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及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范锡林

摘要: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建构高校育人体系,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当前育人实践中仍存在协同育人机制欠缺等问题,未能发挥最大协同效应。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的现实需求,剖析当前高校两课堂之间存在的协同问题并进行原因解构,进而提出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机制,以期有效提升两课堂协同效应,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一、引言

高校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第一课堂教育不再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2016年,《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也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教育模式愈发普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构建高校育人体系,成为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但在高校育人实践过程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协同过程中仍存在机制欠缺、未成体系等问题,未能实现协同效应,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研究从协同理论视角探讨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实现育人成效,更好地做到协同育人。

二、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概述

(一)第一课堂的定义和特点

第一课堂是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正式的学习教育课程和教学活动,这些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旨在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大纲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协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它的主要承载场所是教室,实验室、机房和体育场等作为辅助场所开展部分教学活动。在第一课堂中,通常运用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结课考试等手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在校综合表现的主要参考。

(二)第二课堂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非第一课堂参与的各种社团、实践(含志愿服务等)活动,它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第二课堂的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五点:一是主体在参与对象上并非强制而是具有选择性的,二是可以学习的内容丰富多样,三是学习的时空上具有灵活性,四是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五是学习的效益呈现是多面的。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实践等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思想力等),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概括来说,第二课堂是现阶段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体系

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差异性的资源或个体,并使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理论即系统内各子系统在复杂、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通过自发的协作与共享达成共同目标,即从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使得整个系统具有整体功能和联合作用,且整体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功能之和,常常被表达为1+1>2或1+1>3。本研究结合已有文献,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子系统看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需要两大课堂配合、协作,进而有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第二课堂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类活动是第一课堂教育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是课堂育人之外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现实需要

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联系,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无论是从高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相融性,还是从教育成效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来看,都需要两个课堂相互联系、协同育人。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

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是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举措,它们只是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第一课堂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构建自身专业知识体系。第二课堂则立足于实践,即让学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检验所学知识,巩固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以及提供广阔的平台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个人兴趣。整体而言,虽在教学方法、教学场所等方面有所区别,但从根本上来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均是服务于教育目的,两者互相协同配合才形成完整的高校育人体系。

(二)教育内容的相融性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高校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目标。在第一课堂培养“知”,第二课堂培养“行”。一方面,第二课堂教育内容中的专业实践是第一课堂教育内容的延续。比如某些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两部分,实践学习要求学生进入企业或自主完成实践调研等。另一方面,第二课堂中的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等则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两个课堂的教育内容相互融合、互相作用,实现育人目标。

(三)教育成效的实现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

第一课堂的教育成效主要指完成教育预期目标,如学生掌握、理解并运用学科知识等。教育成效的实现不仅靠教师授课完成,还与学生个人智力以及学习习惯、注意力、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通过第二课堂得到锻炼和加强。一方面,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或专业实习,需要不断调动自身在第一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以解决实践问题,在调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情况得到检验并完善所学,进而建构自身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探索,学生学习动机被正向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从而进一步强化第一课堂学习效果,最终提升教育成效。学校教育效果的提升只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相作用并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才能实现。

(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

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国家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内在要求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若仅重视第一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就只是单一掌握课本知识而无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若仅重视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则缺乏专业能力知识,同样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在第一课堂上学习掌握专业能力知识,在第二课堂中将其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循环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得到提升,最终成长为综合素质能力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人才。

四、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问题与原因解构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现存问题

1.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未形成相辅相成的一体化体系

目前高校的部分管理者和教师依然认为第一课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做好第一课堂才是首要工作,而第二课堂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它的主要作用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重要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不能把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放到相同的高度。在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的背景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分割现象更为严重,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存在独立分割的情况,缺乏有效整合和共享,在规划、组织、实际运行等环节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忽视了协调配合。

2.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机制存在欠缺

目前,高校虽然逐步认识到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有效的体系,更欠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的规范运行机制。在机制保障和评价标准方面也缺乏规范性及可行性,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师、学生、辅导员等主体行为将缺乏可供参考的标准和有效的评估,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被大大影响。此外,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主要以娱乐、兴趣类为主,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性较差,无法形成相互呼应的模式。还有部分高校经常性地将第二课堂开展时间定为日常休息时间,占用组织指导人员的个人时间,长此以往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工作的良性开展。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落实能力较为薄弱

国内高校第一课堂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其构成队伍庞大且专业;而第二课堂的主要实践者是校团委、院团委和学工队伍,他们通过链接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辅导员和部分行政工作者实现对所在高校全体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教育,由此可见,组织指导队伍的力量仍相对不足。从能力角度来看,第二课堂的实践队伍参差不齐,缺乏具有专业能力的人,辅导员也普遍存在“身兼数职,无法专精”的情况。即使某些高校引入专业教师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帮扶,但因自身仍肩负较多的科研教学任务,也容易造成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投入精力不足的现象。

4.第二课堂对学生的约束性不及第一课堂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其次还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职责。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多为“00后”,他们的个性特点突出,大多对第二课堂的认识还不到位。在参与第二课堂的时候,学生们往往只从个人兴趣和便于获取学分的角度来选择活动,并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多只是流于表面,并未深度参与。高校针对该种情况也没有制定相匹配的解决方法,一旦约束过多,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同感就会急剧下降,最终出现第二课堂参与度低的问题。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构

