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些形形色色的恐惧症
1 深海恐惧症
“深海恐惧症”是恐惧症家族中的一位成员。简单来说,当一个人看深海照片时,他会想象自己置身其中:茫茫无际,深不见底,对深海空间完全无知,周围包裹着黑暗、孤独与死亡。从自然角度来看,大海令人琢磨不透,如果真把渺小的人类置于其中,无法逃脱。基于这种想法,内心就会产生恐惧感。
深海恐惧症患者内心清楚这不过是没有必要的恐惧感,却不由自主、难以控制。尤其对那些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无边的大海仿佛就是地狱深渊。
徐疆海第一次看到大海时,直接惊呆了:老家的水库在大海面前简直就像小水洼。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条泳裤便冲进去。在浮力较大的海水中游起来更轻松惬意,他不禁心想:“大海虽大,可也容易驾驭。”
他越游越远,躺在海面上看着蓝天,一个浪头突然打了过来。出于本能,他开始剧烈挣扎,很快就被海水呛到了。
他在水中低头,想把呼吸道里的水吐出来,但于事无补。慌忙之中,徐疆海闭住气拼命往回游,游了几十米后,身体渐渐无力下沉,他心中清楚这是大脑缺氧。绝望在那一刻涌上心头,杂念被迅速抽离,肾上腺素急速飙升,脑海里只剩恐怖、绝望。
“要死了吧。”这是他想到的最后一个念头,就在海水即将淹没鼻孔时,突然感觉脚尖碰到了沙子。他猛一下睁开眼,希望回来了!咬咬牙,赶紧踮着脚往更浅处走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千万不要过来大浪。”
徐疆海躺在炽热的沙滩上,浑身疲软,一边流泪,一边庆幸自己190cm的身高,要是再矮几厘米,恐怕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从那以后他便患上了深海恐惧症,每次看动物世界系列中的海洋节目,总会感到莫名的恐惧、烦躁、逃避、心神不安。他会向人诉说自己曾经被水呛着,没有呼吸、没有力量、接近死亡的恐惧感,即使大家都安慰他一切都过去了,他依然走不出来。最后严重到看到微博上的深海照片都会浑身起鸡皮疙瘩、出冷汗。
初学游泳的人都有同样体验,在水中最可怕的感觉就是:脚不着地,鼻不通气,耳朵进水,感觉有人拉你。深海恐惧症的成因与患者的恐怖经历有很大关系,这种恐怖经历一般体现在狭小空间中,因为无法逃离而恐惧。
有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水,但仍患有深海恐惧症。这类人天性胆小,即使没有真正接过触深海,但是肯定看过有关深海的灾难恐怖电影,比如,《大白鲨》《深海浩劫》《水底禁锢》等,受影片影响而形成深海恐惧,拒绝有关深海的电影、图片、视频等。
还有人有过深海经历,他们为了工作或兴趣爱好潜入深海,潜水过程中遇到惊险事件,获救后对深海有心理阴影,产生深海恐惧症。
沉入深海之中,仿佛进入一个幽暗密闭空间,如果一个人本就患有空间幽闭恐惧症,面对深海,可能看一张照片就会想象被困其中,产生恐惧情绪。
深海恐惧症作为一种心理病症,首先,要保持良好心态,确定严重程度,一般来说,深海恐惧症可以通过意志力克服。其次,心中要笃定置身深海的情况完全不会发生,深海恐惧症只是过分焦虑的结果,以此安慰自己。
除了心理上需要调节,生活要注意保持规律。深海恐惧症患者会对咖啡因过度敏感,从而加重症状。因此,饮食中尽量淘汰咖啡因,比如,咖啡、茶、可乐等。
深海恐惧症是没有安全感的心理暗示,人常将它与灾难化结合,衍生出多方面恐惧,只有看开了才能克服。自制自治无效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早求助于心理医生,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从科学角度克服深海恐惧。
2 电梯恐惧症
电梯恐惧症是因为害怕电梯电路故障、电梯坠落、被困电梯等灾难事件,而形成的无端恐惧。如果询问电梯恐惧症患者为何害怕,他们解释道:“电梯真的可能发生故障,存在这个可能性。”正常人面对该说法,有时也会被带进恐惧,因为机械故障是难免的。
有一个情景:电梯马上要关闭了,小明一个箭步蹦到电梯中,所有人只感觉电梯上下弹动了几下,心中同时一惊:可别掉下去啊。乘电梯本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但是很多人却对这件小事抱以恐惧感:“这可是20楼啊,万一电梯掉下去怎么办?”别人每天安全上下,你却天天想“电梯掉下去”。
