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基于条件稳健性与融资成本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1.2.1 基本概念

(1)公允价值及其分层计量

①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国内外的演进

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进行资产销售所得和转移负债项目所支付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以此定义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揭示,从而平衡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便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识别公允价值计量所隐含的信息风险。这里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这里的价格指的是“脱手价格”,而不是“入手价格”;第二,交易既可以是实际发生的,也可对可能发生的交易进行预想;第三,有序交易实现的场所必须是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最有利于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替代。在公允价值的发展过程中,FASB在2006年发布的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一块里程碑,在其应用与会计准则的推进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计量方法一直是“龙头老大”,所以引进公允价值的过程并不顺利,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接纳、摒弃和重新接纳。首次提出应用公允价值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06),其主要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我国由此开始对公允价值的初步尝试。然而在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需要管理层的主观判断,部分企业便开始耍心机,借助公允价值估值来操纵利润、粉饰报表,造成财务信息不真实、投资者利益受损,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公允价值的怀疑,因此,在国内推行公允价值应用的计划暂时搁浅。直到2014年的CAS 39发布,重新将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上日程,结束了公允价值长达8年的冷冻期。2014年我国CAS 39号文件在内容上与SFAS 157和2011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达成一致,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从公允价值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可知,即使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交易的频繁发生,各国对公允价值的解释会相互影响,最终走向趋同。

②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内容

CAS 39要求公司应该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输入值分成三个层次,并按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顺序使用输入值,旨在使公允价值计量与其相关披露更一致。各个层次输入值的要求如表1-1所示。

表1-1 公允价值层次的划分

如表1-1所示,当在活跃市场中,存在着与计量对象相同报价的资产或负债时,报价无须调整,因此第一层次的输入值是最可靠的。企业以第二层次输入值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需要按该资产或负债的特点调整第二层次输入值。例如,资产目前的运行状态或者所处区域、输入值与所选参照物的数据相关性、可观察输入值的市场活动水平等。CAS 39规定:“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即不可观察输入值”。企业在采用不可观察输入值评估相关资产或负债时,应当披露计量过程中所使用的假设。由此可见,第二、第三层次的输入值是需要利用估值技术进行调整的。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则来规范估值技术的使用。目前常用的公允价值技术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然而并没有相关的通用准则说明如何进行估值技术的选择,因此企业在进行公允价值分层计量时对估值方法的选择空间比较大,这导致了公司在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对所披露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和选择性。估值技术的不规范增加了输入值的随意性,为企业操纵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提供可能,同时给审计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也导致报表使用者对公司状况的分析更加困难。

(2)权益资本成本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理论,引领对资本成本的研究。资本成本,对资金提供者而言,是一种机会成本,也是进行投资取得的收益表现,属于正常的价值交换。从使用者角度分析,资本成本是在他们使用过程中应该付出的等量的占有和支配代价。因此,资本成本是企业运营资金活动中较为重要的概念,企业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必须考虑它。企业进行债务融资会产生债务成本,进行股权融资会产生权益成本。选择发行不同种类的股票,就会产生不同类别的权益成本,如普通股成本、优先股成本,而企业自身经营也有一定的留存,这些都属于权益资本成本的广义范围。狭义的权益资本成本仅指普通股成本。效仿以往学者的做法,本书只探讨狭义的权益资本成本。

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权益资本成本:一方面结合投资产生的收益分析,权益资本成本是股东应获取的回报,相比于同类投资取得的补偿收益;另一方面是公司经营所获取的资金支持,应对股权所有者支付一定比例的成本价值。通过对股权收益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Lambert等(2007)指出权益资本成本可以根据相应风险函数计算得出;投资者在实施投资行为时需要全面、综合考虑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由此确定回报率。从获取收益的角度分析,李姝等(2013)认为,企业将股东权益资金用于发展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相对债务成本,权益资本成本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度量方式相对复杂;二是波动性大,因为权益资本成本是对预期风险的反映,而股权投资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三是和资本市场密切相关,股票市场的波动随即会体现在权益资本成本中。另外,股权融资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实际是等值的,只是这两个概念在研究视角上有所不同,前者是站在筹资者的角度,后者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

