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劳动与劳动教育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编的一首儿歌。他希望通过朴实的语言,言简意赅地介绍什么是劳动及劳动具有的深刻教育内涵。
一、什么是劳动
在生活中,劳动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大家、小家奋斗。地铁里,车门开关之间,人们行色匆匆地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四处奔波;办公楼中,“打工人”正埋头苦干,一盏盏白炽灯正见证着他们奋斗的身影;大街小巷里,快递员正核对信息,将鼓鼓囊囊的快递送到目的地……
不同人劳动的形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即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奋斗,为民族的振兴奋斗,为国家的富强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础的生存方式,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的定义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劳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其独特的社会性质。
首先,劳动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实践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性活动。人类劳动和动物活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类劳动是人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开展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具有确定的劳动目的、积极的劳动动机和坚定的劳动意志。而动物的行为则是一种本能的、盲目的、无意识的活动。其二,动物的劳动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活动都是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进行的,不可能突破自然的限制,它们的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条件的活动,目的只是生存。然而人类却能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进而改造自然。因而可见,人类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因为人能利用工具,根据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劳动,从而创造社会生活。
其次,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因为人可以通过劳动从自然人变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在商品经济时代,劳动的社会性质已经凸显——商品的交换需要劳动主体、劳动本身和劳动产品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在劳动过程中,处在各阶段的人的情感互动、社会交往、心理需求都体现了其社会性,马克思也将劳动视为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活动。
最后,劳动具有丰富的教育性,以其独有的价值来促进人的发展。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统一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技能、锻炼本领和汲取知识,劳动对人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教育内涵不言而喻。劳动的教育化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对身心发展、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积极影响。
(二)劳动概念的形成
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通过对劳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究,可了解劳动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来龙去脉,发掘劳动的内涵,揭示劳动的真正含义。
1.我国劳动概念的形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回望劳动的发展历史,可知其发展已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民以食为天”凸显了我国古代历朝对劳动的重视。具体而言,关于“劳动”一词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庄子·让王》中“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指出劳动这一活动方式让人有所食。《左传》里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告诉民众生活需要用辛勤的劳动去创造,勤劳才不会物资匮乏。劳动的稳定传承,也使我国古代产生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并根据自然节律总结归纳出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民农耕生产的指南针,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仍是指导农业生产的依据之一。
中国社会更迭迅速,通过劳动节的变化,可以初步了解我国劳动的发展史。据史料记载,我国有关“劳动节”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上古祖神伏羲会率领各部落联盟首领“御驾亲耕”,以身作则,下地劳动,此时“劳动节”已具雏形,已然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到了唐朝,二月初二被正式取名为“耕事节”,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劳动节”。除此之外,古人还在清明、七夕等节日时庆祝,体现了劳动在我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地位,表明了劳动在古代社会确是最重要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一。古代社会对有关劳动、劳动人民、劳动生活及劳动精神的描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也展现了先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始社会伊始,先民的劳动形式主要是部落成员共同劳动。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劳动主要是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劳动者们平等互助,占有共同的生产资料。此时的劳动主要依靠石器工具,即渔猎和采集天然食物,农业和畜牧业处在缓慢发展的过程中。此时的劳动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人们之间依靠自然分工开展活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内部贫富差距逐渐凸显,私有制的产生促使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随之产生。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据着主导地位,掌握主要的生产资料,奴隶则是被剥削阶层,受奴隶主的压迫,被迫从事劳力活动,且没有人身自由和报酬,由此产生了劳动的阶级性。
到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经济方面,私人土地所有者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掌握着土地,对需要使用土地的农民进行压榨和剥削。在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先秦诸子百家中的许多学派将体力劳动者视为“鄙陋卑贱之人”,并称呼体力劳动者为“小人”“贱民”,儒家曾以“学而优则仕”为教育目的,“士农工商”中将不直接从事劳动的士族排在了第一位,这些思想都反映出了当时以做官为优、劳动为次的社会思想氛围,反映了体力劳动者的卑贱与辛酸,这种错误的劳动思想产生了错误的劳动观念,从而影响后世人们对劳动行为的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逐渐过渡到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其不仅在理论上对劳动提出相关见解,也在实践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蕴含的思想使青年们警醒,让劳动重新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2.西方劳动概念的形成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劳动只是奴隶所从事的活动,奴隶被看作是奴隶主的所属物,其阶级性尤为突出。他强调知识的理论性,认为理论知识高于技术知识,理论价值高于实用价值,这折射出当时存在轻视劳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持续,直至近代才有所转变。在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派,分别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其中,重农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主张农业生产才是财富的源泉,相关的研究为之后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提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8世纪末至20世纪,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时期的思想家们各抒己见,让劳动概念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黑格尔认为,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劳动能不断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否定与发展,促进自我提升。思想家们的思想相互碰撞,促进了劳动概念的不断完善。教育家绍尔·B.罗宾逊提出了著名的情境分析课程模式,即劳动课程需以情境为导向,协助个体完善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德国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注重情境的创设,多采取项目教学的方法,即通过项目创设一定的情境,以项目为主线进行教学。马克思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认为劳动作为人类最常见的现象与行为,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从哲学角度揭示了劳动的原型性质、社会历史性质、属人性质、基础性质、预设性质和受动性质这六大性质,为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式,对于社会和人而言意义非凡。生活的美好,人类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人们的劳动,我们能通过现实的生产劳动,联系人与自然,并创造价值。