乘电梯时,如果出现异常声响,类似于汽车抛锚等记忆就会出现在脑海中,此时下意识就认为电梯存在故障,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产生恐惧情绪。尤其是遭受电梯事件刺激过的人,更容易产生电梯恐惧症。
电梯恐惧症的产生和电梯空间狭小也不无关系。小空间本身就对人心有一种束缚和刺激作用。很多外国电影中,犯人会被警察关押到仅容一人反思的小牢房中,一段时间之后,抗压能力弱的犯人会因精神刺激过度而疯掉。
传统电梯恐惧症仅仅指电梯故障等安全事件对心理的伤害,现在又衍生出另一种电梯恐惧症,它不限于人与电梯之间,而是电梯中的人与人。比如,在电梯里遇到了上司,电梯中只有你们两个人,可是他不久前才批评了你,气氛瞬间尴尬。电梯里遇到上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与领导正常交流,有的人简单打招呼,有的人选择无视,装模作样看手机。
应对这种恐惧,没必要过分关注上司,简单问候或面带微笑即可。人的记忆具有极端性,往往只能记住最好和最坏事件,所以上司根本记不住在电梯里遇见你。所以只需表示基本礼貌即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就足以让上司明白,原来这个员工懂礼数。
电梯之所以成为心理恐惧的特殊场所,看似开关几秒间,上下一分钟,却是人际关系的浓缩。
除此之外,电梯恐惧症还来自陌生人之间的接触,电梯难免发生拥挤情况。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对美国东北部中产阶级成年人进行研究后提出:
相距0.45米以内属于亲密距离,可以仔细看清对方,并感受对方气息,一般是亲密者,如夫妻、情侣、父母和儿童之间的距离;相距0.45米到1.22米属于个人距离,双方有一定亲密关系,但需要保持一定限度,比如,熟人、好朋友;相距1.22米到3.66米属于社会距离,这是正式社交场合距离,用以工作和学习。
电梯内拥挤时,显然不符合个人空间的距离要求。试想进入电梯后,面对乱糟糟的后脑勺,闻着千奇百怪的味道,还可能存在四目相对的情况,小小空间,如坐针毡。如果执着于个人距离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别人先挤进去,我们等下一趟电梯。
针对电梯恐惧症,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简单解释就是逐步加深刺激,降低恐惧敏感度,根据自身对电梯恐惧的程度,设定“阶梯”刺激。比如,今天坐一次电梯,明天两次,而且要不断调整心境。就好像先让你从一米高的台子上跳下,逐渐提高高度,最后自然敢从“东方明珠”楼顶跳伞。
克服电梯恐惧症的前提是客观认知,然后运用科学方法积极纠正,还自己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电梯空间。
3 飞行恐惧症
R&B歌手Mya在fear of fying中唱道:“我患上了飞行恐惧症,我想这是一种与爱情极其相似的症状。”飞行恐惧症与驾车恐惧、空旷恐惧等同属于心理疾病,严重者根本不敢搭乘飞机,甚至想象坐飞机的场景都会害怕,轻者飞行途中则以镇定手段安定自己。
飞行恐惧症无非就是害怕从天上掉下来,天空本就不属于人类,人只是借助工具提升了高度和速度。人之所以对空中失事感到恐惧,“得益于”现在发达的传媒和即时的资讯,使世界上任何大小的空难信息,都能迅速地传播到每一个人的手机中。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的波音777-200飞机与地面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机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机上载有239人,正点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可这趟客机却神秘失联。
2014年3月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失联飞机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15年7月29日,客机失踪了500多个昼夜之后,在印度洋上的法属留尼汪岛首次发现马航MH370客机残骸,之后几年,新的残骸陆陆续续被发现,一切证据都表明,MH370的确坠毁了。直到2019年,马航客机事件依然没有得到有关方面正式澄清。
