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枭羹
“郭解亭长,往日多有得罪,满饮此酒,就当赔罪了。”
贾子光安排妥当,叫来家奴搬走罘罳,郑重的说道:“你也知晓我得罪了外戚窦氏,直城门的门亭都亭长位子恐怕担任不了多久,本吏上面的长安尉朱安世,只认钱,与提携你的张汤完全不同,只要你不会触犯律法,便会尽力保住你。”
那日,长安官寺的便坐内。
张汤为了保住郭解,不惜顶撞窦彭祖,得罪长安权势最盛的外戚窦氏。
贾子光看在眼中,颇为羡慕,却又只能羡慕。
“本吏不善饮酒。”
郭解没有喝酒,也不吃案几上的任何饭食,谁知道有没有下鸩毒,故意拖延时间道:“此言差矣,朱上吏也是难得的好上吏,你不触犯汉律,安分守己,朱上吏不会亏待你。”
说话说的滴水不漏。
不会给人落下任何的口实。
贾子光诧异的看一眼郭解,心道只听说他是平帻庶民出身的豪侠,家中无人担任官吏,怎会说话如此的滴水不漏,像是一名积年老吏。
他命人点燃半人高的连枝灯,十余灯芯亮起光芒,照的正房内更加亮堂。
贾子光看清了郭解脸上的神情,见他一脸的泰然自若,更觉得不可思议:“郭亭长只带着数名亭卒便来赴会,难道不怕本吏叫来数十名贾氏游侠儿,杀你泄愤,砍下脑袋挂在大门上。”
卫广当即瞪他一眼,手持卜字铁戟站起来,似是随时准备冲过去挟持贾子光,拿着他当桃印,逃出危机重重的甲舍院落。
他闯进大门以前,一戟挑翻了南阳贾氏技击剑术最为精湛的亭佐,早就传遍了甲舍院落。
贾子光心中一凛,立即击掌,叫出来护卫在四周的贾氏游侠儿。
公卿豪强的宅舍内往往会修筑一种特殊的建筑。
复壁。
即夹壁墙。
复壁通常用来储存钱帛,金银器具,有时也用来藏人。
汉初赵王张敖相贯高因汉高祖刘邦待赵王无礼,派遣甲士藏在复壁内,准备伏击刘邦。
正房的左右两侧白壁,修建了一层复壁,藏着十几名贾氏游侠儿,全是技击剑术精湛的族人,随着贾子光的击掌,纷纷从复壁走出来,警惕的看着郭解等人。
领头的人戴着平帻,手持环首刀,还有一面红漆双弧盾,步履间颇有章法,不像是脚步杂乱一团乱哄哄上前杀人的游侠儿。
更像是边塞烽燧的戍卒,手持红漆双弧盾挡在身前,脸色冷肃,进退之间,十几人颇为整齐,又相互掩护,似是面对狄道外袭来的匈奴人。
卫广神色一凛,低声道:“我曾经遛马,遛到过狄道,见识过边塞的烽燧戍卒,这些人不是寻常游侠儿所能相比,正是边塞烽燧的戍卒,兄长切不可大意。”
狄道隶属于陇西郡,在汉武帝没有开拓大汉疆土以前,距离长安不过数百公里的狄道便是长城边塞。
从长安骑马,四五天便能抵达边塞狄道。
长安背靠着渭水建城,狄道在渭水的上游源头,走水路两天便能抵达狄道。
郭解惊异于贾子光藏匿了十几名戍卒的同时,看向卫广的眼神颇为无语,遛马跑到了狄道边塞,真是能跑,也不怕被平阳公主抓住他公马私用。
“郭亭长放宽心。”
贾子光神色轻松的说道:“复壁藏匿了十几名戍卒,嗯,想必你也看出来,全是在边塞烽燧戍守多年的老卒,本吏养着他们,每年耗费不少钱帛找人代替服役,只是为了保住自身的安危,没有袭击郭亭长的意思。”
“呵呵。”
贾子光突然自嘲一笑:“不是谁都有你那般的胆子,拿着不知从哪找来的红绦扎甲,扔在阳翟原氏的仓房内,谎称私藏甲胄,族诛了阳翟原氏,不愧是手搏猛虎的豪侠,郭亭长的胆气惊人。”
诬告反坐。
稍有不慎,遭到族诛的人便是郭解。
以及他身边的上百名绛服游侠儿,除了郎官张骞、平阳公主的骑奴卫广,阖族上下都会被杀光。
贾子光派人清查了郭解的车马,没有携带一副红绦扎甲,无需担心郭解再次使出私匿甲胄的阴招,诬陷南阳贾氏私藏甲胄。
“来人。”
贾子光叫来几名女婢,似是真想化干戈为玉帛,满脸喜色的说道:“本吏听闻郭亭长大驾光临,嘱咐庖丁造饭,为你熬煮了一釜枭羹,请飨。”
一名中年短须的庖丁端着铜釜走进来,咕嘟嘟冒着热气,放在正房中间的马蹄地灶上,拿出一些名贵的香料,茱萸、花椒、大酢,还有一些黄褐色的盐,放在铜釜内,搅拌均匀,弓着身体退了出去。
味道闻起来很香,铜釜翻滚着乳白色的肉汤,表面飘着一层油脂,任何人看来都是难得的佳肴,尤为难得的是飘着油脂。
所谓膏粱子弟,膏指的便是油脂。
“先给郭亭长盛一碗送去。”
贾子光看到铜釜内翻滚的枭羹,蜡黄色的脸容,出现了几分容光焕发,介绍道:“这便是今上赏赐给百官的枭羹,平帻庶民听都没听说过,何况是享用,难得的佳肴用来宽待郭亭长,可见本吏化解恩怨的决心,郭亭长快快享用。”
卫广探着脑袋,看向铜釜内的枭羹,跃跃欲试,似乎很期待吃到枭羹。
五月望食枭羹,辟除不祥。
郭解闻着室内飘散的枭羹味道,肚子一阵翻腾,味道越是香,肚子越是难受。
这玩意是炖的猫头鹰。
枭,就是猫头鹰。
一种吃尸体腐肉的鸟兽。
他肯定不会吃。
一名俏丽女婢端来漆器做的名贵漆碗,只有公卿才能常用,贾子光家中只有几只漆碗,通常用来招待贵客。
漆碗满满全是枭羹,摆放在案几上。
郭解一口没吃,丝毫没有动筷子的意思。
贾子光瞧见郭解始终不肯吃,脸色逐渐冷下来,轻蔑的说道:“看来出身低贱的人吃不了膏油,吃进嘴里便会腹痛呕吐,过去觉得是假的,今日看来,竟是一句实话,野猪吃不了细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