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试探性攻城
好消息是,吕布这次收获了不少兖州的文士,其中大多都跟曹操和荀彧共事过一段时间,有关荀彧和曹操的书信自是留了很多。
借助这些书信,伪造一封相同字迹的信并不难。
但是,来往两地需要时间。
陈敬和关羽分了班,前半夜陈敬守夜,后半夜关羽来守。
对于从后世穿越来的陈敬而言,前半夜本来就可以不用睡觉,守夜更是没啥,但要是睡着了想再起床就很困难了。
倒不如多熬一段时间,直接睡个好的。
前半夜,无人前来。
后半夜,依旧安稳。
就这么到了第二天。
“啊哈……”
陈敬打了个哈欠,颇有些遗憾,“他们居然没来劫营……”
要是他们昨天晚上来劫营,那陈敬定然是会好好招待他们的!
陈敬都想好了,一队人拦截,另一队人就直接假装劫营的队伍,跑回城里,把荀彧和夏侯惇都逮了,这场仗就这么结束了。
“估计是担心我们有埋伏。”
关羽捋着胡须,说道:“鄄城不是小城,其中应当尽数是曹军留守的精锐,虽然战力不差,可是人少,荀彧应当是不敢徒费兵力做此试探的。”
“嗯……”
陈敬颔首,说道:“那就麻烦……关将军指挥一下攻城吧。切记,点到为止,保存实力……战损达到百人……三百人就撤退。”
陈敬真不指望强攻能攻下这座城池。
说到底,他们只有一万人,比城里的人都多不了多少,想凭借强攻就攻下城池,那也太难了。
但是,不打又不行,毕竟他们远道而来,不能白吃粮食。
“剩下的人……”
陈敬拿出了一张图纸。
如果不行,那就只能靠科技碾压了。
没办法,没有人,就只能上科技开挂。
若是陈敬有个十万大军,估计一路碾过去都损失不了多少人,那个时候,他肯定不会心痛。
可惜没有,他变不出来。
“集结弓箭手休整,再帮我把这张图纸上的玩意儿造出来。”
关羽接过图纸,看了一眼,并不是什么太高的科技,关羽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同时代相同的玩意儿。
但想来,陈敬造这东西必然有他自己的用处,自己是应该学学。
“注意防护,开始攻城!”
第一批攻城的士兵检查了一番自己的装备,神色漠然地冲向了城门。
从踏上了战场的这一刻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后退,必定是死!
前进,一往无前,方才有一线生机!
然后,在离城墙一百步的时候,大雨滂沱,箭矢像是砸到了这些士兵的身上,顷刻之间,就有许多人因此丧命。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
第一天的攻城,也因此正式开始……
……
第一天,陈敬和关羽率领的丹阳兵死了一百六十六人。
他们有意放水,攻城力度也不大,真正暴露在危险中的人并不多,还有受伤的伤兵,陈敬检查了一下,大多是箭伤,还有的救。
“伤兵全部编入工程阵列,前去打造器械。”
“注意小心伤口感染……”
“战死士兵就地掩埋……”
陈敬难得有了些伤感。
攻城战难打,他是知道的,上次在即丘,除了最后出城野战,陈敬守了两天,阵亡人数都没有超过一百。
现在才第一天,在自己有意保守的情况下,居然死了这么多人……
似乎是感受到了陈敬的情绪有些低落,关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默然不语,但陈敬大概能理解他眼神里的宽慰。
这里是战场,死伤才是常态……
陈敬叹息:“二将军,烦请你好好照顾这些伤兵……我去看看他们做的攻城器械。”
关羽点头,走向了伤兵营。
身为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将领,关羽也略通医术,准确来说是一些紧急处理的手段。
就好像是中了箭,怎么把箭拔掉,也是一个技巧。
而陈敬则是去视察他的攻城设备了。
陈敬要打造的攻城器械很简单,据说早在墨子时代就已经出现过了。
但是,在东汉末年还没有普遍运用。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古代,知识是被垄断的。
和平时期,又没有人要打造攻城器械,自然是没有人去研究。
可到了战乱时期,书籍也还是保存在少数人手里,而记载制造方法的,那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陈敬在大学时期,学的是机械制造。
哪怕是他没看过具体怎么造,可凭借他的见识,有个类似的东西研究研究,差不多就可以画出参考图来了。
再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至少是可以投入使用了。
具体效果……也不知道荀彧和夏侯惇能不能有幸见到。
快马来回至少也要个两天。
再加上吕布那边找人也需要一些时间,以至于等到第三天,这封信才送到夏侯惇的手上。
陈敬又特别安排了一下,除了一封信是曹操的笔迹之外,其他的信也只是内容相同。
这样,就算最后他们得到的是别人写的信,也可以与曹操的笔记相佐证,确认这封信是曹操写的。
若是他们第一个得到的是曹操笔迹的信,那么这些信,也可以佐证情报紧急这一点。
而此时,除了东门是由荀彧坐镇,关羽和陈敬“猛攻”的之外,其余的三座城门都由夏侯惇负责警戒。
这些信就自然而然地到了夏侯惇手中。
夏侯惇其实还是有些脑子的,但是不多。
“孟德叫我们突围?”
这个时候的夏侯惇还不是完体将军,两只眼睛都能看得见。
这封信的大意为:范县已破,我军在兖州就只剩下了两座城池,虽骨干尚在,可是兵力严重不足。
鄄城之中兵不满万,东阿之中也仅剩两万青州兵。
不如保存实力,向北突围,前去投靠本初。
对于文若,我是希望他能跟我们一起走的,但是他弃袁绍而选择我,今日我势单力薄,又不得已前去投靠袁绍……
于文若而言,或许会感到为难。
徐州人最恨的是我们,而不是文若。
文若天下知名,想来那些徐州人也不敢对文若不敬。
不若保存有用之躯,就地归隐,待我们,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