自从通信能力大幅度提升后,我们时常看到世界各地关于飞机失事新闻,事件共同点是:“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冰冷的八个字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坐飞机似乎成了一种高危交通方式,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开始自危。
患有飞行恐惧症的人不仅仅担心飞机失事,他们还对整个飞行事件恐惧,因为飞机失事并不一定都在天上。从打算乘坐飞机出行,到最后目的地结束,期间所有的不顺心想象都会成为恐惧飞行的原因。
张雅经常乘坐飞机出差去各地洽谈业务,随着近些年来空难事件报道越来越多,张雅发现自己患上了飞行恐惧症。以前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可如今,国内业务她会选择高铁,国外业务不愿意接,让给别人去做。她的想法很简单:一定要保证自己远离空难事件。
她看了心理医生,购买了专业飞行课程,从中了解到飞机依然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相比于几年甚至几十年不遇一次的飞机失事,车祸时时刻刻在发生,每天都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她开始鼓励自己放下思想包袱,相信科学技术,不再沉迷于恐惧想象。
后来,恰逢接到一个国外项目,张雅带着恐惧,再一次登上了飞机。起飞那一刻,张雅吓得心中默念:“千万不要出事。”事实证明确实是她想多了,飞机安全到达,张雅摇头笑道:“真是自己吓自己。”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因此,克服飞行恐惧的关键在于找出害怕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来自多方面,比如,自诩飞行恐惧的人不过是害怕天气、害怕别人诅咒、害怕心中所想等,各种原因归结为飞机从天上掉下的恐怖想象。
不同层次的人对飞行的了解程度不同。比如,文化程度低的人坐飞机表现出喜悦感;知识分子坐飞机反而畏首畏尾;有的人对飞机颠簸恐惧不安;有的人担心恐怖分子劫机;有的人会担心机舱里释放生化病毒等。总之,恐惧的原因多种多样。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都要坚信现实。现实中飞机会不会出事?会!但是可能性极小。飞行过程中遭遇自然条件影响、机身出现不同程度的颠簸与不稳定都是正常表现,我们要做的是系好安全带,相信机长的操作能力。此外,飞机能上天飞行,自然要经过一系列严格检查以保证飞行安全,比如,承受重量、操作系统是否完善等。
恐怖分子劫机、机舱中生化病毒等想法更是不太合情理,和平地区的机场绝不会大意到检查不出武器和病毒,这在飞行安全上属于需要极端注意的点,谁都不敢大意。航空公司作为一个盈利机构,不可能担着乘客人身安全风险去经营,所以不要杞人忧天。
如果实在恐惧,不妨看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以此分散注意力不去假想灾难。克服飞行恐惧症要强调立足于现实,最好阅读相关飞行资料,多了解飞行知识,明白某些丝毫无根据的想法是多么可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恐惧。
4 考试恐惧症
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考试,面对考试心理上存在压力很正常,适度的压力能够促进学习,从而达到好的考试成绩。但不乏有人临考时过度紧张而怯场,久而久之,紧张感诱发考试恐惧症。
患有考试恐惧症的人害怕考试,考前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紧张焦虑、记忆模糊等,不良反应会在考试时进一步增强,常伴随着思维紊乱、精神不集中等症状。其次,心理上的不适应,间接引发生理上的不舒服,比如,莫名头痛、胃痛、恶心、干呕,有的人在考试中还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生理现象。
考试恐惧症发作时,自然不能正常答题,成绩受到影响,然后愈发恐惧考试,形成恶性循环,长期恐惧考试会让人失去学习兴趣。
考试恐惧症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考前恐惧,担心考后成绩、家人关注、老师批评、同学之间比较、自我心理落差等。另一种是考后恐惧,考试中题目的难易、考后与人对答案。
相比较而言,考前恐惧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心理羁绊更深远,它可以直接导致考后恐惧。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考试恐惧症就是考生对考试应激反应程度过激。比如,有的人看到悲惨车祸场景会心神不安,而有的人则无动于衷。
