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咨访关系与心理咨询师
如前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并没有可以截然分开的界限。因此,很多我们要论述的内容,都同时适用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
咨访关系
很早之前流行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其中有一集是写一个女孩想要自杀,于是编辑部好心的编辑决定阻止她自杀,他们使用了种种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女孩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但是她告诉编辑们,并不是他们的方法用对了,他们的方法实际上根本没有预期效果,她打消轻生念头是因为当她看到大家想方设法地帮助她时,她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有爱的,是值得活的。
这个故事说出了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一点:虽然种种心理咨询技术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并非技术,而是人际关系。只有一个人能够对另一个人有帮助,而不是一种技术能对另一个人有帮助。良好的咨访关系才是咨询与治疗成功的关键。
▶ 什么是咨访关系
什么是咨访关系呢,有人定义说:“咨访关系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1]当然,双方必须是处在心理咨询关系中,而不是生活中两个帮助和被帮助的人。但是,并非只要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坐在咨询室中交谈,咨访关系就形成了。所谓咨访关系,是双方真正建立了共同合作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中,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有真正的人性关怀,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有基本的信任与接受。这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人和人的交往。
咨访关系不同于礼节性交往。礼节性交往是一种情绪卷入比较少的交往模式。在这种交往模式中,每个人要做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在这种交往中我们很少能看到每个人个性化的特点——我们只能看某个人的行为是不是符合礼节。
咨访关系也不同于职业性交往。职业性交往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现实目标,人们之间进行的合作性交往。在这种交往中,对我们最重要的,是对方是否适合现实的目标,而不是双方心理的互动过程。比如一个警察发现他的搭档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但是枪法极烂、粗心大意、胆小如鼠,那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搭档。
咨访关系与交往分析(Transactionl Analysis,TA,也译为沟通分析)理论中所说的心理游戏性交往的关系比较复杂。理想的咨访关系,应当不是心理游戏性的交往。但是,现实中咨访关系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心理游戏性的交往——这样的交往中双方有自己的潜在心理模式,但是对此并没有清晰的意识。每个游戏好像都有一个套路,双方会无意识地按照这个套路去互动,最后,双方会得到这个游戏带来的情绪——往往是消极的。当咨访关系越来越好后,心理游戏性交往会逐渐被意识到,并且被转化为人和人之间真诚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在潜意识层面和意识层面也许是不同的——在潜意识中也许他们之间是一种移情关系,在现实中则是一种助人和受助的关系。比如一个来访者在意识层面,当然知道对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自己是来求助的来访者,但是,在潜意识层面,来访者却把心理咨询师看作“父亲化身”“浪漫情人”“邪恶巫师”等角色。当然,随着心理咨询的进行,这些移情也许会被意识到,并且得到转化,最后双方的关系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说的真正的“相遇”。
▶ 各流派对咨访关系的认识
各流派对咨访关系有一些共性的理解,也有一些不尽相同的看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是最关注咨访关系的一种心理学方法。罗杰斯提出使心理咨询有效的核心因素就是咨访关系,并归纳说良好的咨访关系中心理咨询师应当对来访者有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或者说表里如一的一致性,以及尊重与信任等。而且,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本身就足以有治疗作用。
来访者中心疗法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是较为平等的。来求助的人,也就是罗杰斯称为“来访者”的人,在这个关系中更多处于中心地位。心理咨询师只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并且辅助他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有人说“咨访关系是朋友关系”[2]。这样的说法,实际上只是一种隐喻,因为我们知道咨访关系不可能是朋友关系。但是,我们可以说,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看起来比较类似于朋友关系。