1.劳动是历史的延续、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劳动,人类由劳动延续,历史由劳动者开创,一个国家不朽史诗的创造离不开劳动者的奋斗。长城、金字塔等世界奇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辉煌历史的辛勤付出;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起源,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人类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在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以此来打造自己所需的生存环境。这不仅是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手段,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正是劳动这种自发的、创造性的、具有改造价值的活动,才能对人能力的提升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的媒介
劳动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因为劳动能创造价值。每一位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技能,在合适的岗位和分工中,将自己的特长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劳动成果,服务于社会并得到他人认可,实现个人的劳动价值。在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是连接人与社会的最好媒介。
典型的例子有很多。如李素丽是一名客运公司的售票员,她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用心架起了一座与乘客沟通的桥梁,用微笑服务群众。为了给聋哑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她学会了简单的手语;为了使从他乡来的人在北京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她努力学习方言。李素丽认为,作为一名服务人员,只有学到过硬的本领,才能服务好百姓。再如,许兴龙是一名教师,虽然被分配到当时与老家义乌的经济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相比差距较大的常山,但他服从安排,潜心教书育人,致力于教学创新和探索数学教学的最佳方法。他勇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大胆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使教育效果、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虽然他的许多同事都想方设法地离开常山,到上海、杭州、宁波等待遇优渥的地方工作,但他坚持本心,到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毅然把根紧紧扎在常山的土地上,认真工作,努力创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各行各业中的劳动模范还有很多,可见,每一个平凡劳动者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长处,脚踏实地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这才是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发展”的真正意义。
3.劳动是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
劳动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也不仅仅是一份机械的工作,而是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的源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项修波曾说:“劳动现在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多的是体现创造性和精细性的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内涵更加丰富。”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劳动形态多元化,劳动变成智慧型、创造性并基于思维培养的综合性社会化的实践过程。通过劳动,人能更直接地体会、感受工作与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是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同时,通过一系列政策改革、技术创新对国家事业、行业发展、百姓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会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什么是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让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并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同时,也是使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的深层次特征蕴含在劳动教育的属性中,即教育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核心属性——教育性
教育性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属性。劳动教育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即以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个人发展特点为依据,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开展劳动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活动。那么这就对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活动在教学一线,较容易发掘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劳动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只有优良的劳动教育课程,才能让学生在实施预设的劳动活动中切实地领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达到对其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锻炼、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养成的课程目标。
在增强劳动教育性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一切教育教学的内容设置和活动安排都应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让劳动教育连接知识与兴趣、快乐与生活,在劳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实现对认知和实践的融会贯通,避免误入形式主义的歧途,从而回归教育本真,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2.根本属性——实践性
劳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归根结底,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是探索并融合多种实践方式,让学生会劳动、爱劳动。首先,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有机结合,丰富教育方针中“劳”的内涵,让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更加规范。其次,明确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课程地位,再次重申“五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方针。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既以独立的教育形式、课程体系存在,体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也融入“德智体美”四育之中,构成支撑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后,将新时代的劳动内涵融入劳动教育中。劳动是一个社会历史性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投射到劳动教育课程之中,构成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及形式的时代主题。这些凸显实践性的系列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体内容。
3.重要属性——综合性
劳动教育的重要属性是综合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应注重与各方面因素间的联系。劳动教育包括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理论知识学习强调知识的内化,体现劳动教育的思想育人价值,教师通过教授劳动相关知识、法律、政策,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的重要价值,作为其行动的指南;实践锻炼强调知识的外显,重在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使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本领。规划劳动教育时,应坚持以实践锻炼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二者兼顾,形成“学习—实践—反思”的学习过程,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的器具、方法和目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教学内容。例如,针对中小学学生,要以学习传统劳动知识,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实践为主,以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为辅,即在体会劳动人民的艰难与智慧、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如今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对于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则要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专业要求和行业要求,锻炼和提升专业能力与劳动能力。
(二)劳动教育的功能