高力被同学们戏称为“千年老二”,因为高考前的多次模拟考试他一直稳居班级第二名,班主任告诉他,只要保持这样的势头,“211”或“985”高校不成问题。
每次考前高力也都会反复思索试题难不难,考不好怎么办,但是他也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也不会导致自己发挥失常。但是,有的同学的这种恐惧感必须等考试成绩出炉,看到好成绩的那一刻才会消失。
考试恐惧症的原因要立足于主观因素。比如,引起恐惧心理的初次事件是什么?针对考试恐惧症,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调整。
1.保持自信心态。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自信,关键时刻的胜负就是打心理战。考试时,多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相信自己能运用所学,超常发挥。制定目标量力而行,不因一时得失而打击自信心。
2.准备充足,不必过于担心结果。立足于现实、准备充分、正常发挥,还会恐惧结果吗?正念想法应该是:一切准备就绪,考试过程展示实力,渴望好成绩,必有好成绩。心理上不能急躁,要端正态度,重视复习,熟练掌握各种答题技巧,比如先易后难等。另外,还要注意生活规律,饮食以清淡为主,以保证大脑的工作效率。
克服考试恐惧的核心是内外兼修,如果你正陷于考试恐惧中无法自拔,你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完美理想的成绩。由内而外进行充分的准备,一定能不负心中所望,当体验到好成绩带来的改观时,考试恐惧症自然会消失。
5 人为什么会恐高
有些人站在稍微高一点儿的地方就会感觉“两腿发软,眼前发黑”,这就是恐高症。严重恐高症患者看到一些从高处拍的照片都感觉到恐惧。恐高症到底是生理反应,还是心理问题呢?
恐高症分两种,常说的恐高是指高处恐高,这是生理恐高。对于这类人,他们绝对不会挑战高空极限项目,在他们看来,从高处跳下的一瞬间,恐惧到不能呼吸,灵魂与肉体似乎分离了。另一种是心理恐高,即追求更高更好的东西,见到比自己强的人而自卑畏惧。
陈清刚刚失恋,周末约了朋友去欢乐谷玩,陈清表示自己无爱一身轻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去尝试一下刺激项目。
朋友最了解陈清:极度恐高,能够接受的最高项目就是“特洛伊木马”,过山车就不用提了。这次失恋想开了,彻底放飞自我了。
“我说陈清,你行不行啊,别上去下不来了。”朋友打趣道,陈清看着不远处的过山车一圈又一圈上下盘旋,不经意间咽一下唾沫,嘴上说“能行”。
“陈清,你知道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飞速度吗?弹射那一下,时速大概1200公里。”朋友解释道。“什么意思,这又不是飞机起飞。”陈清紧紧抓住保险杠,脸色发白。
“你马上就知道了。”瞬间一个加速,过山车呼啸而出。加速度让陈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轨道最高点,90度面朝下,还没有喊出来,就已经到达了另一个高点。
下来之后,陈清稍微呆滞,笑着说:“恐高归恐高,不过真正坐下来,也没那么可怕。”
我们不是恐惧高度,而是下落过程中,恐惧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失重感。从心理上来说,真正恐惧的是死亡而非高度。比如过山车“会不会出轨,从高空落下”。总有类似想法在脑海中出现;再比如,飞行恐惧症患者兼顾着恐高症,他们害怕飞机从高空掉下来,自己以一种不能接受的非正常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国外调查资料显示,91%的现代都市人出现过恐高症,这些人时刻想方设法避免突发恐高症。比如,逛商场不乘透明电梯,高楼层不去阳台。有专家指出,从高处往下看,由于景象大幅度缩小,大脑会产生一种遥不可及之感,视觉体验与平日习惯完全不一样,视觉信息处于缺乏状态,人体就会失去平衡,伴随眩晕,类似于晕船体验。