之所以采用这样一种咨访关系,是因为和来访者中心疗法理论中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有关,这个理论认为人本质上是好的,认为人都有发展自己、改善自己和实现自己身上最好品质的潜能。只不过在不良的人际环境中,人的潜能被抑制,没有得到发挥。来访者并不需要心理咨询师告诉他怎么做,因为他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他更不需要心理咨询师用各种控制的手法矫正他的行为,因为他有能力主动改变自己。心理咨询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的环境,让他有机会不受阻碍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则有所不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往往会对心理咨询师有移情,把自己对过去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心理咨询师身上。心理咨询师也会对来访者有反移情,从而把自己过去的情感投射到来访者身上。这就是双方潜意识层面的移情关系。移情关系建立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联系,是治疗的基础。
但是仅有这样的关系,不足以使治疗有效或成功。实际上,我们还需要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有另一种关系,那就是来访者身上相对健康成熟的部分与心理咨询师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关系,从而双方可以共同努力,解决来访者心理方面的种种问题。这种关系叫作工作同盟。
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没有像来访者中心理论那样乐观。精神分析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大多是不知道的,是那些藏匿于潜意识中的动机,暗暗驱动人们做出种种行为。这种“无知”使得人难于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更难以干预自己的行为。而那些潜意识中的动机,也只是根据人的本能需求在行动。人的本能也是盲目的,它只是驱动人们去满足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虽然自我和超我使得人对社会现实有适应性,但是,这个适应过程大多也是人意识不到的。更何况人常常会自欺欺人,为了解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正因为如此,人需要借助心理分析师的帮助,加强领悟和自知。我个人觉得,精神分析的咨访关系最像医患关系,也有一点点类似师生关系(弗洛伊德也都是要给他的学生做精神分析治疗的)。
行为疗法
“传统的行为疗法不太重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访关系的作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不重视咨访关系的作用。“其代表人物艾利斯认为:即使来访者对咨询者反感,仍然能实现有效治疗”[3],这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有关,传统的行为疗法认为只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就可以带来行为的改变,咨访关系无关紧要。但当代的行为疗法已经改变了,他们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成果,也开始重视咨访关系。行为疗法中,咨访关系有一点像教练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心理咨询师如同教练,训练和教育来访者,来访者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掌握新的行为模式。
咨询特质
所谓咨询特质,指对建立良好咨访关系有帮助的特质,包括共情能力、接纳能力、理解能力和尊重的能力等。
▶ 共情
最早提出共情概念的罗杰斯认为:“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这个定义只是描述性的,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都不是很严谨,使得不同心理学家对此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
有些心理学家理解,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这当然也可以说是共情,但是共情显然不仅仅是设身处地。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设身处地”实际上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对别人的理解是正确的。有的人设身处地去想文天祥被捕后的处境,会觉得国家已亡,坚持不降毫无意义,而忽必烈又拿出了求贤若渴的态度,降蒙古是情理之中。但是文天祥却坚持不降,他们只能认为“他被道德高标准架上去了,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正气”。
有些心理学家把共情分为低级共情和高级共情。“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称为低级共情,除此之外还有高级共情。高级共情才是“完全知道别人真实的感受”。
在我看来,高级共情是借助人对其他人的感情、欲望和冲动等内心活动的直接的知觉,实现相互理解过程。
高级共情(以下简称“共情”)的基础,是一种人所共有,却很少有人知道的能力——直接感受到他人心理经验的能力。这并不是思维或者潜意识思维,想象或者潜意识想象等任何信息加工和处理,而是对他人心理的“直接的知觉”。
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是:人们的心理世界,在惯常的状态中是“不相通的”,每个人都只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心。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日常常态——“人心隔肚皮”。
在不相通的前提下,我们的交流必须在“符号化”之后,通过交流符号才能进行——不论这符号是舞蹈动作、音乐、语言,还是任何什么符号体系。
符号化后的交流就已经不再是直接的心理体验了,所以这样的交流说到底并没有交流真实的体验,而只能交流符号。这将给人类带来一种根本上的孤独性,心灵不相通的人们实际上一生只能活在自己的心理世界中,或者说囚禁在“自我意识”的牢笼中。因为符号是有限的,而体验是无限的,所以即使是极为善于运用符号的人,也不可能把体验的精微之处充分地传达给别人,不可能通过符号完全了解别人。
