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京都风云2
那位俊美的年轻人忽然傻笑起来,声音含混不清,像是大舌头般说道:“二哥...和大哥说啥...都是对的,阿惠是最乖的,最听父皇和皇兄们的话了。”
李盛听到这近乎痴呆的声音,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嫌弃,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文在兴倒是饶有兴致地看向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阿惠真乖,父皇最喜欢阿惠了。”李文德笑着说道,脸上满是慈爱。
李盛心中虽然厌恶,但表面上依旧保持着温和的微笑。
“那是,二哥也最喜欢阿惠了。”
眼前这位俊美的年轻人名叫李惠,是李文德的第三子。
李惠早年聪慧异常,深得李文德的宠爱。
李文德曾多次在朝堂上夸赞李惠,甚至因为他的聪明才智迟迟未立太子。
那时,李惠不仅在诗书礼仪上有着过人的天赋,甚至在修行方面也颇有造诣,不少大臣都认为他将来会是大齐的栋梁之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在李惠十岁那年,一次意外中,他在御花园的池塘边玩耍时,不慎落水。
虽然被及时救上岸,但当晚他便生了一场大病。
病愈之后,李惠的聪慧不再,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许多事情都无法再记住。
这些年来,李文德为了治好李惠,寻遍天下名医,试了各种名药,甚至请来了国师施展秘法,但依然无法使李惠恢复如初。
尽管如此,李文德仍然没有放弃对李惠的疼爱,甚至在某些方面对他更加宠溺。
时间飞逝,李文德眼看着大皇子李正已然十八岁,才万般无奈之下立了李正为太子。
然而,即便如此,李文德对李惠的关爱依旧未减半分,每日都会抽时间陪伴这个曾经聪慧过人的儿子。
文在兴并非欣赏李惠。
对于朝廷中的许多人来说,一个聪慧且备受宠爱的皇子,往往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威胁。
而现在的李惠,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一种无害的存在。
最好他永远都是这样。
李盛的处境简单得多,一般家族的老二,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
对于这位即便已经痴傻的三弟,他的心里只有满满的嫉妒。
李文德脸上带着温暖的微笑,目光投向李盛,“盛儿,最近军部的事务处理得如何?”
李盛肃然回答:“父皇放心,军部一切安好,边防稳固,士气高昂。”
“文老,前几日南边的水灾,你们辛苦了。”
文在兴微微驼着背,低声说道:“为陛下分忧,是我等应尽之责,谈不上辛苦。”
此时,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与站姿挺拔的李盛形成鲜明对比,像是一棵随时可能折断的枯木。
李文德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你们都做得很好,不过今日有件事需要你们去办。金吾卫的卓云峰传来消息,说他今日将要进京都。陵州城的事虽然未能抓回人犯,但已经手刃了对方,也算尽职尽责。”
李盛听后,心中微微一动。
卓云峰乃是金吾卫中的精英,历来深得李文德的信任。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父皇特意将自己和文老给叫来。
李文德接着说道:“卓云峰这次带回来了一位少年,他希望这少年能加入金吾卫。你们两位都是朕的重臣,去看看那位如何?你们对他的印象如何,觉得不错,你们商量一下,将他带回你们谁家府上,过段日子,朕再做安排。”
文在兴刚欲开口,但瞥见旁边的李盛,便立刻闭上了嘴巴。
李盛心中疑惑,不禁问道:“父皇,虽说金吾卫是天子近卫,听从天子直接调遣,作为统帅,需要了解金吾卫的出身,本无可厚非。可区区一个少年,让我与文老去看,是不是过于小题大做了?还要住自己府上?”
话音刚落,整个池塘边顿时安静下来。
就在此时,李惠蹲下身子,摘下一朵地上的花,痴痴地看着,然后一把揉碎,“好看……不中用……”
李文德转过头,温柔地摸了摸李惠的头,说道:“说得真好。”
李盛一愣,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言,心中暗自懊恼,怎么能质疑陛下的决定呢?
文在兴呵呵一笑,立刻低头施礼道:“老臣遵命。”
李盛的脸色微红,瞥了一眼文在兴,也跟着施礼道:“儿臣遵命。”
李文德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柔和地说道:“好了,下去吧!今日就这件事儿,朕要和阿惠好好钓鱼了。”
“是。”李盛和文在兴齐声应道,随后恭敬地退了下去。
御花园的青石板上,李盛与文在兴并肩而行。
李盛心中仍有余悸,回想起刚才的情景,禁不住问道:“文老,方才为何不提醒我一声?”
