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世纪之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德国、瑞士艺术家的罗马之旅

拿撒勒人,艺术家团体

到罗马去,到罗马去!“到罗马去,到罗马去!”1810年,一批德国、瑞士青年艺术家如此欢呼着,他们效仿朝圣者的路线,跟随唐怀瑟的脚步走进“新耶路撒冷”。

18、19世纪之交,众多“壮游”艺术家兼旅行家(“罗马德国人”)来到罗马学习古代文化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继他们之后,一批在维也纳学习绘画的德意志青年画家也于1810年来到圣城罗马,追求理想的精神,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艺术家乔托、弗拉·安吉利科、佩鲁吉诺、青年拉斐尔等人的艺术形式重新建立联系。

这批青年艺术家在圣伊西多罗改建过的老修道院落脚,老修道院就在人民广场附近。他们留着和丢勒一样的波浪形长发、和基督一样的胡子,穿着中世纪风格的斗篷,在残破的修道院里过着修士一般的生活,主要创作宗教主题的画作。这些穿着像耶稣门徒的外国人既低调又古怪,被罗马人称为“拿撒勒人”;而我们也通过拿撒勒人这个称呼了解他们。

圣卢卡协会的成员于1908年创立了维也纳美术学院,这批画家在被法军占领的大教堂、小教堂、小礼拜堂或是罗马的私人艺术馆里找到了来自宗教的灵感源泉,也获得了本地富人和外国富人庇护者们出乎意料的认可,他们都是天主教画家或是皈依天主教不久的画家:如弗朗茨·普福尔、卡罗斯菲尔、菲利普·维特、约翰尼斯·维特、路德维格·沃格尔和约翰·康拉德·霍廷格。

地地道道的吕贝克人弗里德利希·奥韦尔贝克的名画《意大利和日耳曼妮娅》创作于1828年,该作现存于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这幅作品并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规范,却是这些艺术家追求的“理想国”。事实上,这幅画作令德国人对意大利的友谊和向往更浓烈,画中描绘的是两个呈坐姿的年轻姑娘,看起来像两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士,她们握着对方的手,似乎在倾听彼此的沉默。

约翰·弗里德利希·奥韦尔贝克,《意大利和日耳曼妮娅》,1828年

此画与15世纪文艺复兴艺术家的风格相似,画上的姑娘是两个和谐的邻居的隐喻,只有历史动荡才能打破这种和谐。在一座中世纪城邦前面,侧着身子的日耳曼妮娅和美丽的意大利一起沉思着,意大利头戴桂冠、双目低垂、思虑深沉,端庄得像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玛利亚,她将沉思的目光延续到远景中的一座山前小教堂。

神职人员和一部分罗马人的关注为这批打破常规的画家带来了声望,令他们得以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况以及生活的贫苦。1817年,普鲁士驻罗马总领事(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的叔叔)向他们订购了一系列关于圣若瑟主题的壁画,用以装饰其官邸(巴尔托迪之家)的客厅,官邸位于祖卡里宫,距离山上天主圣三一教堂仅两步之遥。同年,娶萨克森公主为妻的马西莫侯爵又请这批画家为其乡村别墅(位于拉特朗附近的前朱斯蒂尼亚尼之家)的三个房间做装饰,分别根据但丁的《天堂》、塔索的《耶路撒冷的解放》和阿里奥斯托的《疯狂的罗兰》中的场景作画[1]。这批画家共同完成的壁画属于具有革命性的朴实风格,很好地表明了艺术家和中世纪意大利宗教绘画之间的特殊关系,即后者为他们提供了典范。1818年,巴伐利亚公国的继承人在风景画家乔治·冯·迪利斯的陪同下造访罗马,这批青年画家受到公国继承人的庇护,并受邀到德国继续发展绘画事业,原本的青年艺术家团体因此解散。

与罗马、意大利密不可分的“拿撒勒式”作品尽管受到浪漫主义者的批判,尤其被歌德和海涅认为是“脱离时代”的,但在新哥特式风格诞生之际,其他艺术家却对此提出新的看法;这批青年画家声称他们进行的是英国前拉斐尔派运动,但保留了19世纪下半叶某些宗教画的痕迹,这一点在里昂学派法国画家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跨越国界的后世作品就拥有了欧洲性。

拿撒勒画家离开以后,仍有数位文学家、艺术家在罗马旅居,例如研究中世纪文化的历史学家斐迪南·格雷戈罗维乌斯就在罗马生活超过20年,被称为新意大利首都的第一位荣誉公民。格雷戈罗维乌斯的《意大利漂泊岁月》(1856—1872)陪伴着新一代的画家兼旅行家,如在阿西西、陶尔米纳、卡普里画风景的卡尔·罗特曼、卡尔·布勒齐,1855年至1873年间,安塞尔姆·费尔巴哈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居住并创作了一些美丽的意大利女性肖像画,1874年至1875年,汉斯·冯·马莱在佛罗伦萨的圣方济各隐修院作画。

脱离德意志青年艺术家团体的几个讲法语的瑞士画家仍然在待在罗马,其中包括风景画家马克西米利安·德·梅隆和亚历山大·卡拉梅,他们循着同胞利奥波德·罗伯特的踪迹在罗马旅居,此人曾在世纪之交描绘罗马乡村小人物的生活。1850年至1857年间,从魏玛来的阿诺德·勃克林在永恒之城罗马教书、作画,随后于1862年又抽身去了圣多梅尼科迪菲耶索莱,直至1866年去世。[2]

安塞尔姆·费尔巴哈,《一位意大利女性肖像》,1873年

汉斯·冯·马莱,《戴黄色帽子的自画像》1874年

利奥波德·罗伯特,《那不勒斯专题》,1827年

阿诺德·勃克林,《古罗马酒馆》,1866年

直至19世纪末,意大利仍然是德国、瑞士大画家最喜爱的目的地;德国、瑞士的音乐家、文学家同样对意大利心驰神往。

卡尔·罗特曼,《古罗马皇宫遗址》,1831年


注释:

[1]巴尔托迪之家是如今的赫尔奇阿娜图书馆,其壁画(1815—1817)展现的是圣若瑟的故事,由科尼利厄斯、奥韦尔贝克、冯·沙多、维特创作完成,这些壁画于1867年被拆下,目前保存在柏林国家美术馆。马西莫之家的壁画(1817—1829)是科尼利厄斯(但丁)、奥韦尔贝克(塔索)、施诺尔·冯·卡洛斯菲尔德的作品。

[2]原文如此,应为作者之误。阿诺德·勃克林1850—1885年间一直往返于罗马、慕尼黑、佛罗伦萨,1886—1892年在苏黎世生活,之后在佛罗伦萨旁的圣多梅尼科定罗,1901年才在菲耶索莱去世。——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