1.强化价值引领,实现文化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浑厚深沉,中国人民克勤克俭、勤劳朴实,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从来如此。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是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根本,是劳动教育工作者通过赞美人民、讴歌人民、服务人民、关怀人民,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基本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在形成良好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及学习劳动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美、思想美及艺术美,使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丰富劳动文化的意蕴,使劳动文化逐渐成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基。
教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应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让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与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通过近距离接触优秀的劳动者,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实现文化渗透。防止出现劳动观念淡薄、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缺乏基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不尊重体力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自觉进行劳动,注重价值引领及学生劳动教育品质的养成。
2.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奉献意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内在精髓,其弘扬的志愿精神与劳动精神高度契合,可以说两者同源共流。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是服务,是为了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服务。
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培养劳动情怀,增进对社会服务活动的价值认同。因此,可以通过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作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载体,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志愿活动中,将对劳动精神的培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3.体会劳动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基本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相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与职业精神、进取精神与拼搏精神、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等,正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呈现与深刻诠释,即深度体会劳动价值,以此来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体现育人价值。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和落脚点,具有基础性、融通性、统领性,在“五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劳动教育将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相连,通过生活体验让全面发展的人回归到人的本质生活中,改变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劳动过程,再经过观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劳动效率。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推陈出新。
(三)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
教育方针反映了对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可总结出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变迁。
1. 1921—1948年
受马克思、恩格斯的“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观念影响,教劳结合的思潮在中国流行起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第一个决议》的要求建立了劳工补习学校。随着工读思潮和工读运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半工半读等多种思想。这些思想主张将读书与劳动结合,实现教育与职业的统一,以提高科技生产力,实现工学结合。
1922年,《劳动法案大纲》和《实行劳动教育建议案》颁发,保障了劳动工人受教育的权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广泛开展,同时教劳结合逐渐成为工农教育的指导思想。
《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1933年)和《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1944年)两份文件提出,将学校和社会作为教劳结合的实践阵地,推动教劳结合真正落实。这项政策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首创,为未来劳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夯实了基础。
2. 1949—2011年
第一阶段:1949—1977年,改革开放前社会生产劳动力的培养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爱劳动”作为国民公德之一,劳动教育被看作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具。1950年,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提出,树立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想法,肃清贱视劳动和劳动者的错误观点与习惯。 在环境和时代因素的影响下,教劳结合的方针和内涵逐步纳入劳动教育政策之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劳动教育的政策也发生了变革。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阶段,在教育领域接连提出了许多新的方针政策。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观点被提出,劳动教育也更加注重对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劳动教育政策的大变革时期。《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63年)中均指出,全日制小学、中学应该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强调了生产劳动和劳动教育对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但渐渐地出现了“以劳代教”“以劳代学”等现象,使劳动教育迷失了方向,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第二阶段:1978—1998年,现代劳动技术人才的培养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愈发突出。此时,如何在新的环境下,贯彻落实教育与劳动结合的方针成了新的难题。《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1年)和《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1982年)提出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并且对课程如何开设提供了指导,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培养劳动技术人才作为改革的核心。
第三阶段:1999—2011年,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阶段。随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劳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教育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重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点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指出:“中小学都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针对课程结构改革方面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自此开始,劳动技术课不再单设,统一划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时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已基本明确。
同时,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将劳动实践与情感的培养相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认同感和劳动情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不断地发展调整,劳动教育的内涵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由锻炼劳动技能转向注重人的精神发展,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逐步完善、成熟。
3. 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12年,“立德树人”被确定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2015年,教育方针政策由法律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重点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可见,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美一起,构成新时代的“五育”,开创了“五育并举”的新局面。
2020年,劳动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2020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同年7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旨在落实劳动教育。
现在,教育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朝着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