恐高症不一定非得治疗,如果不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完全不必理会。如果想要彻底治疗,可以参考前面介绍过的系统脱敏法和满灌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从身体运动出发的运动疗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简单的平衡运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抗压性。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对于现在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来说最为有效。
从理论方法进行调整时,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完全靠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能够完全消除恐高症。人害怕的东西是内心,勇敢去改变,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调整,改变内心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恐高症自然会消失。
6 广场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是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时,内心会产生极端恐惧,想要逃离,却又因为逃离存在不可能性、无助性而自我痛苦。这种恐惧症一般由惊恐症发作引起,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对伙伴抱有过于强烈的依赖性,一旦某种细枝末节让心中安全感消失,就会产生预期恐惧和回避行为。
从性格来看,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发病年龄多在18~35岁之间。这些年轻人更注重自身安全感。比如怀疑广场等公共场所中会有恐怖分子引发自杀式炸弹,或者释放某种气体病毒等。而大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注重自己会不会因为某种突发性疾病而倒在众人面前。
刘晨不久前看了一篇解密报道:1995年3月20日上午7时50分,东京地铁内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投毒事件。犯罪分子释放了剧毒性沙林毒气,造成13人死亡,5000多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事发当天,东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乱,日本社会和公众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几天,刘晨一直恐惧“毒气事件”,因为他每天都要乘坐地铁上下班,“如果我乘坐的地铁发生同样的事件怎么办?”这种想法每每缠绕在心头。后来,他干脆改坐公交车,但是同样的想法依然挥之不去。最后索性踩着单车去上班,但是又怕有人开车故意撞自己。刘晨心中认定了不幸事件会在某个公共场所发生,波及无辜的自己。
他开始各种小心,每次在广场上散步,他都要前后左右查看,害怕有人故意伤害自己;坐出租车时,他也要查看司机是否反应正常,害怕被拉到荒郊野外,谋财害命。他恐惧出行,上班都想让父母接送。
一段时间后,刘晨醒悟过来:“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我瞎担心呢?我在广场散步,无冤无仇,谁又会伤害我呢?按照之前的想法,地球上的人都需要担心彗星撞地球了。”然后他摇头一笑,继续坦然生活。
广场恐惧症具有反复、波动的特点,许多患者在短时间内好转,完全恢复正常,而一部分人在反复恐惧中形成恶性循环。
广场恐惧症不仅体现在外界事物与安全感互相影响上,有时候也体现在依赖性方面。比如,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一个人比较心虚,如果有一个伙计陪伴,底气就足很多。
李永和张昭是同窗舍友,形影不离。有一次,李永想出去走走,而张昭不想动。无奈之下,李永只好自己去,走在操场上的他总感觉浑身不自在,似乎所有人都在看他,又好像在议论他。他不禁心想:“平时去哪儿转悠,总会和张昭一起,这次一个人出来,真不习惯,这么尴尬。”李永转身回去。
把安全感寄予在熟人好友身上是人的一种本能,一旦单独行动就束手束脚,严重者克服不了这种恐惧,甚至不能单独见人。
