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抢道!仙卿让太子还是变道让直行?
闰九月二十四日,清晨,汴京城。
一众宗室外戚、士大夫官员的车驾纷纷朝着宣德门东南角的明堂所在地奔去。
明堂大飨,即祭祀天地、祖宗,并举行宴飨。
说白了。
就是一场皇族与顶级士大夫官员们的团建表演。
以盛大的场面、奢华的仪式、冗长的祭文、繁琐的流程,告知天下人:当下乃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此乃巩固皇权常用的一种方式。
以玉帝之名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的赵佶再次搞起了特殊化。
明堂之内,本应将皇家的列祖列宗全都供上。
但是他却只供了两个牌位。
一个是他天上的父亲天帝,一个是生他的父亲宋神宗。
其余祖宗灵位,全都安置在了大庆殿和文德殿。
今日祭祀,也只供奉这两个牌位。
此举,显然不合礼制。
若放在仁宗朝,估计士大夫官员们能骂死赵祯,御史台的官员们能纷纷撞柱死谏,唾液都能淹死人。
但放在当下。
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纷纷附和,官员们无一人敢反对。
从这里也可看出。
当下的赵佶使用道家神化皇权,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他真正做到了天下一人,一人之天下。
其手中皇权,远高于除太祖太宗外的历任大宋皇帝。
这也导致林灵素权势滔天,气焰赫然,宰执们都不敢逆其心意。
……
此刻。
宣德门前的梁门大街上,满是车马。
一众宗室子弟在太子车驾的带领下,奔向明堂。
太子车驾居最前,郓王车驾居于次,后面跟着一众郡王、国公,仪仗甚是豪奢。
赵楷斜靠在马车里,正在补觉。
他向来不喜这种无聊的场合,今日也不打算展现一番自己。
他当下的锋芒已经够盛。
若再压制太子,那东宫的属臣们恐怕就要日日盯着他了,这不利于他接下来暗中蓄积实力。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赵楷缓缓睁开眼睛,脑袋伸出窗口看向前方。
前方路口。
一辆豪华马车露出半个车头,一旁的骑马者乃林灵素的大弟子、一身道袍打扮的张如晦。
显然,马车里坐着的是林灵素。
林灵素的车驾见到太子赵桓的车驾,丝毫没有相让的意思。
双方都停了下来。
王佑伸出脑袋一看,不由得兴奋道:“这下有意思了,仙卿与储君争道,孰大焉?”
双方僵持了约数息后。
张如晦骑马向前,来到太子赵桓的马车前。
“太子殿下,明堂之内,以天帝为大,我家师尊乃神霄府仙卿转世,太子乃地上储君,烦请太子殿下让道!”
此话声音很高,一字不漏地传到了赵楷的耳中。
张如晦秉持的理由是——
从天帝那边论,林灵素是仙卿,太子不过是地上的储君,理应让仙卿先行。
太子马车里,赵桓与耿南仲皆是一脸纠结。
他们自然是不想让的。
太子虽无实权,但毕竟是国之储君。
往昔林灵素凌驾百官之上也就罢了,若此时让道,那东宫将一直被道官踩在脚下。
但是。
赵桓又害怕惹得赵佶恼怒。
林灵素能如此嚣张,全是赵佶赐予的权力。
耿南仲犹豫了一下,道:“殿下,咱让吧,东宫行事,皆应以官家的想法为重!”
赵桓面露纠结。
他知,林灵素抢道,并不是为了冒犯他。
对方代表的乃是道家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番权力,也是赵佶帝王之权的一部分。
赵佶神化皇权,也神化了林灵素。
这三年来,朝堂官员为林灵素立碑刻石,许多百姓在屋内供奉林灵素的画像。
皆是赵佶为了神化自己。
他冒犯林灵素,等同于冒犯赵佶神化的皇权。
“让!”赵桓攥着拳头,心中道:待本太子登基,一定将你们这些恶道全部除掉!
随即,东宫的马车与仪仗缓缓后退。
赵楷一愣。
没想到太子竟如此怂,主道之车就这样让了变道之车。
赵楷看向王佑,道:“先生,若我是太子,咱让不让?”
王佑想了想。
“不让,一步都不可让!让一步就把国之储君的尊严与地位全让出去了,史书必留骂名!”
“好,那今日咱们便再任性一次!”
赵楷突然钻出马车,朝着一旁驾车的皇城卒道:“你下去!”
此名皇城卒,一脸懵地跳下了马车。
赵楷此举,是让他免受惩罚。
“驾!”
赵楷高喝一声,抓住缰绳,驾马向前冲。
就在东宫车驾完全让出路口时,赵楷驾马车冲了过去,直接用车身别住了林灵素的车头。
马车里的王佑也钻出来,甚是兴奋。
林灵素的马车刚起步,驾马车者突然拉住了缰绳。
“砰!”
马车内一声脆响,显然是林灵素磕到了脑袋。
张如晦大惊。
他看向驾马车冲在面前的赵楷,忍不住开口道:“郓王殿下,太子都已让道,你却抢道而行,你比太子还要尊贵吗?”
张如晦很聪明,先用太子之权压制赵楷,暗讽赵楷犯上。
这时,赵桓和耿南仲也从马车里钻了出来。
二人都有些懵,不知赵楷冲出来要做何事。
赵楷淡淡一笑,高声道:“本王乃是为太子兄清除路障!”
“元妙先生贵为仙卿,本王没有丝毫不敬之意。然此非天上仙境,而是地上人间,大宋境内,官家最大,储君次之,此乃常识,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仙卿落在地上也是臣,自古以来,哪有东宫储君向臣子让道的道理!”
说罢,赵楷跳下马车,朝着太子重重拱手。
“请太子兄先行!”
听到此话。
赵桓和耿南仲的心里就像有人在剁饺子馅一般。
难受极了!
若先行,不但得罪了林灵素,大概率还要被赵佶斥责。
若不先行,那东宫储君尊严尽失,一次让道,次次都要让道。
刚才让也就让了,含糊一下就过去了。
但现在赵楷一下子将此事放在了国之储君的尊严上。
如同将赵桓架在火上烤。
赵桓望着赵楷一脸为国之储君着想的模样,一肚子气只能咽下去。
他知。
赵楷此举,不是为了“赵桓”的尊严,而是为了“储君”的尊严,但受伤的却是赵桓本人。
顿时,场面再次僵持了下来。
……
注1:《宋史》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诏:“明堂专以配帝严父,余悉移于大庆殿、文德殿”。
注2:《宋史》:林灵素出入呵引,与诸王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