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国号·上表天子?
大司徒是在场唯一的六卿之一,权威最高,在祈新昏迷时,一直都是仰仗他来主持大局。
但此刻祈新已苏醒,他对甲兵来报之事,先是看向祈新。
祈新见之,直接朗声道:“进来!”
声音洪亮。
众人欣喜!
医师更是招呼小医史,拿着祈新的病册下去收录,且让食医去准备膳食。
一侧大司徒道:“把刚才那头孤雁炖了,给叔新滋补。”
医师颔首言:“可。”
还道:“大司徒弓术不输当年。”
言说着,那甲兵已经进来,先看见祈新浑身包扎,半坐在床榻上,不由哽咽一二,才道:“郑国派人将大司寇送归。”
《周礼·秋官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
大司寇掌管纠察。
作为百里家在许国朝堂最高职位的族人。
同时也是祈新的叔父,是母亲的胞弟。
此时祈新才想起,大司寇因为夜探郑营,才被抓起生死不知,不想还能回来!
“快,我去见叔父!”
祈新就要下床,可大司徒拦住他。
道:“大司寇可还能走,能走就来这一谈。”
此时众人眼中,祈新已经是国君,且刚从死门归来,岂能随意下礼去见臣子。
那甲兵紧忙道:“大司寇尚好,此时正在赶来!”
闻言,众人也放心了一二。
大司寇·百里大夫今载不过四十余岁,却有道行百载,与大司徒一般,都是有望大能的修士,原先就是许国的支柱,此刻六卿逃了三位,死了一位,只剩下了大司寇与大司徒两位。
如何也不能再失去。
更何况,大司徒此战之后,伤了根本,谁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祈新却从床榻上起身。
近侍紧忙上前为他穿上外衣与大氅。
“叔新,天冷地寒,你方醒来,不可去吹冷风。”
祈新摇首,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因为许人皆祈愿他活过来,身上的病痛也消去,寿元大好。
即使此时入了冬,也不怕冷。
穿上鞋袜,祈新坚持道:“我得去看看此时的……许国。”
说到许国,不仅是祈新,众人都面露纠结与不愿直言。
为何?
只因为许国的十世祖先,在面对许国的危机时,九个带着自己的祭器逃走,剩下的一位也孤躲在宗庙内,不曾救许人。
再加上祈新那一剑之后的‘不信许也’。
此刻许国之中,众人已经不知如何言说自己。
皆在等待祈新醒来,给许国一个新的天地。
而祈新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必须迎着风雪出面,他从黄泉归来,心中早已有了腹稿。
遂道:“我这般,正是要给许人正名。”
可以说,经过许国一役,此刻的祈新就是许国的主心骨。
祈新此言一出,众人也不可能再拦。
只能一一安排——
“属下去安排护卫……”
“属下去找黄牛来拉车……”
“属下去通告城中众人……”
能留在许国,没有逃走的,皆是真心为许国,此刻皆是与祈新一心,以祈新为主。
祈新心中感怀。
大司徒也感叹:“若是叔新能早些出现,咱们许国或许能一搏楚国之景。”
“大司徒何意?”
祈新拉了拉兔毛大氅。
一侧也有近侍为大司徒披上大氅,以便二人离开宫殿,踏向白雪皑皑。
“许国为子爵,而楚国为男爵。”
“《周礼》有言: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之后周公再封,言疆域翻倍,但需诸侯发兵自取。”
“我许国是第一批的封赏之国,与楚国同为五十里。”
“但如今许与楚,不可同日而语啊。”
大司徒叹息一声。
祈新自然知晓楚国强大时的疆域有多么辽阔,但却不晓得,原来最开始,与许国一般无二。
“楚国筚路蓝缕,我祈国自然也能。”
“祈?”
听见祈新言说‘祈国’,大司徒一愣,又捻须一笑。
“祈,好……”
实际上,改国为何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国号是祈新所取。
而选用祈字,主要原因,还是与祈新的祈愿·蜉蝣之力有关。
这也是他此时改变祈国,唯一的底气。
“咱们可上表天子,改国为祈。”
大司徒说着,又蹙眉。
因为郑伯此时是天子左卿,郑国也犹如潮水一般环绕成周之地,是最接近天子王畿的大国。
祈国想要上表天子,就须穿越郑国的地界……如此,难度不小啊。
但没有天子的许肯,这不符合《周礼》,诸国是不会承认的。
反而还会因为擅自改国号,彻底坐实了‘不臣天子’的名头,被诸国围攻。
上一次的不臣,只是未能及时朝见天子,上贡周朝。
实际上,此时还有多少国家准时朝贡,真真切切给天子好东西呢?
诸国皆晓其中隐秘。
不过是郑、齐、鲁三国的密谋,希望灭许国,以增长自己的威势,抓住许国的一个错误,夸大其言,套了一个罪名。
所以只有郑、齐、鲁三国攻打许国,其余诸国皆在旁观。
但若是擅自改国号……
这可不是小罪名。
而听闻大司徒说,要上表天子,经过天子的首肯才能改国号,祈新不由微微蹙眉。
若是此时去,岂不是另一种形似的屈服,那为何不战前去?
祈新刚刚与大司徒踏出殿门,还未说话。。
“擦擦擦……”
一夜大雪,地面上已经有了一层积攒,不过祈新的殿前被人踩得多了,早就化成了水。
这雪地擦擦声,却是从一侧,偏僻小道传来的。
还未侧目去见,就听见老者笑言——
“哈哈哈……此非屈服于天子。”
“叔新呐,莫要太执迷于此,再好的弓手,一旦失了准头,即使看清了靶,拉圆了弓,也会落空啊。”
是那位在周幽王时,就为大周太史的史伯!
祈新即使不知自己那日晕倒后史伯的出现,但也还记得此老者为他出了两策,是一位智者。
即使他都没有去用。
就见史伯扶须,从雪地缓步上前。
大司徒依礼,先对其一礼。
为何。
因为九命之仪!
天子之臣,比诸侯之臣多一命,何况是祈国这样自降一命的小国。
更别说,这史伯的年纪说出来吓人,当为大司徒的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