广场恐惧症和其他类型恐惧,有共同的成因。对外界恐惧,无非听闻过在某地发生了恐怖事件,这种人天生性格敏感,对事件过度解读,夸大现实,把可能性强加在自身安全性上,做出过分反应,心理上的不安定恰恰是滋养恐惧的土壤。
广场恐惧症患者进入人多拥挤的场所,如公交地铁、戏剧影院、大型集会等会感到紧张不安,严重者还会出现头昏、胸闷等植物神经反应,并且做出明显抗拒和回避的动作。所有不安、恐惧都是脑海中事先策划好的剧情。
心理学上关于广场恐惧症的诊断标准为:置身某处时感到难以逃脱,或恐惧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然后患者会通过各种行为避免这种情境,通常会伴随精神痛苦,有人陪伴时可缓解,独自行动时会再犯。
针对广场恐惧症反复性对生活以及自身的影响,可以将广场恐惧症分为三个级别:轻微、较严重、非常严重。因此需要进行对应治疗,首先心理治疗是关键,平时多给予患者支持,鼓励他们多进入公共场所,体验安全性。此外,前面一直提到满灌法,可以尝试应用。
但是恐惧症更需要关注心理因素,可以为患者讲述:“你以前没有恐惧时,不也是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吗?而且世界上几十亿人,如果大概率发生恐怖事件,世界早就不会这么和平了。这就反证出你为了自我绝对安全而过度恐惧,只要跟以前一样生活就行了。”
虽然药物治疗对于恐惧症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建议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还是尽量让患者明白恐惧只是幻想罢了。
7 密集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不同于前面几种恐惧症,它没有让当事人将感受与生命存亡直接联系在一起,一般只是内心因为密集物而波动,转移视觉之后,波动就会自然消失。通过视觉化对密集物体产生恐惧心理是我们的本能,类似于有些人恐高,有些人恐牙齿摩擦声。
密集恐惧症常见于轻微发作,重度发作时精神紧张,任何类似密集集合物进入视线都会唤起恐惧感。多数人的感受是心里发毛、出冷汗、内心纠结,也有人头皮发麻、恶心气短。
徐静家里的钢化玻璃门意外破碎,并没有掉下来,而是呈现出一种密密麻麻的纹印。家里其他人看到玻璃门成这样,反而觉得有艺术美感。
徐静却有不同感受,她第一眼看到破碎玻璃,浑身起鸡皮疙瘩,呼吸急促困难,但是碍于家人没有什么意见,也就强忍着没有明说。有一天,徐静突然敏感起来,动不动就发脾气,莫名发呆、恐惧、躲在被子里。脑海中一直有一个念想:“特别想用手指去抓这些裂纹。”徐静这种异常表现。
父母问她怎么回事,她双手抱头痛苦地说道:“把那个门换了吧,我一看到就浑身不舒服,紧张到不行。”第二天拆除换新,徐静的各种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
大多数人看到冰花一样的门时,第一感受是美,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因为密集恐惧症,美反而成了一种折磨。有的人没有看到什么实物,仅凭一张密集恐惧症的照片,就足以让他们恐惧不堪。
比如,一个人患有某种皮肤病时,会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疙瘩,密集恐惧症患者看到以后,不单单会像看普通密集照片一样产生不舒服,还会将这些皮肤症状想象到自己身上,整日忧心忡忡。
再比如,野生动物视频中,春天来临,冬眠的蛇出洞,成千上万条蛇一起,它们互相缠绵成密集一团。密集恐惧症患者看到这一幕,本身就对爬行动物恐惧,会想象自己掉进蛇窝,内心瞬间恐惧不已。
庆幸的是,密集恐惧症很大程度上只影响密集视觉来临的那一刻,看到照片而痛苦时,只要跳过去不再关注,痛苦自然就会消失。只要没有新的刺激出现,痛苦也不会出现,密集恐惧症具有即时性。
天气变冷时,冯康在家里阳台角落里发现了一群瓢虫,这群小家伙抱成一团在取暖。这一幕让冯康一阵恶心,浑身汗毛都竖立起来。
从那以后,密集恐惧症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有一次阴天,冯康看到路边黑压压一大群蚂蚁在不停移动,瓢虫抱团画面又浮现在脑子中,顿时感觉身上有千万只蚂蚁在四处爬动撕咬。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浑身上下一直感觉瘙痒,最后不得不去医院检查,结果什么问题都没有。