1.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是只要抓好第一课堂就可以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第二课堂的开展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部分工作者会有第二课堂占用了第一课堂资源的想法。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被要求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但高校对此并不重视,无法提供和第一课堂等质等量的支撑,导致他们耗费了同等的精力和时间,得到的回报却远不及第一课堂。于是,这些教师更倾向于投身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不愿主动指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的竞赛等活动。其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分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提升自身技能和增加实践经验并不是主要驱动力。学生对第二课堂认识的偏差间接导致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脱离。

2.第二课堂培养计划的制订与第一课堂脱节

据统计,很多高校会把第二课堂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算作学生成绩的一部分,但整体来看,第二课堂的内容与第一课堂没有很好地衔接,甚至存在脱离的现象。第二课堂的整个体系是很丰富、庞大的,一些高校会直接规定每个学生应该在第二课堂中完成多少学分,但并未限定参与的活动,面对如此众多的活动,学生会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由于没有很好的指导,很多学生选择的活动和自己的专业紧密性较弱、关联性较差。这也是第二课堂实施以来,高校综合型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3.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组织管理者之间沟通不够紧密

高校第二课堂的制度制定和统筹实施都是由团委来负责的,并没有和管理第一课堂的教务处进行互通。虽然在制度、计划制定前期会对教务处的意见进行征集,但教务处大多未能提供具象化的建议。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管理部门相互独立是很多高校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缺少有效沟通和互动,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体系交互性较差。

4.第二课堂的资源配置与第一课堂有差距

目前第二课堂的师资力量、时间分配、物质资源分配存在不均等现象。高校内组织实施第二课堂的主要人员为学工或团委的老师,他们不仅自身工作任务重,而且专业背景与需要指导学生的专业不一致,指导效果会大打折扣。另外,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时间一般为中午、晚上或周末,平时并没有预留特定的时间。当然,过多占用学生的个人时间会导致学生没有精力全力参与进来。在物质资源的分配上,为保障第一课堂的效果,投入的教学经费预算是充足的,教学设施是固定、富余的。相较之下,第二课堂的活动经费往往捉襟见肘,没有足够的经费预算;活动场所、设备设施的配备也略显小气,很多时候活动的开展都是借用第一课堂的场地进行的,若两者出现冲突,第一课堂的优先级也是高于第二课堂的。

五、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机制

(一)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理念

给予学生引导与服务是高校工作的主旨。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教学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在一起。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从课堂上到课堂外、从校内到校外,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核心,完成各方面因素的整合,为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提供足够大的舞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高校需要通过分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特点,基于结合点加强两个课堂之间的联系。从某种层面来看,第一课堂可以解决学生普遍、共性的问题,第二课堂可以解决学生特殊性、个性的问题,而共性和个性的组合是世界上事物发展的最佳构成。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衔接在一起,必然可以解决学生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难题。

(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育人成效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能力的主要路径。为了取得协同育人成效,高校需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合理设置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程制度。当前第一课堂课程设置规范完整,但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无明确要求和具体内容,仅是对活动开展类型进行分类。协同课程制度的缺失导致在育人实际过程中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调味剂”。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将第二课堂内容纳入正式课程制度体系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从制度层面规范两课堂的课堂学分占比、课堂评估等,厘清两个课堂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高校各主体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的认识,提升协同效应。其次,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当前第一课堂主体主要是专任教师,第二课堂主体中常见的是团委老师、辅导员等,高校教师群体并未完全形成教育合力,仍然存在“分而不和”现象。建立激励机制,在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激励专任老师担任第二课堂指导老师,团委老师、辅导员等担任第一课堂课任老师,交叉协同助力学生发展。最后,完善组织机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发展涉及教务处、高校团委、学工部等多部门。为更好推进两个课堂的协同育人工作,应建立协作机制,即从组织上明确两个课堂协同工作的负责部门以及沟通机制,比如成立跨部门协作小组、打通专业壁垒、畅通沟通渠道等。

(三)共建共享,保证第二课堂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机制,资源的匹配是承载其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高校亟须改变当前第二课堂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人才队伍等资源配置与第一课堂不均等的现象。首先,要保障有足够的设备设施和资金的投入。硬件和资金对于第一课堂以及第二课堂而言都是最基础的保障,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的良好环境需要依托充足的硬件设备设施,而这也进一步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展方式提供了可能;丰厚的资金可以作为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的奖励报酬和特色活动开展的有力支撑,这样会大大提升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对于教学队伍的配置要应配尽配,要保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教学育人的质量,就要提升师资队伍的数量和整体水平。除了要开拓渠道吸引高质量教师,还要系统性对这个队伍进行持续性的培训,更新思想与时代接轨,增强能力确保教学指导质量。

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育人体系,两大课堂协作配合,能够实现教育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要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把握好两大课堂之间的关系,在理念的固化、机制的健全、资源的配置三个方面做好协同,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燕,糜莉.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6):37-40.

[2]包双成,王晓莉.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3):25-26+29.

[3]陈书琴,陈香,孙慧群,等.大学双课堂协同机制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1):125-128.

[4]莫秋桂.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的育人育才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3):6-8.

[5]初金哲,李维婷.高等农林院校第一、二课堂协同联动的困境及优化路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5):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