更进一步说,“自我意识”也是有限的,除了在自我意识中的那些体验外,我们知道别人或者别的生命,还有其他的意识,但是我们不会知道意识到的内容。比如作为男人的我,就不可能知道女性在生育时的心态,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只有少数心灵敏感的人才能意识到这种痛苦,而其他人却把这种痛苦转化为更具体的痛苦。
我们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在某些时候,心理世界也是可以相通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共情时刻。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到别人的心理世界如同感受到自己的,不需要任何符号化的手段。
庄子明确地指出有一种“知”是“不需要凭借任何东西的”,即我们要传递的东西不需要凭借任何手段,甚至也没有一种神秘的未知的“物理场”来传递信息。我们发现这样的时刻非常少,以至于大多数人一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过这样的时刻,并且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目前狭隘的科学观似乎也不相信这样的事情。因为,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不能说明这个现象——“人和人的心理相通,而有不凭借任何物理的信息传导方式”,这似乎完全是神秘的现象。但是,伟大的艺术家、热烈的恋人或者宗教信徒都相信这个现象的存在。
这种现象的存在似乎不会被一些心理咨询师所认同。一些心理咨询师对共情的理解显然没有这样“玄妙”。他们还是用通常的心理交流来解释共情,比如说“共情”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专业知识等去了解来访者,与一般的了解相比,更强调“以来访者为参考系去看问题”;或者把“共情”说成想象的产物,心理咨询师想象来访者的处境,从而获得一种对来访者的理解。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一些现象与这个说法不符:一是这样的共情需要时间,思考和想象都需要时间,而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共情有可能更快地出现;二是根据内省发现,有时并没有这样进行思考的想象活动;三是共情并不需要心理咨询师有类似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相反,有些时候恰恰是没有经验的人的共情更准确。
在共情能力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内心所感受的情绪或其他体验实际上包含:对来访者的共情体验,心理咨询师被来访者的行为所刺激而产生的情绪或其他体验,心理咨询师自己产生的情绪或其他体验。第一种体验实际上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情绪和体验,后两种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情绪和体验。这些体验共同存在于心理咨询师的“现象场”中,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心理咨询师感受的体验。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可能会混淆这些来源于外界的体验和来源于内部的体验。如果他把来源于来访者的体验误以为是自己的,那么他就会产生投射性认同;如果他把自己的体验误以为是来访者的,那么他就会产生反移情或把它投射给来访者。只有当心理咨询师明确地知道哪些体验是来访者的——只是通过共情被自己感觉到了,哪些体验是自己的,才会有准确的共情。
心理咨询师体验到了来访者的体验,并且能够正确地把它归于来访者,并不能完全实现共情。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来访者体验,并对比来访者的体验与自己的体验,看出这正是自己的体验,共情过程才会更好地完成。
表达感受最基本的方法是用言语描述,实际上,这就是来访者中心疗法常用的“内容反映”和“情感反映”技术。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感受,比如通过描述意象、绘画等手段,以及某些体贴的行为等。
此外,不用言语、不用行动,也一样可以表达我们对来访者的共情感受,而且这样的表达也一样有可能被来访者理解。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尽在不言中”或者“心心相印”。从表面上看,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实际上却是最难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实质是心理咨询师有能力唤起来访者对自己的共情,从而把自己对来访者共情的理解,通过共情的方式传递给来访者。
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做到这些,他就能完成自己的共情过程。当然,共情是否能传达给来访者,还要看来访者是否能够理解心理咨询师表达的内容。只有来访者理解了,共情的全部过程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 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也是罗杰斯提出的,是指心理咨询师不去评判来访者,而是无条件地从整体上接纳来访者,关注来访者,把来访者看作本性善良美好的人。
根据罗杰斯的经验,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下,来访者可以产生积极的转变。在他的理论中,他认为产生心理问题,正是因为:如果父母对孩子付出爱时是有条件的,那么孩子就会扭曲自我,以符合父母的条件,从而换来父母的积极关注。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人会失去真实自我。如果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身边能够随时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那么他就有机会找回自我,恢复心理健康。
在我看来,事情也许没有这么简单。毋庸置疑,罗杰斯所说的情况一定会存在,甚至可能很普遍地存在。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是这样的情况呢?
