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成国公的恐慌
朱孝忠懒得跟他解释,只是死死盯着他,一字一句道:
“你在锦衣卫暗收别人钱财,让他们入锦衣卫当差一事我不管,京营那些人平日里跟你结交,每月给你上万两银子的的例钱我也不管。
但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听我的,千万不要参合进去。陛下这么做,绝对有他的考虑,如果你们联名上书,定会适得其反!”
见自己大哥将他揭穿,朱希孝也是一脸茫然,毕竟这种事情在勋贵中最常见不过了,他拿一点不过分。
唯恐看到自己的哥哥,这般惧怕,他便说不出来的不爽,忍不住道:
“大哥,你怕啥。陛下现在才十岁而已,本就什么都不懂的年纪。现在只不过是被高拱蛊惑罢了。只要我等联名上书,陛下怎能不慌,到时候定收回成命,根本不需要担心。”
“闭嘴!闭嘴!”看到自己这个弟弟如此冥顽不灵,他顿时着急不已。
朱希孝是没见过皇帝,可他见过啊。
从皇帝诞生,再到被册封为太子,再到登基,他可接触过好几次。
他心里面清楚的很。
别看皇帝年幼,看却聪慧过人,四五岁时候的看法与话语就跟常人没有两样。
如此才会遭到世宗、穆宗皇帝那般喜爱,也让那个朱希忠印象深刻。
可奈何皇帝早早就前往广寒殿闭关,从此鲜有人知道、甚至忘却了皇帝的种种神异。
而现在自己的弟弟居然觉得皇帝年幼,所以好欺负,真的让他感到有些可笑。
“你不要再说了,陛下不是你们可揣测的,切莫不要将其当成小孩看待,否则会吃大亏的。这几日你就不要再出去了,咳咳,来人!”
“咯吱~”一声,书房门悄然打开,一名身着灰衣的老仆走了进来。
“带二爷下去休息,这几日不要让他出府,任何人来找他一律说不在!”
“小的明白!”
那名老仆走到朱希孝面前,躬身到:“二爷~”
如此的翻转一时让朱希孝难以反应过来,怎么他大哥居然是这种反应,刚想解释,却被朱希忠打断:“你休要多言!下去好好思量去!”
“你!”朱希孝心中无奈,可却拗不过他大哥,当即冷哼一声便往房门外而去。
“咳咳~你也下去吧,让我静一静!”
朱希忠见状也摆手,让老仆下去,如释重负般坐回太师椅之上,长舒一口气。
这段时间所发生之事,让他倍感心力交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先是皇帝不理朝政,醉心求道,他原本想要好生劝谏一番,唯恐辜负先皇的重用。
可没想到上月皇帝生母仁圣皇太后突然召见他。
原本他并不在意,可召见后,太后所说的话,吓得他亡魂大冒。
李太后居然向他暗示说,皇帝性情太过于顽劣,不是仁君之选,所以想要废掉皇帝,拥护璐王朱翊繆继位。
如此话语,让他神情恍惚,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这天底下,哪里有亲生母亲废自己儿子的。
更别说,大明朝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哪怕景泰皇帝登基,也是英宗北狩不还后,才勉强登基成功的。
因此他笃定太后说的是胡话。
根本不敢应承此事,并极力建言太后不要做傻事。
随后便一直称病在家,不敢出去,唯恐太后再找他商议此事。
这种事情,且不说做了,就连听到就是罪过!
可没想到自己努力躲这滔天大祸,自己的弟弟反而往枪口上撞,怎能让他不气!
并且整顿京营一事,他越想越不对劲。
怎么皇帝一闭关出来,就弄出整顿京营一事。
并且朱希孝虽说打着自己的名义,接受一些京营将官的孝敬,可实际上并不参与京营事物。
为什么皇帝毫无缘由地就罢了他的职位?
这说不通啊!
想到这里,朱孝忠不由地咽了一口唾沫,一种不好的预感浮现在他的心头。
难道皇帝知道了?
要不要将此事禀报给皇帝?
念头一起,他便摇头,努力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帝刚刚出关,怎么可能就知道此事呢。
再说了,他又没有行谋逆之事,只要不参合这种事情,定是没事。
朱希忠虽然心中有担忧皇帝知晓此事,但还是决定暂且不说。
事到如今,他感觉朝局越发混乱了,而他自己也越发看不懂了,现在最好便是明哲保身,不参与其中就行了。
“咚咚咚~”就在此刻,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敲门声从书房外传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朱希忠脸色一正,当即喝道:“进来!”
“咯吱”一声,房门打开,就见刚才老仆慌慌张张走了进来。
“什么事情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是二爷,二爷刚才不顾我们阻拦,出府去了!”
-----------------
接下来一连数天,关于皇帝推行新政、革除时弊之事进一步在京城传了开来。
这其中关于整顿内廷贪墨、裁撤锦衣卫义子、闲杂旗官、召命宣大总督王崇古整理京营戎政,裁汰老弱的消息更是甚嚣尘上。
一时间有关宦官、勋贵、京营卫所将官等等人人自危,唯恐被波及。
更是有许多勋贵官员准备暗中串联起来图谋自救。
他们或准备弹劾高拱,或者前往国公府、武清侯府,想要寻求三位国公、与太后父亲的帮助,以图求得一条生路。
更有些人则暗中做好准备,准备到时候让王崇古好看,定不能让他得逞。如此纷纷扰扰,也算精彩。
不过有人忧愁有人欢喜。
面对皇帝的诏命,京城文官则是弹冠相庆。
在户部先发两个月俸禄以解燃眉之急后,出了葛守礼等都察院、六科言官外,大部分朝官对内阁的怨言顿时少了许多。
随后宫中更是降下圣旨,陛下欲广开言路,允许京城六品以上京官上书建言,针砭时弊。
诏书既下,在京文官无不欣喜,毕竟这可是直达圣听的好机会,于是纷纷上书言事。
而高拱与张居正二人也没有闲着,经过几日商议之后,他们二人也终于起草好了题本,递交到了朱翊钧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