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做大,还要做久
按照管理学中的经典定义,企业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可能会停滞、倒退,在不同的转折点上,存在着生命与衰亡之间的平衡。这个过程中,持续性、增长性和变革性缺一不可,企业成长是一种存续状态,更是一种不断优化和强大的状态。百年小店和一时辉煌都不是企业成长。可以看出,在理论上企业成长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了持续性的特征,只是在企业发展实践中,过于强调做大做强,而忽略了做久这样的内在要求。企业一直活着是实现其价值、完成众多目标的先决条件。基于时间维度上的存续,更能体现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企业不仅要强大,还要能够一直活着。二者叠加在一起,才是企业的生命价值。
实际上,持续性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当前必须要考虑的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抛出一个现象。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发布了20多年,持续在榜企业不足百家,落榜企业数以千计,“存榜率”不足20%。美国企业500强也是如此,自榜单发布的60多年间,持续在榜企业不足十分之一。很多人熟悉的一个数字,那就是90%以上的创业企业活不过3年,企业从诞生到活下来确实不易。那些有幸活下来的企业,能持续有质量地活下去更要经历九死一生。衰退是企业本来的宿命,企业的成长实践就是要尽可能拉长健康时间,跨越风险、突破障碍,去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国家GDP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企业整体上像坐电梯一样实现了飞速发展,即使是中国企业500强这样的“巨人”方阵,增长速度也都达到了20%~30%。而后在历经国际金融危机、信息技术浪潮、新冠疫情等外部环境上的各种变化,国家整体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后,大部分企业的发展节奏也相应调整,企业此时修炼内功,保持稳定成长就非常重要。在国家宏观层面,对企业发展要求的提法也从“做大、做强、做优”转变到“做强、做优、做大”。虽然只是做大和做强顺序的调整,却显示出了无论是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企业微观,都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过渡。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实现长期发展,成为成长主旋律。需要看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处理好做大和做强做优的关系,遭遇了滑铁卢,甚至很多耳熟能详的企业也变成了退榜者。
那么持续性就成为企业在处理做大和做强做优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一个基准目标。
此外,我们的现代企业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晚,能称得上百年企业的寥寥无几。但经过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洗礼,我国的企业日渐成熟,有了不俗的基础和实力可以有更长远的追求,在做强、做优、做大和做久的相互助力中寻求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