回顾文献可以发现,估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模型众多,但孰优孰劣,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结合当前使用状况,其中一种模型是根据预测数据产生的事前度量;另一种为结合实现的数据分析形成的事后度量。事前度量模型主要通过投资者预期想要获取的回报数额大小,不依赖已经实现的回报率,其估算的权益资本成本是事前权益资本成本。按照不同的方式,事前度量模型可分为多种,既有通过收益分析产生的GLS模型,也有考虑利润增长的Gordon模型,还有PEG模型等。结合实现的收益数值,对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估算属于事后度量范畴,此种方式也包含了多种模型,主要有CAPM、APT以及Fama-French三因子,它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权益分析;由于事后度量要求资本市场具有稳定性,所产生的收益应完全符合预期,但是现实中这一条件很难实现,所以研究者对这类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怀疑。我国学者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关注事后权益资本成本,原因是那个时候我国对财务分析师的预测不够重视,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财务分析师的预测信息也变得更有参考价值。

CAPM模型只考虑市场风险,未考虑公司的特有风险,估算结果不太准确;APT模型涉及很多影响因素,学者对此争论不休,因此它的适用性不强;GLS模型需要用到很多期假定的预测盈余,估算结果不准确;PEG模型不受股利政策的限制,数据易于获取,而且很多学者证明其估算的权益资本成本更可信(毛新述等,2012)。

(3)信用利差

信用利差是指为弥补投资者所承担的超出无风险利率债券的风险,而收到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

信用利差=债券的收益率-相应的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

通常以国债作为无风险利率的衡量,公司债券存在一定的风险溢价,其中以信用风险为主,指发债公司在债券到期日不能够还本付息的风险。一般认为,债券中的风险包括信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风险。在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债务人由于丧失偿债能力等,放弃还本付息给投资人(债权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债券投资者期望得到定期的利息支付,但是发行债券的主体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债券投资者面临着不能收到利息甚至本金的风险,因此债券投资者要求获得风险溢价,以换取承担信用风险。公司债券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在于公司资产的波动性、现金流量的波动性、投资项目盈利水平的不确定性等公司内部财务状况不稳定,还基于宏观方面的某些因素,如货币政策、国民经济,甚至自然因素。

如何控制信贷风险?首先如评级机构,整合来自多个来源的信息,生成一份信用评级,反映借款人可能无法偿还债务的概率,评级高的公司通常享有较低的债券成本,也就是风险溢价。债券风险溢价,等于债券的预期回报率(或债券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债券的风险溢价直接反映了一个公司的信用风险。再如债券担保,当企业自身资质或者信誉不良,导致违约风险较大时,企业可能采取债券担保的形式,为债券增信,当企业确实违约时,可由第三方担保人所质押或抵押的标的物来偿还债券持有人的本息,该种方法可从外部降低债券的信用风险溢价。

除了信用风险外,流动性风险也是债券风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投资者应关心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以往的研究表明:债券的流通性和变现能力将会影响债券的风险溢价,如果债券的流动性较弱,不能很好地在二级市场流通中变现,债券投资者会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效应。债券的变现能力由一系列重要因素组成,包括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期限、信用评级等。

1.2.2 相关理论

(1)有效市场假说

自20世纪初投机理论被提出以来,人们就不断研究股票价格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不同阶段的股票价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股票价格预测提供参考。后来经过逐步的完善,结合了多项技术手段后,Fama最终发展了一种新的理论学说,即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证券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同时,在股票市场上运作的投资人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可以灵活掌握股票的有关动态,熟悉股票操作流程,可以进行综合评判,有效降低资本运作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从假设的条件出发,市场的有效性应包含所有的信息内容,并可以实现与市场同步,不存在例外。按照这一假说,与证券相关的所有信息都通过证券价格得到充分披露,任何投资者都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判断市场是否有效,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所有投资者都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获得更大的回报;第二,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反映证券市场的波动情况;第三,结合价格信息的不确定性,可以按照影响的强弱分析证券市场的变化,从而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市场分类包括强式、半强式和弱式,不同类型的市场表现也有差异。对以往信息进行反馈的是弱市股票市场特点,无法实现对当前的预测;对以往信息以及当前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的是半强式股票市场的特征,投资者依据这两类信息只能获得经风险调整后的市场平均回报,不过,结合内部消息能够产生较多的收益增长。综合以上多项信息的内容,在强式市场中均能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市场的信息过度公开化,不能产生额外的信息价值回报,是一种理论上的构想,但对其研究依旧重要,可以指导市场相关主体改善市场环境,启示市场参与者进行科学决策。