密集恐惧症画面有时候可以给人以心理暗示作用,诱发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但只要忘记了密集画面,就能够回归正常状态。密集恐惧症往往和厌恶相伴。比如,厌恶皮肤病,看到皮肤上密集红点时,视觉向神经传达了传染病认知,你会恐惧恶心;厌恶某些小动物,源于它们外在形态和生活习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集合成群时,你会产生恐惧。
密集恐惧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根本起因是过往事件积累某些内在相似画面在脑海中自我重现。几乎没有人单纯对密集本身恐惧,恐惧症只是其他事件消极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爆发的导火线。比如,有些人特别害怕恐惧密集尖锐物体,追根溯源,原来这个人小时候被仙人掌扎过屁股。
密集恐惧症有何杀伤力?它可以带你回忆一幅幅恶心画面。类似联想不计其数,令人恶心至极。不过,现实里能够引起不适感的密集物并不多见。
如果法布尔也有密集恐惧症,恐怕也就没有《昆虫记》一书了。所以,只要能够对任何事物存在持客观态度,恐惧也不过是一种新鲜体验感罢了,正常生活更不必为密集恐惧症而烦恼。
8 选择恐惧症
有网友这样调侃自己如何纠结于选择:“春天还没结束时,我就在网上挑选短袖,挑完之后,我买了一件羽绒服,因为冬天已经来了。”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夸张成分,却揭示出“选择恐惧症”确实是一部分人的一块心病。
选择恐惧症也被称为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四个字昭示出当事人担忧选择后,事件如何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自信心理。根据事件后果严重性不同,选择恐惧性也不同。比如,对于买衣服这件事,最多是一时纠结,大不了买回来不合身,况且还能退换。如果是一场重大手术,选择做与不做直接决定生死,那么签字人就会慎重考虑,甚至焦虑、恐惧。
每天中午下班,孙玉洁便开始纠结:“中午吃什么呢?面条?昨天刚吃过。米饭?不喜欢。”好不容易决定继续吃面条,点餐时又陷入纠结中:“今天用哪个订餐软件好呢?”
工作中,孙玉洁也有选择恐惧症。有一次,她们小组出了3份项目方案,每个方案都有亮点,可只有一份能上交,这可把她急坏了。最后因为纠结于方案选择,错过了最佳递交时间,项目被其他小组抢走了。
选择恐惧症是现在社会中三大流行“病症”之一(拖延症、强迫症)。其实选择很容易,恐惧才最难,因为选择往往对应着某种结果和责任。因此,面对选择时不免慌乱,只为满意结果而选,但是一再纠结,几经对比之后,非但没有做出选择,反而从内心中恐惧、拒绝选择、间接逃避结果。
国内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参加“选择恐惧”调查的人中,82%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遭遇过选择恐惧问题,5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有很多选择恐惧症患者。选择恐惧的现实因素是:“质”“量”二者之间的比较,人心情感的偏袒。
比如订外卖,考虑因素好不好吃,这是“质”;价格如何,是否能吃饱,这是“量”。“质”相同时,“量”就起到了决定作用,但是两者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情感让路。比如,两家烧烤摊位,卫生、口味方面没有区别,但是价格更高者反而客人多,原来这家老板会说话,赚足了回头客。
除了现实原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进行选择时完美主义从中作梗。完美主义要求做出“最佳”选择,但是“最佳”只是一个概念性东西,无法量化,从而在心理上造成一股压力,出现“多思而后行”的现象。
选择恐惧是缺乏自立意识,没有明确目的的真实写照。十字路口东南西北,似乎哪个方向都有诱人的前途,但是每一个好像都不完美,到底如何选择?久久下不了决心。
选择恐惧者一般都是性格懦弱胆小之人,他们害怕失败,更害怕失败后承担责任。同大多数恐惧特性一样,选择恐惧也是一种对未知结果的恐惧,为了躲避将来某一天可能面对的恐惧,有人会在选择时退缩。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选择悖论》中提道:“人们做出选择时,希望遵循‘效用最大化’原理。”但现实复杂,选择无穷,看似万条选择路,其实都是身不由己的幻象,人在选择时,越看似自由越不自由。
