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自序 在亲密关系中活出自己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从别人的命运里体验着跌宕起伏,也从每段关系里看见自己,看见彼此内心的呐喊与渴望,我深以为荣。

我在第一部作品《解锁亲密关系:爱为何会伤人》中,发现了一个广为人知又极度纠结的事实:人在亲密关系中被滋养着,同时也在亲密关系中被伤害着。

而在这部作品中,我找到了一种途径,可以让伤害有个疗愈的去处:在亲密关系中活出自己,给予自己足够的心灵空间及自我接纳。

事实上,我本人正是最大受益者。

原生家庭曾让我深受其困。我曾滥用亲密,并投入混乱虚幻的亲密关系中。那时我几度迷失,惶恐度日,夜不能寐,后来又远离人群、远离关系,借此逃开亲密。这样我虽得到了某种狭隘的自由,孤独感却与日俱增并消耗着我的能量。

后来我知晓,关系中的困境最终还要回到关系中解决,那些动荡亲密只是无意识的假象,那些孤独中的自由也只是临时避难所。

于是,我回归并直面亲密关系,经过无数次冲突与挫败,我认为自己已找到“关系中的自己”。我想继续深入体验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我很幸运地遇见了我的太太。她对我始终包容,与我共同经历苦痛、分担忧伤、分享喜悦,我们找到了在彼此心中的位置。

我们还有一个执着向上的儿子、一个灵动通达的女儿。我极少给他们讲述人生哲理,但他们每天都会看到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比如我崇尚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比如我看重自由意志,不会先顾及他人评价;比如我坚守梦想,从不轻言放弃。

亲子关系中你告诉孩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如何面对困境的,这些都会被孩子觉察,并内化为自己的原初信念。

所以,我认为任何孩子问题、伴侣问题都只能排第三位,第二位是你对待他们的态度,而第一位则是你在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忠于自己的内心吗,你活出自我了吗。

那么,活出自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活出自我,会有越来越多的自我接纳、自我允许、自我宽恕。依据出现的阶段性,大概有以下三种感受:

第一,爽快感。

你不妨想想,你做过的哪些事让自己感到痛快、兴奋、酣畅淋漓?

即便忐忑和愧疚,依然遏制不住地大呼过瘾,那种突破限定的任性会定格在心中,永不磨灭。

这是一种绽放,一种毫不掩饰的真实,不取悦迎合,就像你拒绝了苛刻老板的无理要求,当着全体同事的面大声告诉他“我不干了”。

这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面对冲突和恐惧的勇气。如同朴树的歌:“能不能彻底地放开你的手,敢不敢这么义无反顾坠落。”偶尔放飞一下自我,也是值得的。

第二,落寞感。

一旦爽快感增多,往往就会出现失落和寂寞,像丢失的东西再也回不来了一样。

这是成长的代价。

你要丢失的是旧有模式。尽管旧有模式控制你、限制你、捆绑你,但它们陪你长大,可能陪了你几十年,如今你正在突破它们。

这很像你第一次远行告别父母在车厢发呆时的感受。虽未来有无限可能等着你,但过去无法重来,你怅然若失。这里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是“背叛”,成长的代价就是一次次“背叛”过去。

第三,平和感。

经过兴奋期和落寞期,你会再次找到新的平衡,适应新的亲密关系模式。

一位来访者告诉我,自从她不再讨好、学会拒绝后,老公的态度有了变化,他不像之前随意忽略她,和她沟通的次数多了。

你在关系中重视自己,他人自然会更重视你。

这个过程需反复轮回,并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权力平衡的打破甚至转移,对方也会用他的方式与你胶着很久。

最终,在相互试探中调整并达成新的平衡。此时你会感到平和,这是发自内心的安全感,是对内心争斗的奖赏,你接纳了全新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会发展出两种能力:

其一,享受独处的能力。

关系中你有了更多话语权,有了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而非处处受限。这个空间就是心理意义上的独处能力。现实中你也会享受独处时光,会允许自己无所事事而不自责。

很多来访者找我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份“在关系中做自己”的能力。

其二,价值感外化的能力。

价值感会体现在工作、爱好或其他关系中。首先,你是愿意的、喜欢的,而非应该的;其次,它们并不被你的亲密关系影响。

如同写作和咨询是我的深爱,我享受其中并获得价值,而不被他人包括我的家人限定。

也许你的工作自己说了不算,但你依然可以找到掌控的感受,而不是完全臣服于它。你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寻得满足。

事实上,为了活出自己,我用了很多年。寻求自由的路上绝非一帆风顺。弗洛伊德说过,“信仰是不容易获得的,如果你们很容易获得,不久,它们便会失去其价值”,他接着又说,“你们一旦获得,就有了用生命捍卫它们的权利”。

因此,你不必着急,更不必沮丧。本书中,我会详细与你分享活出自我的过程,描述内心可能会经历的冲突,以及任何觉察与顿悟。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自说自话,而是基于我大量心理治疗的经验,以及前辈们深厚的研究成果,比如温尼科特的临床实践,比如依恋理论和潜意识理论。

写这篇序言的当下,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之时,作为人类一员,我深感命运的无常。

如果把地球比作家庭,人类与万物生灵就是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人类做到在关系中活出自己,也要考虑大自然的感受,将心比心,其他物种同人类一样,也需要活出自己。

此刻,我停笔望向窗外,刚刚乌云密布的天空突然射下一缕阳光,格外耀眼绚丽!就如同人格,无论怎样黑暗与阴霾,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它的名字就叫“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