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屯田之策
篝火旁,众人看到孙权带着猛虎归来,皆是惊叹不已,都知道孙权能文,不想武力也如此出众。
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烧烤,一边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和趣事。
“今日这场雪猎,实在是令人难忘。”吕范感慨道。
庞统笑着说:“不仅有美景、美食,还有主公射虎的壮举,日后定当成为一段佳话。”
众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不久,周泰带回了鹿肉,烧烤正式开始,鲜美的鹿肉,随着碳火的炙烤,香飘数里。
孙权感叹道:“要是江东的百姓,都能吃上肉就好了!”
庞统闻言,笑道:“都吃上肉,还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都先吃上粮!”
孙权一听,来了兴趣,“哦,士元可是有何良策?”
庞统嘴角微斜,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道:“主公何不问问州平,在鹿门山中,除了孔明,就属他最擅民生。”
孙权目光如炬,转向崔钧,孔明的执政之才,可是经过了千年见证,遂言辞恳切道。
“州平,如士元所言,你于民生之事素有见解,还望你不吝赐教。”
崔钧起身,身姿挺拔,先向孙权恭敬一礼,而后神色郑重地说道:“主公,我先前也曾言,若欲强民,可行屯田之策。”
“这屯田之策,古已有之。”
“昔日汉武帝为解决戍边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在西域等地实行屯田,成效显著。”
“军队一边戍守,一边耕种,不仅减少了粮草运输的压力,还使边疆地区得以繁荣稳定。”
鲁肃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赞赏,补充道:“此策在稳定军心、充实边防上确实大有裨益。”
“如今我江东虽无边疆战事之虞,但百姓生计亦是关乎根本。若能妥善施行屯田,定能使江东根基更为稳固。”
崔钧接着说道:“我以为,屯田可分为军屯与民屯。”
“军屯便是让军队士兵在闲暇之时进行耕种。江东军队训练有素,若能加以组织,定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我们可将那些无主荒地或是因战乱荒废的土地划分出来,分配给各营军队。”
“每营设立专门的屯官,负责组织和管理农事。士兵们按照季节进行耕种、收割,收获的粮食一部分上缴作为军粮,一部分留存自用。”
“如此一来,军队的粮食供应便能得到极大的保障,且能减少对百姓的征粮,减轻百姓负担。”
吕范抚须点头,接口道:“此计甚妙。军队屯田,既能让士兵在非战时有事可做,不至于闲散懈怠,又能增强军队的自给自足能力。长此以往,军队的战斗力也能得到间接提升。”
崔钧又道:“至于民屯,我们可招募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及受灾地区的难民。”
“为他们提供土地、种子、农具等生产工具,让他们安心耕种。”
“同时,设立专门的民屯管理机构,派遣官员负责管理。百姓耕种所得,按照一定比例向官府缴纳赋税。”
“这样一来,百姓有了生计,官府也能增加粮食储备。”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补充道:“在招募百姓时,可优先考虑那些有耕种经验的农民。”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农官向百姓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如此,民屯的成效方能更为显著。”
孙权听得极为认真,不时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州平,这屯田之策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土地的划分、人员的组织、屯官的选派,皆是难题。若处理不当,非但不能利民,反而会扰民。”
崔钧对此胸有成竹,这问题他们诸葛四友在鹿门不知讨论了多少回,遂回道:“主公所虑极是。”
“土地划分可由各地官员进行详细勘察,绘制田亩地图,明确土地归属和面积。对于无主荒地和废弃土地,要做好登记造册。”
“人员组织方面,可先在各郡县发布招募公告,详细说明屯田的好处和政策。对于愿意参与屯田的百姓,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如减免前几年的赋税等。”
“屯官的选派更是关键,一定要选择那些清正廉洁、有管理经验且熟悉农事的官员。我们可以在江东各郡县选拔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后再派往各地任职。”
鲁肃又道:“为了确保屯田之策能够顺利实施,还需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可派遣监察官员定期巡查各地屯田情况,对于贪污腐败、管理不善的屯官要及时惩处,对于表现优秀的则给予奖励。”
“如此,方能保证屯田之策不走样、不变形。”
孙权听闻,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说道:“诸公所言,皆切中要害。此屯田之策若能成功施行,江东百姓何愁不温饱,江东基业何愁不稳固。”
崔钧接着说道:“主公,屯田之策若能长期坚持,好处远不止于此。”
“首先,粮食产量的增加能使江东人口得以繁衍,人口增多则兵源充足,劳动力丰富,为江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百姓安居乐业,社会自然稳定,能减少盗贼和流民的产生,有利于江东的治安。”
“再者,粮食储备充足,在遇到灾年或是战争时,我们便能从容应对,不至于陷入困境。”
吕范感慨道:“如此看来,屯田之策实乃利国利民的长远大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江东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孙权深以为然,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说道:“今日诸位为江东百姓谋此良策,实乃江东之幸。”
“从即日起,便着手筹备屯田之事。元直,此事由你牵头,会同州平、士元、子敬等人共同商议具体的实施方案。务必做到周全细致,万无一失。”
孙权也是经过考虑的,崔钧要留下当江夏郡丞,那就只有徐庶了,如今战事暂歇,军师也没什么事务。
而且徐庶为人谨慎、心思缜密,在管理屯田事务过程中,能够妥善处理土地分配、人员组织、赋税征收等诸多复杂问题,确保屯田工作顺利进行。
徐庶拱手领命:“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
孙权思虑了一下,问道:“影密卫如何?吴奋还未归来吗?”
徐庶说道:“吴统领之前带人去截杀荆州到襄阳的信使,后来又传信回来说,欲到襄阳发展影密卫,是以还未归来!”
孙权点了点头,吴奋不在身边,他多少还是有点不习惯的。
至于徐庶的副统领,之前是没办法,才让徐庶当影密卫副统领,但徐庶为人太过方正,缺点狠辣,如今,似乎有了更合适的人选。
“元直,你先专注于屯田事宜,至于影密卫之事,先交给士元负责!”
徐庶对此自然无意见,毕竟他和庞统关系也挺好的。
“诺,那就要有劳士元了!”
庞统一笑,道:“早闻主公消息灵通,影密卫功不可没,在下正好看看!”
众人又就屯田的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如种子的采购与分配、水利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农具的制造与供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