被关注,对人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被关注意味着关注者和“我”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这对人来说有两种意义:一是满足了人的存在感,从别人的眼中,“我”知道了“我”不是可有可无的,“我”是存在的,“我”是对别人有影响的——大小好坏暂且不论;二是缓解了人的孤独感,因为“我”和别人之间有联系。我想,心理咨询师理所当然应该关注来访者。
积极关注,对被关注者来说是一种被爱的体验,这当然也很重要,人人都需要被爱。被爱会给人满足感,并且会对缺失爱的体验的人有治愈作用。
但无条件积极关注,真的总是有益于来访者吗?会不会对某些人来说成为一种纵容?罗杰斯认为不会,因为他坚定地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其他心理咨询师未必同意这一点。
退一步讲,就算“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当一个人的性格已经很扭曲,是不是我们给了他这样无条件的爱,他就一定会“改邪归正”,而不是利用宽松的人际环境继续他的某些不良行为?
在我看来,一岁之前的儿童,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积极关注”。因为那么小的孩子,还没有能力做什么主动的行为,父母所给的都应该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仅仅因为自己的存在”就值得被爱,而不需要什么附加条件,从而获得一种根本的对被爱的信心。
而一岁之后,父母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孩子学习走路、排便控制、学习说话等过程中,父母肯定会对孩子的进步更为“积极关注”,这样的“条件”实际上给了孩子一种被指导的感觉,一种方向感和自我控制中的力量感。
“有条件积极关注”并不一定是坏的,如果父母所肯定的和孩子的健康本性相差不远,那么有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只有当父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提出的条件和孩子的本性冲突的时候,孩子才会面临那种“或者放弃自我,或者失去父母的爱”的两难选择,并且会因此出现心理问题。
因此,未必所有来访者都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
作为一个普适的咨询特质,我们与其选择“无条件积极关注”,不如选择“有爱心”或者“有接纳之心”。
▶ 真诚
罗杰斯用“表里如一”来表达真诚。
心理咨询中的真诚,就是对来访者说真话,告诉他自己的真实感受、思想和看法。
心理咨询师之所以要真诚对待来访者,是因为有非功利性的理由:也许有些心理咨询师的价值观中,认为一个人就应该真诚对待另一个人,不应当有所欺骗,而不是因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当代的心理咨询师主流人群似乎不是很严格地遵守这种价值观。事实上严格保证自己完全真诚、完全表里如一,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但是当代心理咨询师的主流价值观认为,我们应当基本上对来访者诚实。虽然我们都知道,有时候隐瞒或者欺骗来访者,也许会给来访者带来好的结果——安慰剂效应就是如此。
另外,真诚体现出了对来访者权利的尊重。心理咨询师不隐瞒任何东西,那么,来访者的选择就完全是自己的选择。真诚意味着心理咨询师倾向于不控制来访者,让来访者更自由。
当然,真诚也有其功利性的益处。
真诚可以使来访者得到最准确的反馈,从而准确地了解一些有关的事情,这对来访者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从而决定自己未来的行为方式是有益的。由于心理问题的影响,许多来访者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不知道他人的真实想法,关于他人对自己的真实看法是什么也有歪曲,如果他们知道了实情,对他们往往是有好处的。
来访者知道心理咨询师是真诚的,给他的信息是可信的,也会因此有一种安全感。
真诚可以让来访者更了解心理咨询师,减少对心理咨询师的误解和理想化,这往往有助于来访者的心理成长。
但是,真诚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益,有时它是危险或有害的。比如,来访者承受不住真相,心理咨询师真诚地告知对方这些真相,可能会伤害来访者的自恋或者自我保护,使他们感到受伤、痛苦等,有可能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
还有一点必须考虑,真诚也不是轻易能得到的,换句话说,心理咨询师想说真话,也未必就一定说的是真话。心理咨询师看到的,以为是真相的,也未必就是真相。心理咨询师潜意识中的一些动机,也会扭曲他所看到的东西,从而使他自以为真诚的话实际上并不真诚。这样的“真诚”对来访者来说,也往往是有害的。
尽管有种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心理咨询师还是相信,一个真诚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来说是更有益的。
▶ 尊重
汉语中“尊重”这个词的意思,原本是指尊敬和重视。不过在心理咨询领域,这个词的意思主要是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个人权利的认可,以及在行为上不强制来访者做某事或接受某个观点等。
尊重的核心是界限或者说权限,每个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其他人可以提出建议、施加影响,但是不能代替对方决定他的生活,不能代替他选择他的未来。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师,来访者是来访者。
不尊重来访者,意味着侵入或者破坏对方的界限。在言语和行为上贬低来访者,是一种恶劣的不尊重行为,因为侵犯并且破坏了对方的界限。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来访者,即使是出于保护来访者、帮助来访者等友善的动机,也包含着一种不尊重,因为同样侵入了对方的界限。