罗家慧等(2016)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126只个股为研究对象,检验上海A股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或者半强式有效市场,结果发现我国上海A股市场只达到了弱式有效,并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国内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根据股票的收益率序列是否服从随机游走来判断市场是否弱式有效,屈博和庞金峰(2016)考虑摩擦条件下获取的回报来分析市场的类型,同样得到了我国股市已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多内部消息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导致股价受到的影响较大,股票市场整体表现为弱式有效,因此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等公开信息的披露质量尤为重要,企业必须重视公允价值及其分层计量信息的披露质量,以便投资者做出决策。

另外,我国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的股价同步性,一个公司的股价波动往往影响其他公司的股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投资者缺乏理性,存在羊群效应;二是在信息的有效性上表现为不对等,内容的可利用性对投资人来讲不算高。所以,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市场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逐步开放的数据信息中,进一步降低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也会逐步趋于完善。企业通过公允价值分层计量方式使得公开的公允价值信息包含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有利于实现市场的有效性。另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逐步增强,提高投资者的信心指数,减少不可预测的损失,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所以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随之降低。

(2)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以往的股权控制包含了投资者的所有权益,属于两权合一的状态,但是其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在科技不断更新的时代。如果公司的所有者对管理好公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便会聘用具备专业管理能力的经理人协助管理公司,由此形成双方合作:一方是按照合同实现经营利润指标的经营者,另一方为所有资源的实际掌控者。在管理对象和实现目标上,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无法达成统一,就产生了利益冲突。为了减轻所有者独自负责经营的弊端,Rose(1973)创新性地提出委托代理,该理论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经过逐步完善和发展,形成新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关系:一方面是股东之间;另一方面是股东、管理层之间。管理层因为拥有多项权限,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掌控,在组织经营的同时,面对较大的个人利益诱惑,存在违背道德、逆向选择、牺牲股东利益的可能性。所以,后者最有可能产生问题,本书关注的重点也是这一类委托代理关系。

为了实现良好的运行,在实施中委托人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或者监督机制。其中,激励政策是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此评价代理人的受托履行情况,并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激励计划。监督机制是指投资人通过企业内外部组织进行监督的一种制度。例如:积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设立监督机构,由监事或者董事行使日常监督职能;利用公司外部的第三方机构审计和评估管理层的成果。

公允价值的应用给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合作增添了新摩擦,公允价值相比于历史成本计价方法,给管理层创造了操纵良机,使得管理层能更加便捷地调节会计数据以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治理制度,关键是做好目标的协调性,达成统一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避免委托代理产生的弊端。细化的内部控制系统会进一步约束管理层,使其按照规范流程运作,提高管理的透明化,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的缺失,不仅给经营带来极大困难,还会使企业管理层做出逆向选择,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激化委托代理问题,公司运营变得低效率,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随之加大,投资者、债权人对公司的评估较为负面,将会提高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融资成本。

