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
——斯塔尔夫人
18世纪末的德国处在深度分裂之中,在普鲁士日益强大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理想蓝图之间被割据着,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国的都城位于图林根州北部,魏玛是当时德国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众多欧洲人会面的理想地点。事实上,从1750年开始,魏玛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逐渐以“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象征”的身份出现,之后又成为一种国际文化象征。
伊尔姆河是一条穿梭于树林和草地间的小河,平静而蜿蜒,魏玛就偏安于伊尔姆河畔。如果没有颇具文化修养的统治者和文化艺术事业资助者对这个大公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和管理,它可能会在巴洛克城堡的庇荫之下沉睡更久。拥有6 000居民的都城魏玛接纳的文学家、艺术家是德国文化的未来之光。
一切开始于1758年,大公恩斯特·奥古斯特二世去世,他的妻子安娜·阿玛利亚(1739—1807)成为大公国的摄政者,摄政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作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外甥女,出身不伦瑞克新教宫廷的安娜·阿玛利亚公主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出于对儿子的关心,为了给他提供与启蒙运动相匹配的优质教育,大公夫人将像诗人克里斯朵夫·马丁·维兰德这样的优秀文学家聘请进宫,把大公国继承人及其兄弟的教育托付给这些文学家。作为热衷于文学的爱好者、优秀的羽管键琴演奏家、阅读爱好者、书籍收藏家——公爵夫人安娜·阿玛利亚建立了至今仍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著名图书馆——并不拘一格地接待思想家、贵族、资产阶级,无论是长住者还是匆匆过客,她都欢迎,大家围着圆桌愉快交谈、交换想法。
1778年,登上大公宝座的卡尔·奥古斯特(1757—1828)继续推行母亲的文化政策,彼时歌德的声誉已经超越德国国界,卡尔勒·奥古斯特邀请青年歌德到魏玛宫廷担任官职;歌德在魏玛度过余生。
身为新任大公的私人顾问、老公爵夫人的图书馆馆长、戏剧导演、耶拿大学[1]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担任国务大臣的歌德吸引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来到魏玛,他们前往魏玛是为了聆听歌德的意见和建议:有学者和哲学家,比如洪堡兄弟、赫尔德、施莱格尔、黑格尔,也有诗人和剧作家——1799年席勒到魏玛定居直至去世——荷尔德林、让·保罗、诺瓦利斯、贝蒂娜·冯·阿尔尼姆、阿希姆·冯·阿尔尼姆、青年海涅,还有一些英国、美国、俄国的作家,以及波兰人密茨凯维支、日耳曼妮·德·斯塔尔等瑞士人,在本杰明·康斯坦的陪伴下,斯塔尔夫人于1804年到魏玛旅居。另外还有一些著名音乐家加入这些文学家的行列,比如著名女钢琴家、罗伯特·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维克,1821年至1830年间,作曲家、指挥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在魏玛长居。
歌德在魏玛宅邸里的书房,照片,哈若杜
之后,在魏玛度过一年时光的英国作家萨克雷写道:“伟大的席勒和歌德在这座可爱的萨克森小城生活、长眠,我从未遇见过比这更简单、更慈悲、更谦恭、更高尚的社会。[2]”
在弗劳恩普兰大街的寓所和田间小楼里,歌德一边指点着大公国的政治和文化江山,一边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身为大公国的戏剧负责人,他把戏剧作品搬上舞台,那是德意志最早的戏剧演出之一,从《华伦斯坦》(1798)到《威廉·退尔》(1804)[3],歌德为友人席勒安排其大部分戏剧作品的演出。此外,1810年,拿破仑皇帝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魏玛会面,魏玛人民为法兰西喜剧院和著名喜剧演员泰尔玛热烈鼓掌。
继1805年席勒英年早逝之后,歌德也于1832年去世,魏玛的文化和艺术在弗朗茨·李斯特的带领下有了新的方向,李斯特把魏玛这座小都城变成了欧洲音乐的中心。1708年至1717年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是魏玛宫廷的管风琴演奏家、歌手,循着巴赫的轨迹,匈牙利裔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在魏玛发挥出卓越的演奏和作曲才能,李斯特也是俄国卡尔·亚历山大(1818—1901)大公及其妻子玛利亚·帕弗洛娜的座上宾。
凭借在国际音乐界的强大关系网,魏玛宫廷乐队指挥李斯特邀请许多作曲家至其阿尔滕堡的府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度受邀前往魏玛的柏辽兹,分别于1852年、1855年、1856年在魏玛指挥《幻想交响曲》《本韦努托·切利尼》《浮士德的天谴》等新作品。我们也应该把瓦格纳于1850年创作的世界级歌剧《罗恩格林》归功于李斯特,钱拉·德·奈尔瓦曾想参加这部歌剧的演出,还有1877年圣桑的《桑松和达利娅》等文化盛事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经历了一段成功多于失败的时期之后,李斯特抽身前往罗马并在那里生活了数十年,随后又返回魏玛度过1869年至1886年的岁月。修士一般朴素的老李斯特为青年钢琴家、作曲家授课,意大利人布索尼、俄国人鲁宾斯坦和博罗迪纳、挪威人格里格、捷克人斯美塔那、西班牙人阿尔贝尼兹纷纷远道而来,听他讲课,他居住过的那栋崭新而雅致的房子如今成了一座博物馆。
作为歌德、席勒、斯塔尔夫人时期的“欧洲文学之都”,门德尔松、李斯特、瓦格纳时期的音乐之都魏玛在与拜罗伊特的对比之下逐渐失去光芒,自1876年起,位于弗朗科尼亚州的拜罗伊特吸引着全欧洲的音乐爱好者和文学家。然而,与辉煌文学过往重新建立联系的魏玛打开了欢迎歌德、席勒、尼采等人的大门,并且建了一所追求现代性的美术学校,瑞士人勃克林和巴伐利亚人伦巴赫曾在此任教;由18世纪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首创的国际文化传统永垂不朽[4]。
注释:
[1]耶拿大学是德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曾分属于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科堡-萨尔菲尔德、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四个国家,费希特、谢林、施莱格尔等人曾在此任教;歌德曾为耶拿大学出版的期刊《德意志信使》撰稿。
[2]引用自吉纳维夫·毕昂吉《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的日常生活》,巴黎,阿歇特出版社,1958年。
[3]1815年维也纳会议期间,萨克森-魏玛公国被提升至大公国之列。
[4]1897年,病重的尼采到位于魏玛的姐姐家居住,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