心理咨询师就像是观看别人下棋的人,可以“支着儿”,但是不能推开别人,自己去替别人下棋。有时,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某种不尊重,是来访者所鼓励甚至要求的。比如一个依赖性很强的来访者,要求心理咨询师干预自己的生活、替自己做决定,或者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多于必要的介入。
不尊重来访者,最主要的后果是伤害来访者的自尊,破坏他的自我界限,使他受到损伤。
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约束条件或者说例外,那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儿童,因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能完全为自己负责,因此需要监护人为他负起一部分责任。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时几乎完全不能对自己负责。轻微的心理疾病患者,或者说有心理障碍的人,是不是完全能为自己负责呢?对此,各流派的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并非完全相同。来访者中心疗法认可来访者可以为自己负责。而我个人认为,那些有轻微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当然会大于或远大于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但是与心理更健康的人相比,还是要稍微小一点。
我个人认为,咨访关系中的心理咨询师有权比一般人更多地突破来访者的界限——当然,程度是多少,这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建立咨访关系,就意味着来访者愿意给心理咨询师多一点权利,如果有必要,心理咨询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来访者的界限。如果没有这种授权,心理咨询工作几乎是难以进行的。当然,心理咨询师应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只在对来访者有益的时候才使用这样的授权。有时,来访者给予过多的对心理咨询不必要的授权,心理咨询师也应当拒绝接受。
我可以用“衣服”来说明这个问题,衣服是我们身体的界限标志。我们应当尊重别人,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可以随便脱别人的衣服。但是儿童需要父母帮他们穿脱衣服,病人也许需要护士为他们穿脱衣服,如果我们是父母或者护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为儿童或者病人穿脱衣服。当然,这些脱别人衣服的人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只在必要时才这样做——即使病人愿意,医生也不能在非诊疗时脱病人的衣服。
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
心理咨询是心的交流过程,是人和人的互动过程,许多研究都已经证明,心理咨询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人——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而使用的技术并非至关重要。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不论他是精神分析学派、认知行为学派,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都比一个没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本身的特点是影响咨询效果的主要因素。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呢?虽然众说不一,但是总体上我认为大概有如下几个要求。
▶ 心理咨询师应有足够的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对于心理咨询来说,主要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理解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框架。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如此复杂,如果没有一套理论框架,就如同航海没有导航的罗盘一样,必将会导致迷失。虽然各个学派的理论有所不同,但是有任何一套好的理论作为框架,我们就会有办法去理解一个现象。
心理学研究中人类的一般行为模式及特点有许多发现,并总结为一些特别的理论。这些可以为心理咨询师理解具体的某一个人提供启示性的背景性知识。
人格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的理论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在理解和评估一个具体的来访者时,就可以根据这些理论,把来访者放到某个类别中,从而使我们对他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比如,我们根据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通过相应的测验,把某个来访者分到“高神经质、低精神质、内向”的类别中,我们就可以大略知道,这个人可能比较容易紧张、比较敏感,而且在多数时候是不善于人际交往的。虽然这个人也许并不总是如此,但是这样背景性的了解对心理咨询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社会心理学中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种种一般性知识,也可以指导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交往。比如,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如何改变的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去影响和改变来访者的一些不适应的或者有害的态度。而我们知道人在抗拒改变时可能会攻击那个试图影响自己的人,也就会更好地理解来访者为什么有时候会攻击心理咨询师——这个本意是来帮助他的人。如果“非言语行为”的知识比较丰富,心理咨询师也更容易从来访者的一些姿势、动作、语调等方面,了解来访者没有说出口的那些情绪和思绪,从而成为更有效能的心理咨询师。