改善选择恐惧症需要从事件严重性和选择多样性两方面入手。选择多样性与事件严重性要结合使用,有些事件比较简单,只有两个可选项目。比如,是或不是、好与坏、九点睡还是十点睡等,遇到这种简单的选择,直接丢硬币正反面即可。
如果事件比较重要,选择性较少或较多时,为了对自己负责,绝不能靠丢硬币马虎行事。不妨做一个表格,列出选项优缺点,清晰看到选择结果,从而帮助下决定。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就是一种取舍,心理上务实,选择贴近现实,少一些完美主义,多一些有舍有得的豁达,便可克服选择恐惧症。
9 上班恐惧症
又是一年毕业季,新闻报道一如既往地说着就业压力重大,各种就业竞争较往年更加激烈。这种说法无疑告诉人们一个信号:工作不好找,谁找到工作,谁应该感到庆幸。事实上,许多找到工作的人却无端患上了“上班恐惧症”,尤其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们时常害怕上班,身心出现种种不适。
上班恐惧症主要表现在上班前和上班后两个方面:上班前不想上班,一想到要上班就各种内心抗拒、恐惧;上班后第一天精神萎靡不振、性情烦躁不安,比如,春节长假、外出旅游、回老家探亲等短暂休息后,神经会完全放松。一旦假期突然结束,第二天就要投入到紧张工作中,压力更大。可以这么说,上班前也是在恐惧“上班后”,“上班后”是恐惧点。
已经晚上12点多了,徐晨还在浏览各种文件,明天就是假期后第一天上班,而现在不是他不想睡,而是没有一丝睡意。徐晨已经在职场混迹十多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假期结束,总害怕第二天睡醒去上班。之前虽然也有过相同感觉,他都认为是自己工作压力太大导致,而现在恐惧感越来越强烈。
曾经想到辞职来缓解自己的痛苦,但又舍不得丢下这份工作。于是就这样在上班恐惧症的圈子里徘徊。
现在流行一种理想的职业状态:钱多、事少、离家近。可如果长期处于一种空闲时间充足的工作环境中,慢慢就会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在技不如人的尴尬境地中,如坐针毡,想要保持工作热情却力不从心。然后把这种欲改变却又难以改变的困惑感强加给心理,辗转反侧,最后间接对工作失去兴趣,厌恶甚至恐惧、排斥。
专家认为,长假前的一段时间里,面对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身体已经形成应激机制,这一机制完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而假期进行完全不同活动,这又是一种机制。比如,很多人在假期的第一天经常会大睡一觉,这其实就是转换机制。同样道理,当回来上班时,出现诸多不适感觉,也是机制转换。
但是两种转换又有不同之处,通过睡觉转换是由轻松向紧张转换,这类似于温水煮青蛙和开水煮青蛙,而上班后的反应更为剧烈。剧烈反应必然引发不适感,正是这个不适感造成了人们对机制转换的厌恶,因为清醒的转换过程不单单是体力与脑力劳动,还常伴有精神折磨,而上班恐惧症的根源就在于此。
再细说下去,上班恐惧症是心理机制进行转变时的痛苦。比如,上班前还幻想着假期中哪哪好玩,可是明天一上班就不能再玩了;或者上班前纠结某个方案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克服上班恐惧症,要根据上班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通过如何解决某个焦虑想法,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适时转换“角色”。明确假期休息不能过短过长,短暂放松是调节剂,是为了接下来更好地投入工作,不能严格按照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的想法进行。适时转换“角色”,比如假期最后一天,不要再进行大型娱乐,收心梳理公事,以便上班第一天更快进入状态。
休息为主,适当放松,多想开心事。上班前后以休息为主,不要与平时出现大反差。上班期间,可以使用公司提供的娱乐运动设施小小运动一下,或者听一些音乐调整工作心态。下班后,做做家务,与朋友聚会聊天等都可以。由于上班恐惧症诱因很多,如人际交往困难、失恋、工作挫折等,所以要多做令自己开心的事,尽可能保持心情轻松愉快。
上班恐惧症并不完全是害怕工作,而是害怕角色转变中的不适感,稍稍的恐惧或紧张很正常,毕竟要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所以做好心理准备,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