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奖励与纳税实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1 科技成果价值管理的演进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给人以知识产权大国而非知识产权强国的印象,原因之一在于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效果并不理想,规模不小但效益不高、成果转化率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40多年的快速增长也得益于企业间的技术溢出。大量的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的限制,难以独立开展研发活动,只有通过向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模仿、知识学习等方式来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获得创新红利。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更多是被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

2008年,国务院出台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为战略重点。

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系列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这些政策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引导。其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转化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知识成果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作为可量化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部分代表性政策如下: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价值分析标准和评估方法,完善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国防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促进知识产权军民双向转化实施”。同时,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与知识价值直接相关的指标,如2020年全国技术市场登记的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2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度金额达到1 800亿元、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收入达到80亿美元、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0%等。

2016年年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这是知识产权规划首次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其中提出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从2015年的44.4亿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

2020年2月,《教育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出台。该意见明确提出“树立高校专利等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强调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从知识产权强国角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系统性谋划。该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 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的发展目标。该建设纲要强调,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可以说,自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有关政策实施以来,价值管理正逐步被认可并上升至越来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