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影响机理及空间关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需要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20世纪30年代初,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发起“乡村建设运动”,试图以改良、实干的精神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农业人才、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社会风气,以此来建立起“乡村乌托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晏阳初等人的尝试只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对我国乡村本质问题的挖掘与大无畏的探索精神,一直对后进者起着激励作用。

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改革,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都在“三农”为主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结合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首要任务和核心要求。“产业兴旺”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生产问题,二是流通问题。

农业生产问题可以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解决,实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供给。农业流通问题,即如何实现农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现代流通理论告诉我们,要实现农产品“惊险的跳跃”,实现商品价值,必须由流通过程来完成。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不畅是一个客观事实。“谷贱伤农”,农村农产品“卖难”现象普遍存在,“柑橘挂在枝头,蔬菜烂在田里,生猪存在栏里”,是“卖难”的形象写照。2017年12月,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用了三个“还是”来描述优质农产品流通的难点:“许多优质农产品还是在田头卖、在马路边卖,还是‘提篮小卖’,还是‘披头散发’在卖,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农产品在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设施以及营销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农产品流通不畅,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成为制约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增收的障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市场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早提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0.。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是由周恩来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提出的。党的十六大至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对现代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都有阐述。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更是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条件所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客观上讲,中国现代化的短板之一就是农业现代化。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供需经常脱节,常有“卖难”“买难”交替出现的现象;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效能与效率较低;三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需要,农产品价格起伏较大;四是农产品销售方式相对原始,新业态作用发挥不充分。落后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承载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速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什么是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达到了什么水平,表现出什么特征,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有哪些,差距何在?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现有研究文献表明,关于流通现代化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关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三峡库区这样特殊地理区域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研究更为缺乏,实证研究涉及不多。这势必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尤其是会影响特定区域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也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水平低下,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