在债券市场中,一种冲突发生在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公司股东渴望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因而他们更愿意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若项目盈利,股东可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若项目亏损,公司的投资无法收回,资金链断裂,债券投资者无法获得本息,进而遭受损失。因而债券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以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债券发行人会主动披露更多的公司信息,并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尽量使债券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公司信息,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3)信号传递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对资本市场而言,能够妨碍其进行资源配给的主要因素就是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而这些因素的成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如果占据信息主导地位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信号,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就会减少。信号传递理论是美国Michael Spence(迈克尔·斯彭斯)提出来的,但第一次被运用到财务领域是Rose等人。1977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管理者相比于外部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自身的收益和风险,但是经营者可利用股利政策或者资本结构使投资人获得高品质的资讯。若公司在披露强制性要求的信息之外,自愿披露企业其他信息,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此披露行为就发挥信号传递的作用。企业通过传递利好信息,向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等展示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从而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良好的公司形象有助于公司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支持,当公司筹融资时,容易吸纳到大量且优质的投资,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所以,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管理者比经营一般的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将公司的详细情况向投资人展示。如果公司同意将经第三方鉴定过的且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报告对外公布,就可以一定程度打消股权和债权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的顾虑,提高其对公司股票或债券的持有兴趣;如果公司简要披露或刻意隐瞒内部控制信息,则会让投资者怀疑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不利于公司通过股票、债券等融资。当然,就公司的发展来讲,无论是自愿披露还是强制披露,都是有益于公司未来发展的。

运用不同的计量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当期利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允许公司在当期利润中划入未发生的损失及盈利,传递这样的信息,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可以推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制约管理层对公允价值的自由裁量权,督促管理层真实、公允地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向投资者传递无偏信息,投资者基于接收到的信息评估企业价值,做出正确决策。融资、股利、利润信息公告这三种形式是资本市场中的关键传播方式。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股利信息公告比利润信息公告传递的信息更为准确,原因是存在可操控利润。但是国内的资本市场尚未健全,股利信息公告传递利好信号的作用有限,需要结合其他信息传递公司运营良好的信号,如内部控制信息,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企业发布的信息容易得到投资者的信任,从而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在债券市场中,发债公司为了更顺利地融资,付出更低的融资成本,主动向市场披露公司积极向好的信息,传递给债券投资者有关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信号传递理论的具体应用。当然,在市场中,存在信息质量较高、资质较好的公司,同样也存在信息质量较差、资质平平的公司。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当存在不同信息质量的公司时,高信息质量的公司应该将其稳健的会计信息、良好的业绩和积极的发展状况传递给投资者,以换取投资者的关注,而且这种信息披露方式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信号传递理论的中心原则使得资质较好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公司信息,而资质不好的公司会被投资者认为是故意隐瞒公司信息,从而导致业绩较差。在债券市场上,公司更愿意披露高质量的信息,使得投资者获取该公司的发展潜力和较低违约风险的信号,以取得更低融资成本。信号传递理论为债券市场这种信息传递行为提供一种良好的解释。

(4)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我国为维护市场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发布相关的财务报告,可是经营者为了获取最高的利益,有很大可能在财务报告上弄虚作假,大多数外部信息使用者得不到这些内幕消息。另外,不同信息使用者对公司发布的信息解读不同。就公众而言,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相关经验,投资时往往选择盲从,跟着周围人去投资,这就是羊群效应。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上,公允价值的计量涉及一些估值参数和估值模型,在信息的产生过程中就存在被操纵的风险,投资者不能准确评估信息的真实性,难免面临一定程度的信息风险。

