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提到“童话”二字,人们心中首先想到的,大约会是几百年前的几个外国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似乎是没有童话的。
当然也有一些专门写给儿童的书籍,但大多是启蒙用书,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让孩童识文断字,谈不上有多少趣味性。专门给孩子看的故事书,几乎一本也找不出。一直到了五四运动后,在鲁迅、叶圣陶等学者的引领下,才开始出现专门的儿童文学作品。
但中华经典中,其实从来不乏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精彩片段。《庄子》《山海经》《列子》中的瑰丽想象,《韩非子》《战国策》中的巧辩与哲思,无不令人拍案称奇。更遑论唐宋以来,笔记小说盛行,涌现出了无数充满童趣与幻想的故事。
唯一的遗憾,便是鲜有人将这些故事挑选出来,编纂汇集成专门的儿童读物。
这本书要做的,正是这样一份工作。
我从《庄子》《战国策》《韩非子》等九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选取了28篇适宜孩子阅读的文言文短篇,并用贴近孩子的语言,将它们扩展成一个个小故事。
同时,每一篇故事后,都有故事的文言原文、注释和译文。希望通过阅读经典的故事,孩子们能够亲近传统文化典籍,进而感受文言之美。
这28篇故事中,有神话。那些上古时期令人神往的故事,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这28篇故事中,有寓言。庄子、列子、韩非子……这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擅长用简单而机巧的故事,阐明深刻的哲理。
这28篇故事中,有笔记小说。你会发现,原来唐代就流传着“灰姑娘”的故事了,你还会看到中国古人对月球的先进认识。读这些故事,会让你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年是我从清华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并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第15年。
15年间,我经历了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了短视频的崛起。图书,这个古老的文化载体,或许已不再是当代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流渠道。但无论何时,阅读文字的能力,始终是孩子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石。换言之,阅读能力的强与弱,几乎可以与孩子的学习能力挂钩。
阅读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思维活动。孩子的眼睛摄入了文字,而大脑调动孩子所有的联想、记忆、感知,在孩子脑海中重新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孩子意识的投影,随孩子的心意而变,而孩子,便是自己这想象世界的主宰。
当阅读成为了一个孩子的习惯时,他将很难再被肤浅的快乐所诱惑。
当然,写这本书,我也有一点私心。儿子在今年九月刚刚成为一名小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加,他开始嫌弃图多字少的绘本。小朋友摩拳擦掌,想要探索更广阔的文字世界。外国童话故事,我其实是不大放心让孩子去独立阅读的。因为有着文化的隔阂,在缺乏引导情况下,童话的主旨很容易被误解。再加上我读的是中文系,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很深,自然也期盼着孩子能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
可寻来寻去,市面上竟找不到令我满意的传统文化儿童读物。或许是我太过挑剔吧,我想要一本兼顾教育意义和故事性的、博采诸多经典的,更重要的是,能让小学生完全独立阅读的图书。索性,便自己来写一本更适合中国孩子“阅读胃口”的童话故事集吧。
至于类似“小学生会喜欢传统文化吗?”“小学生能看懂古籍文言文吗?”这样的问题,我并不担心。教书十几年,最大的心得便是:相信孩子,他们总能给我们惊喜。
所以,把这本书交给孩子吧!
2024年9月
姜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