文在兴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道:“殿下在未入御花园时,我已对您有所提点。如今,小老儿再问您一次,这御花园还是您家的么?”
李盛脸色顿时一沉,不再言语,步伐也慢了下来,渐渐落在了文在兴的身后。
“殿下,小老儿虽不及你们年轻人英俊洒脱,但有一句话还请您铭记。算作今日您以晚辈之礼待我的回报。真正看不起你的人,是不会批评你的,甚至不会多言一句。他只会冷眼旁观,看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您要克服的是虚荣心和炫耀欲,切忌在正事上妄自出风头。”
“太子……”
听到“太子”二字,李盛与文在兴同时驻足。
“还记得当年您掌控军部大权时,陛下对您说过的话吗?”
李盛抬起头来,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
“太子多疾,汝当勉之。”
一个病,一个傻,大齐的未来,唯有我李盛!
“多谢文老教诲,本王定当铭记于心。”
文在兴呵呵一笑,原本微微驼着的背竟然挺直了不少。
而一旁的李盛,身姿虽本来挺拔,此刻却微微弯下了腰。
进园时,李盛意气风发地走在前面,文在兴低调从容地跟在后面,而现在却是文在前,武在后。
两人之间的距离虽不大,结果却截然不同。
这一次,终归是年轻人败了。
御花园的池塘边,微风轻拂,水波荡漾。
三皇子李惠的神情悄然发生变化,眼神逐渐变得澄澈明亮。
他那曾经痴傻的面庞,如今竟流露出一丝冷静与沉稳。
李文德将鱼竿轻轻甩起,却发现并没有鱼上钩,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将鱼竿递给李惠,“你来试试。”
“是。”李惠声音低沉而有力,清晰得让人耳目一新,完全没有了先前那种含糊不清的感觉。
他接过鱼竿,双手灵巧地将蚯蚓挂上鱼钩,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鱼钩甩入池塘,动作娴熟得仿佛做过千百次。
李文德目光柔和地注视着李惠,伸了个懒腰,淡淡道,“你对你二哥怎么看?”
李惠微微一笑,目光仍旧盯着水面,“二哥雄壮如狮,威武不凡,军中的将士对他敬佩有加。”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讥讽,“不过,二哥自大鲁莽,缺少耐心,遇事常常急躁,未必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断。”
李文德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那文在兴呢?”
“文在兴老而弥坚,狡猾如狐。他深谙权术,行事谨慎,谁都不敢小觑。他的心思深沉,父皇百年之后,他肯定还是活得好好的。”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李文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眼中露出一丝赞许,“阿惠,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这一次你去北边遇险失踪,害我伤心了好一阵,想不到突然回来后,你就恢复如常,也不知是不是天上的神仙眷顾,将朕最喜爱的儿子还了回来。”李文德感叹道。
李惠急忙说道,“哪里有什么神仙眷顾,多亏父皇日夜为我在转轮山日夜诵经祈福,孩儿这才能安然无恙地回来,说不准还是国师帮的忙呢……”
提起国师,李文德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国师!哼!”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明明就是我李家皇室的守护神,朕的儿子心智受损也不愿意救治。为此,我早已与那转轮山的少年多年不曾相见。”
李惠见状,微微皱眉,轻声说道,“父皇,国师毕竟是我朝的重臣,若因私人恩怨有所疏远,恐怕不利于国政。”
李文德长叹一声,眼神复杂地看向远方,“阿惠,你不懂。国师虽说是我朝的重臣,但他行事神秘莫测,未必真心为我李家着想。你失踪那段时间,我多次请求他施法相助,可他总是推脱,实在让人寒心。”
“惠儿,齐国到底谁说了算?”
李文德突然问道。
背对着李文德钓鱼的李惠,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一丝黑色的黏液在他眼白里打转,随后又悄无声息地回归到眼睛深处。
他放下鱼竿,转身道,“当然是父皇说了算。”
“我李家先祖当年收留他,本就是想学他的长生之术,过了三朝,他都不愿意教,那留他何用?!惠儿!”
“孩儿在。”
“按你当日回来对我说的话,放手去做吧!”
“是!既然国师大人如此在意那位少年,那孩儿就从那位少年身上下手吧!”
“嗯..可以..”
李惠低下头来,嘴角止不住抽搐,低声说了一句李文德听不到的话。
“鱼……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