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攀西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攀西民族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区”一体的特殊区域。攀西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诸多探索性因素。如何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攀西民族地区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为此,需要全面分析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充分挖掘潜力,正确把握重点挑战和重大机遇,从而找到规划和着重点。

1.3.1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坚实支撑

攀西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20年12月,攀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最终胜利。为了保持胜利成果,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和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对攀西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些举措为攀西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攀西民族地区还有一些地方公共服务差距突出,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当发生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时,很难保证不产生新的贫困,也很难保证一些脱贫人口不再陷入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要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在准确识别攀西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快落实“五位一体”工作措施。同时,加大对弱势村、弱势户的帮扶力度,解决农村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正反馈循环。

1.3.2 加强民族团结融合的有效路径

攀西民族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少数民族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推进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更好地融合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塑造攀西民族地区的美好形象,为攀西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有助于各方进一步认识到在攀西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旅游卫生在促进攀西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总体目标中的作用。推进旅游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攀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将不断释放民族团结的红色红利和改革开放的动力。坚持准确把握总目标,分阶段实施治川兴川战略,有利于攀西民族地区聚焦总体目标,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1.3.3 推动攀西“三农”全面升级进步、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历史、地理、区位等因素,攀西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对落后,农牧民整体素质较低,需要进一步发挥内生动力的积极作用。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对提高攀西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强农村居住环境的综合管理,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是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区域治理问题的制约,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村民自治和参与的积极性相对有限,其内生发展动力需要不断激发。在此背景下,要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来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村社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有利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3.4 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攀西的战略选择

攀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资源相对较好。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自身优势和资源大力发展旅居康养产业,建设健康小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攀西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的攀西民族新地区的迫切需要。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

攀西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是各族同胞的共同期盼。应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康养小镇,发展旅居康养产业,搞好攀西农村的保护和建设,为农民的发展和进步提供良好的服务,增加攀西居民的社会流动性,扎实推动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1.3.5 解决攀西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攀西民族地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攀西民族地区与四川其他地区的差距明显,即区域发展不平衡。从理论角度看,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资源禀赋条件。一方面,攀西民族地区自身承载能力有限,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一些信息技术扶贫领域建设薄弱,一些贫困县城乡一体化程度较低,资金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缺乏自由流动,产业发展滞后于人口转移需求,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另一方面,攀西民族地区小农户与大市场联系不紧密,表现为耕地分散,规模种植和发展受阻,市场主体进入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途径改善这一状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重塑攀西民族地区的地理版图,将人才、科技、资本等资源要素聚集在农村,弥补农业和农村发展短板,突破发展瓶颈。

1.3.6 解决市场发育不充分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攀西民族地区实施市场化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日益突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当地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分工日趋深入和精细。但受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要素流动不是很顺畅,特别是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攀西开发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的加快,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因此,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已成为当前乃至较长时期内推动攀西民族地区农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解决市场开发不足的途径是打破要素流动不足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融入四川省“一行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拓展与兄弟省市合作,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推进旅居康养强村强镇建设,实施高水平建设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产业合作,加快培育与周边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此外,卫生保健小镇建设也应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培育市场主体、弥补市场发展不足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