对事前及事后信息不对称的判定标准是问题发生的节点。其中,事前信息不对称极易带来逆向选择的难题。例如,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识别质量和价格是否匹配,就会选择价格适中的商品,供应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因无法承受高成本不得不降低自己产品的质量或被迫退出市场,最后市场上只剩下质量较低的商品。又如,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企业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够准确评估被投资对象企业的未来价值和潜在风险,常以保守的态度提出相对平均的资本成本,导致实际财务状况良好、偿债能力较强的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放弃股权融资这一外部融资渠道,从而阻碍资本市场的高效运行,即良币为劣币所驱逐。事后信息不对称容易带来道德上的难题。具体来讲,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道德规范熟视无睹,进而损害他人利益。例如,企业管理者为了维持自己较好的经营业绩,对外隐藏利空信息,只发布一些利好信息,虽说上市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被妥善处理,也就是完善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无法从根源上消除道德风险。企业是信息披露的发布方,在信息上处于主导地位,能够依据自身需要来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发布,诱导投资者的判断,加上管理层对财务信息的操控,无疑会加重信息的不对称。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能够提升资本市场运营效率的途径之一是良好的信息披露,包括提高披露信息的量和质。一方面,披露的信息要丰富,增加披露信息的数量;另一方面,提升披露信息的质量,要求较高的透明度,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为投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其做出最终的决定,也便于投资者监督企业的运营情况。另外,积极披露信息的行为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好感。总而言之,企业在融资上的难题得以化解,主要得益于信息披露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般来说,债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由发债实体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差异造成的,发债公司作为管理公司的一方,知道的信息比投资者多,但并不向投资者披露现有的所有信息,因而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可定义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管理层比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这与公司的经营过程有直接关系,因而发债公司的管理层在掌握信息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另一种是股东之间所知道的信息数量有差异。在信息不对称模型中,由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差异,知情交易者对公司信息了解得更多,能够比不知情交易者更准确地估计债券风险,从而导致价差额出现。买卖价差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投资者的理想市场是买卖价差低的市场,因为买卖价差低表明市场流动性高。投资者信息掌握得不充足,无法准确衡量高风险公司和低风险公司,所以不愿意高价购买债券,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而低风险公司的优质债券价格要高于平均价格,被低估的低风险公司并不愿意低价交易,因此只有债券低于平均价格的高风险公司愿意交易。这就形成了债券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如何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从理论上看:第一,可以通过有效沟通和强化监督,但是强化监督成本太高,而如何加强有效沟通实践中也很难做到,因此这两种方式都不合适;第二,通过契约安排来调整,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最好的契约安排是债券发行人和债券投资者双方达成妥协,通过契约弱化发行人的控制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希望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信息来解决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5)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要到达的终点,之所以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会产生差异,主要是因为一个会计目标会对应一个标准。会计计量属性是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了财务会计的目标,才可以在计量属性上做出科学的抉择。有两个观点是会计目标涵盖的:一个是受托责任观,另一个是决策有用观。它们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起初,公众的态度体现为受托责任观,即把公司有关的运营及财务情况传递给“利益共同体”就是会计目标。但是受到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影响,决策有用观应运而生。决策有用观的主要观点是为投资者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要求提供的信息不仅具有高度相关性,而且兼具预测功能和反馈功能,以降低决策者的决策风险。

在会计目标中上述两种观念的过渡已经完成,但是出于提升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这一目的,业界逐渐出现了计量观和信息观之间的博弈。信息观的观点是,唯有加大财务报告中的信息量,对企业进行全面披露,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计量观认为,单纯地扩充财务报告信息的数量是不足以保证投资者合理预测公司价值的,还需要结合计量属性的应用,披露最能够反映公司价值的财务数据,进而实现决策有用性之目标。历史成本不应当被代替,而应当在强化会计信息有效性的目标下加大披露力度,如采取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方式,这是信息观的观点。与其相反,保证真实的财务信息是计量观的观点,突出强调了公允价值,为了提升决策有用性,公司不仅有责任,且有必要将公允价值信息体现于财务报告之中。另外,信息观认为,如果股票价格对一类信息披露有所反应,则此类信息对经济决策有用;而计量观除了研究一类信息披露对经济决策的有用性外,还研究它的有用程度,这类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相关程度越高,意味着它越具有决策有用性。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考虑了时间价值,同时考虑了未来现金流量及市场风险,有益于投资人评估企业价值。计量观和信息观的思路似是而非:前者始于会计信息,之后是估值模型,然后是内在价值,最后是股票价格;后者也始于会计信息,然后直接到股票价格。二者的“起点”及“终点”没有较大的差别,只是过程中有差异。在市场完全有效的情况下,它们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否则,前者带来的信息比后者多,进而对决策有用性的发挥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公允价值的应用将财务数据与公司的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投资者能够对市场上的变化或预期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公允价值分层计量更是进一步提高了相关信息的可比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及时、更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