我认为,熟悉发展心理学对心理咨询师很重要。因为心理障碍都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心理的发展任务不同,内心的特点不同,因此当出现不利的内外因素时,引起的心理障碍也会不同。
类比于生理发育,我们知道如果母亲在怀孕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问题,而如果这个孩子已经长到十几岁,那么感染风疹病毒就不会导致畸形,只会引起风疹而已。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不良因素的情况也是一样:1岁不到的孩子如果离开母亲,又没有很好的替代性抚育者,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心理创伤;18岁的孩子如果离开母亲,多数时候反而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利,至少不会有那么大的危害。心理咨询师如果熟悉发展心理学,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关于变态心理学或者精神病学的知识,是理解那些行为不同于常态人群的来访者的基础。如果这方面的知识不够多,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误解,使得适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不可能进行。比如,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不会识别精神分裂症,也不懂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特质,试图说服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放弃其妄想,那可想而知会是多么徒劳无功,甚至可能会贻误及时的精神科治疗。
心理咨询师还应该有心理学之外的知识或理论储备。比如,心理咨询师最好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能识别出哪些问题是生理原因,而不是心理问题导致的。心理咨询师应当对社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助于了解来访者所在文化中的行为模式,知道来访者行为在这个文化中的意义……理想情况下,心理咨询师甚至应该有足够的文学知识,熟悉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等,从而增加理解来访者的能力。
▶ 心理咨询师应有足够的技术训练
心理咨询是一种实践活动。心理咨询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得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和行为模式有所转变。因此,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具备实践活动需要的实际技术,有能力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些技术达到自己的目标。
技术的掌握,要靠操作性的练习,以及专业指导下的训练等方法。
关于台球碰撞后会如何运动,最好的理论可能就是牛顿的力学理论。运用牛顿力学理论,我们可以精确地预测每一次碰撞后台球的运动轨迹。但是,牛顿并不会因此成为打台球的高手。打好台球更多的是需要实操技术。
我们要根据目测,而不是理论推算或仪器测量,就能估算出我们应该击打哪个球,用多大的力,而且我们要能够让我们的手臂放在最恰当的位置,发出恰到好处的力量,从而让球得到最合适的击打。这不是熟悉理论的人就能做到的,而需要训练——我们一次次地击打球,从而让我们的身体知道什么样的力量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知道如何操控我们的手臂……
心理咨询也一样,心理咨询师必须反复训练,才能具备一些必要的能力,并且经过更多的训练,使自己的这些能力得以改进。通过训练,心理咨询师有能力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可以听出来访者语气中的抑郁,看出来访者眼神游移中可能隐藏的内容,表达出对来访者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要反复训练,才能熟悉并正确地使用某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何分析移情、释梦;如何找出行为的强化物;如何找到不合理信念;如何进行建设性的表达……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心理咨询师可能依旧只是在理论上知道该如何做,在实际工作中却做不到该做的事情,或者找不到当时适用什么理论——心理学中有太多的理论。
少数人可能会无师自通,但是,心理咨询师要想有很好的专业水平,应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训练。早期最大的心理治疗流派精神分析学派,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这个学派严格要求所有精神分析的从业者接受足够的训练,这种训练长达上千小时。
当然,说到这里我必须提到一个不幸的现实,那就是现在心理咨询行业还真的是有不少这样的从业者,他们学习过心理咨询理论并获得了证书,但是技术上并没有受过训练。没有人愿意让一个学习过外科理论(甚至考试成绩很好),但是没有动过手术刀的人为自己做手术,恐怕也不会有谁愿意找一个有理论但是没有足够技术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所以,除了知识储备外,心理咨询师还应有足够的技术训练。
▶ 心理咨询师应当心理健康、人格健康
