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积极因子赋能:杰出企业的答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内圣外王”思想的完整表述体现在《大学》的第一章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儒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修身治世的环节,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大学“八条目”。

儒家“大学”的意思就是“大人之学”,也就是如何做“大人”的学问。“大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指在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工作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远超常人的“君子”,也就是社会精英。

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中,诚意、正心是要求立志做圣贤的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用正确的价值观修炼心性、砥砺品格,使自己成为社会精英,最终实现“内圣外王”的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区别于其他文化,其中一个重大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体系没有归结到宗教中,而是指向鲜活的现世世界,指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中国的信仰体现为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既拯救人心,也拯救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正因如此,著名哲学史家李泽厚和楼宇烈都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在历史上起着“准宗教”的作用。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所以被奉为“至圣先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被匡人围困五天,面临绝境时,孔子以“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自我激励,最终度过劫难。

儒家“亚圣”孟子,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样的“大丈夫”在关键时刻,是会毫不犹豫舍生取义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心学”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最后一次创新性发展,“心学”的价值,不仅体现为王阳明政治、军事、社会治理功业的精神支撑和智慧源泉,更在于其积极部分滋养了明中期以来仁人志士的思想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