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惊呆的乔峰
“这个……”乔峰一时间想不到应该付出什么代价,自己虽然是丐帮的帮主,但是自己从不中饱私囊,所以虽然自己不缺钱花,但是和黄金百斤实在差距还是太大,自己的拿手顶级武功都是从少林或者丐帮传下来的,也不能随便外传,更没有什么如花似玉的丫鬟服侍。
“这样吧,就算你乔峰欠我一个大人情。到时候我想到了要什么再找你。”黄健先下个钩子,就等乔峰自己咬了。
“好,今后黄先生若有所差遣,只要不违反民族大义和江湖道义,乔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乔峰终于还是上钩了。
“这个事情就说来话长了,你慢慢听我说。”黄健一边慢慢喝酒,一边从当年的雁门关大战说起,到康敏因为乔峰的无视故意要陷害乔峰,在马副帮主不愿意听康敏的教唆后,被康敏勾引白世镜等人杀害栽赃,然后准备在杏子林中用乔峰的身世陷害他。乔峰听后都惊呆了,想不到世上竟然有如此歹毒的妇人,竟然只是因为自己尊敬马副帮主,所以对康敏一直目不斜视,就心生不满,竟然要谋杀亲夫来陷害自己!乔峰听到这里都忍不住紧握双拳,不过他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太过离奇,也不能只听黄健的一面之词。而且他对自己是契丹人的事实也深感怀疑。他只知道自己从小是在少林寺山下的一户农户家长大的,怎么会是契丹人?
“你胸口是不是有一个狼头的刺青?这是契丹贵族的象征。而且当年你的娘是汉人,所以你父亲是为了带你娘回中原省亲,想不到被截杀。那个带头大哥看到襁褓中的你,觉得不应该对一个婴儿下手,所以把你送给你养父母寄养,后来他发觉自己是被人蛊惑而误杀,才让少林寺的玄苦大师收你为徒。所以你想想,为什么你父母根骨资质平平,却能有你这么一个根骨奇佳的儿子呢?你现在不相信也没有关系,但是我告诉你一件事,如果不想你的养父母和玄苦大师出意外,立刻安排人将他们接去少林寺,玄苦大师也不要出少林寺,否则会被人暗杀,而凶手就是你的亲生父亲。”听到黄健这样说,乔峰立刻记在了心上,毕竟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按照先生所说,我的亲生父亲还活着,他为什么不和我相认?”
“他当年侥幸活了下来,就潜伏在少林寺内,一边还偷偷查找当年的凶手。说来好笑,那个蛊惑带头大哥伏杀你们一家的罪魁祸首假死脱身,也潜伏在少林寺,这几十年下来,他和你父亲竟然没有见过面,两个人经常偷偷潜入少林寺藏经阁偷学少林武功,却不知道一直被一个老和尚在一旁监视。”
“那个蛊惑带头大哥之人为什么要杀害我亲生父母?”
“因为你父亲是契丹贵族,他是一个鲜卑人,一直妄想复国,就想通过这个事情掀起两国争端,只有天下大乱他才能火中取栗。”
“鲜卑?难道是慕容……?”乔峰问道。
“是的,就是慕容复的老爹慕容博,当年雁门关之战后没几年他就假死脱身,连他自己的亲儿子都骗过了。现在慕容复也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大梦奔走,可惜就是能力和野心不匹配,心比天高,呵呵……”听到黄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人物、时间、地点都是有据可查,乔峰心里对黄健的说法也相信了七八成。不过慕容家在江南势力一直不小,慕容复既然能够与自己齐名,想来不会如黄先生所言那么不堪。不过如果一切如黄先生所言,那这个慕容博为了自己的野心,就蛊惑别人杀害无辜的人,确实罪无可恕,如果有机会自己就当报了这杀母之仇。
“谢谢先生,今后若有用得着乔某的地方,请务必告知乔某。”
“行,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你离开丐帮再说吧。你不会以为康敏、全冠清、白世镜他们精心设了这个局,还会让你继续当这个帮主?”
“黄先生可有破局之法?”乔峰想了一会,暂时想不出破局的方法,就问黄健。
“没有,现在他们指认你是契丹人的证据链很完整,关键还是事实。而你却没有他们杀死马大元的证据。我建议你还是顺水推舟,先离开丐帮,从敌暗我明逆转成敌明我暗,你才有机会找到证据查明真相。”
“先生所言极是。”乔峰想了想,如果一切都如黄健所说,确实现在自己没有证据,就算真的是康敏和白世镜他们下手杀害了马大元,自己现在也无法指认他们就是幕后的凶手。只有离开他们的视线才能暗中查找证据。
最终,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乔峰一时间知道了太多的事情,心里有点乱。虽然他做丐帮帮主八年来,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不至于了解到这些情报就自乱阵脚不知所措,但是要想破局也是不容易。
三人走出松鹤楼,大路上两个衣衫破烂、乞儿模样的汉子疾奔而来。那两人施展轻功,晃眼间便奔到跟前,一齐躬身,一人说道:“启禀帮主,有个点子闯入‘大义分舵’,身手甚是了得,蒋舵主见他们似乎来意不善,生怕抵挡不住,命属下请‘大仁分舵’遣人应援。”
乔峰点了点头,问道:“点子是些什么人?”一名汉子道:“个是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十分横蛮无礼。”乔峰哼了一声,道:“蒋舵主忒也把细了,对方不过单身一人,难道便对付不了?”那汉子道:“启禀帮主,那汉子武功自是不弱,蒋舵主怕他暴起伤人,伤了分舵的兄弟。”乔峰笑了笑,道:“好罢,我去瞧瞧。”那两名汉子脸露喜色,齐声应道:“是!”垂手闪到乔峰身后。
乔峰想到待会要去的地方就是杏子林,立马停住,对段誉和黄健拱手说道:“两位,在下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