心理咨询是人和人的互动,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师”,而是一个影响者。如果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心理有不健康的地方,必然或多或少地对来访者造成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咨询师有任何未解决的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到咨询过程,使来访者受到影响。即使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很轻微的,平时我们甚至不会注意到的小问题,在咨询中的影响也会大很多。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咨询师,不论技术多么好,好像都不应当去从业。
但是,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没有哪个人能绝对没有心理问题,也很少有人能达到“自我实现”那样的人格基本健康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心理问题。因此,虽然我们知道最理想的状态——心理咨询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很健康的自我实现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必须满足于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和一般人一样健康就行了。当然,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如果稍高于一般人,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应该比一般人低,更不能有明显的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师存在轻微的心理问题,的确可能会对来访者有影响,但是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我们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心理咨询师。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而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对我们有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这就是现实。
如果恰当利用,心理咨询师轻微的心理问题有时可能会对心理咨询过程有益。来访者看到心理咨询师也不是一个完人,从而避免对心理咨询师过分理想化。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应对自己的问题,可以给来访者一个示范,让来访者知道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对待心理问题的。这些对咨询都可能会有益。有时候,甚至正是心理咨询师的不完美使得来访者有机会成长。
▶ 心理咨询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心理咨询师应接受的价值观,也是保护心理咨询、保护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必要工具。遵守职业道德,可以避免一些打破底线的事件发生。
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心理咨询师要保护来访者的利益,做对来访者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事情。而且,心理咨询师也不能利用来访者满足自己的不正当利益。
一般来说,违反道德规范的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心理健康或人格健康方面有某种问题的人。比如,一个和来访者发生性关系的心理咨询师,也许是对自己的性不够自信,所以需要利用来访者提高自信。而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师就没有这种强烈的违规需求。
不过,在某些心理咨询师眼中,也许有些职业道德过于死板,也许有些打破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有时也会对来访者有益。因此,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某些违规行为对来访者是有益的——他们想,虽然与来访者发生性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来访者有害,难道不会有个别时候对来访者是有益的吗?说实话,我们并不能绝对排除这种可能性。也许真的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这样做会有少许益处。但是,我们依旧不能以此为理由允许发生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一,那些相信自己的违规行为有益的心理咨询师很可能潜意识地在自欺,合理化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我们不能相信心理咨询师任何时候都有能力鉴别自己的潜意识有没有自欺,因为我们都知道,再好的心理咨询师有时也很难分辨潜意识对自己的欺骗。
第二,即使某一次违规本身无害,但是我们纵容了这次违规,也会给以后的其他违规敞开大门,这样必定会带来很多有害的事件。
一个有理论、有技能、有健康、有道德的心理咨询师,才能保障来访者的利益。
注释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128.
[2]毛丰勤.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咨访关系比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76.
[3]毛丰勤.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咨访关系比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