趣。
许久,孙策这才停笔,满意的打量着自己的作品。
“主公,请速去帐中议事。”
正当此刻,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来者正是黄盖黄公覆。
“黄伯请进,私下叫我伯符便是。”
黄盖入门,便看见桌上的字,不由得探头看去。
“主公雅兴,没想到在书画方面主公也有所造诣......嗯......哈哈哈,这字豪迈奔放,有战场厮杀之型......敢问主公这二字为何字?”
黄盖面露尴尬,看着面前一塌糊涂、毫无章法的字,憋半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厚着脸皮硬夸道。
“哦,此二字为‘牛B’(汉字怕过不了审),多表钦佩之意。”
“原来如此,那主公书法牛B!”
黄盖恍然大悟,立刻瓮声瓮气的说道。
孙策嘴角微微抽搐,简单收拾一下,走出房门。
“额,先去议事吧。”
“是。”
待孙策到来,屋里已然挤满人。
放眼望去,周瑜、祖茂、韩当、程普位列其中,孙策来到地图前,与众将商讨。
韩当手指地图,向诸位将军详细介绍着刘繇的兵力部署:
“刘繇占据曲阿,手下樊能、于麋、张英等驻扎在横江、当利、牛渚等地。彭城国相薛礼、下邳国相笮融已从刘繇,不得不防,避免打草惊蛇。”
众将便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
“牛渚乃刘繇屯粮之地,如能攻克,粮草武备无忧矣。”
“公所言极是,牛渚胜后,我等可乘胜追击,剑指秣陵城。”
“说的轻巧,那牛渚位居江边,凭天险可拒强敌,如何破之?”
几位将军驰骋沙场,冲锋陷阵自是不在话下,可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难免有些捉风见肘。
可偏偏现在团队里的智囊周瑜,空有武力,出谋划策之事完全无能为力。
孙策静静地坐在营帐之中,双唇紧闭,一言不发,眉头紧锁。
他渐渐忽略了四周吵杂的声音,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
在他的脑海里,那几个城池的位置不断地浮现又隐去。每一条通往城池的道路、每一处地形的起伏、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关卡,都在他的思绪中交织盘旋。
这些信息就像无数根杂乱的丝线,他试图从中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可它们却不断地纠缠在一起,刚有了一点头绪,又被新的线索打乱。
正面强攻的利弊、迂回包抄的可能、诱敌深入的风险。
这些思路相互碰撞、交织。让孙策的额头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不知过了多久,孙策那紧闭的双眼突然睁开,眼眸发亮,豁然开朗。
孙策的目光如电,直直地射向地图,手指迅速而坚定地指向地图上的一处,“这里!”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孙策继续说道:
“调兵于正面诱敌,我等于军中挑选良卒一千,用芦苇做筏,渡江夜袭,攻敌不备,诸位以为如何?”
祖茂黄盖几人商讨一番,补充说道:“主公此计可行,不过应在牛渚南、北方向各伏兵一千,既可相互照应,也可防范援兵。”
“各位将军所言极是。”
将进攻策略敲定后,各将又慢慢补充完善许多细节。
着韩当、祖茂各领一千人马埋伏南、北。
着黄盖、程普带一千精兵,渡江夜袭。(原著是孙策带兵夜袭。)
吴景负责粮草调动,镇守历阳。
而周瑜、孙策领三千人马,于牛渚前佯攻诱敌。
响午时分,孙策带兵离开了历阳,进军牛渚。
“樊能、于麋和张英三人驻营之地相隔不远,若不能以迅速拿下牛渚,横江津和当利口必派兵来援,此战便仰仗二位了。”
“主公放心,此等碌碌无名之辈,我等丝毫不放在眼底,主公只管等喜讯便是。”
行至路口,孙策和几人别过,嘱托一番后,各司其职,兵分四路,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