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青年大学生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也指明了高校的专业教学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将祖国大地的社会现实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加强案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高校专业研究和教学来源于社会,也要服务于社会。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将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扎根在中国大地,用社会现实问题和新时代国情启迪学生深入思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目标导向、以构建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导向对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设置提出的根本要求;促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时代赋予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新使命。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公共管理创新实践要以文化自信为指导。“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专业教学内容提供了“精神之钙”,成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宝贵基因。传播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在立德树人上彰显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中国文化内涵,这是新文科建设赋予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新内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发挥知识的最大作用,理论也因此得到检验和深化。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专业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弥补课堂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所以,公共管理专业必须加强案例教学才能提升教学质量。一是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巩固和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而且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运用能力;二是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誉感和时代使命感。同时,实践的检验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理论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缺陷,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补充知识和优化能力结构。案例教学带来的深层次思考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兴趣,能够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同时,案例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也是学习者。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案例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共同研讨,也能从学生研讨中获得启发。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主办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主要是在现有文科专业的基础上赋予文科专业新内容,以及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跨学科专业的新突破,从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响应新文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从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寻找案例、分析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编写本书的目的。
本书第一章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华鸿编写,第三章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秦嘉懿编写,第四章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营营编写,第八、九、十章由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齐燕编写,第二、五、六、七、十一章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新政编写。本书由陈丽琴和张新政统稿。对本书中的案例来源单位和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编写难免有所疏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202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