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4:新官上任三把火!产业调整!
陆文虎说道:“老表们非常热情,又了下200万的订单,希望我们能够尽早把货给运过去。”
至于货品,电器方面则以大陆规定的十七种进口商品为主。
比如说汽车、自行车、缝纫机(包括机头)、电视机(包括显像管)、收音机、录音机(包括收录两用机、三用机、录音磁头)、手表、照相机、电风扇、洗衣机等等。
除此之外,如尼龙等化纤制品也非常走俏。
还有红油、洋烟、洋酒…
好家伙,总归就是一句话,只要是港岛这边有的,运过去就能赚钱。
整个新界的乡绅都在做这么生意,只不过大家手段也不尽相同。
如陆家村这种沿海的,那就通过渔船等作为交通工具。
有多鼎盛呢?
就港岛、濠江这两个地方,预计便有千条渔船在海面上交易。
如果再加上从湾湾那一块来的船只,好家伙,遮天蔽地!
海上都这般兴盛了,陆地上自然也不得了。
比如说北区、元朗那一带,它们直接靠近大陆,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生意做的也风生水起。
所以呢,乡下仔确实有一点穷,但是乡绅们绝对不会穷。
就说陆文东那便宜老爸,在陆翰涛跟成家村的打压下都能给他留下几百万的存款…
还是在70年代末的情况下!
其他人听的也非常高兴,陆家村的生意是村民们合股在做,生意好,大家分的钱就多。
这倒不是陆家村人生来就觉悟高。
而是因为走私有诸多风险,比如说因为现在走私昌盛的缘故,海面上就出现了不少大天二(海盗)。
又比如说走私可不是把东西运过去就行,得那边有人接收,还得人家愿意现场交割钱货两讫。
又比如说这采购、出海等等…
这些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搞定来着,都需要组织的力量。
陆文富越说越兴奋:“等掌握龙虾湾,我们能送的货就更多,到时候,每家每户每个月都能分到几千块。”
每户几千块,平均一下的话,等于每个村民大约能够拿到1000多块…
这个数字已经不算少啦。
目前港岛的平均工资也就是一千多块而已。
在乡下,在自己有房子住有田种的情况下,龙虾湾陆家村的村民每个月还能通过走私分到一千多块。
怎么能算少?
当然了,走私的利润可不止这一点。
陆文东一边翻开账本一边对陆文富说道:“继续。”
根据账本上的数字,走私中的20%要进入陆家村的公账。
公账的主要作用是济危扶贫以及应急。
比如说在灾荒之年,公账就需要出钱买米买油买柴等等。
又比如说村民如果是为村子做事,而导致受伤或者死亡,这钱就需要从公账中拨出。
就好像之前老村长之死以及受伤的那些村民,都会从公账中领到钱。
公账,是村子的底线,有它在,村民们就能团结一心。
那么陆文东每次能够从中分到多少?
………
前文说过,陆文东家是陆家村的大地主,占了一半的股份。
也就是说,在利润之中,陆文东会直接拿走50%...
当然了,实际上是40%!
因为公账在前,私账在后,这是规矩。
根据当下陆家村的走私规模,每走一条船,陆文东少则赚几万,多则赚十来万。
至于陆文虎等,赚的也不少。
所以,在打成家村这一块,陆文虎等人最积极。
“不错。”
自港岛开埠以来,走私便经久不衰。
当前本港主要商业大亨基本靠走私起家,对于港人来说,这是正当行业。
既然如此,陆文东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陆文虎喜上眉梢:“村长,等我们垄断龙虾湾这一片,这数值还会涨。”
其他人个个面上有光。
“唔。”
陆文东道:“现在本村的主营业务就是这个?”
“是的。”
一群人齐齐点头,其中陆文虎还犹嫌不足:“村长,我觉得可以换大渔船。”
一条大渔船动辄几百万起,光靠一家一户可买不起,所以得集资。
那就要陆文东来发话。
陆文东摆手。
陆文虎等人齐齐一怔,这什么意思?
“现在海面上飘的船太多了,中港两地肯定要联合打压走私。”
陆文虎弱弱道:“村长,几十年了,也没见人管过啊…”
陆文东皮笑肉不笑的盯一眼陆文虎:“怎么?你觉得我在开玩笑?”
众人一个激灵,他们现在已经清楚这个新村长强横霸道犹胜老村长,简直直追陆翰涛。
那是真正的唯我独尊、说一不二!
否则,石狮子就是大家的下场!
陆文东跟着道:“去年,工商署改组,辖下的缉私队改称海关。”
“我预计海关很快就会成为独立部门。”
“新官上任三把火,海关肯定会联合大陆搞缉私。”
缉私是必然!
以前大陆一直被制裁,也没搞改革,所以对于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大陆已经在试点,而且,根据陆文东的记忆,明年大陆就会跟美利坚建交。
中美将会进入十年的蜜月期。
在这个时候,走私自然就会被大陆提上案桌。
陆文虎等人大吃一惊,他们晓得陆文东是海归,见多识广,肚子里墨水也多。
现在既然这般讲,想必是真的。
众人顿时忧心忡忡:“村长,那怎么办?”
“如果不做走私,大家难道去制衣厂上班?”
目前港商还没有正式北上,主要的制衣厂都设置在新界这块,而新界的乡人呢,出门就能够找到个月薪超过800以上的工作。
日子也算不错!
“那倒不用。”
陆文东说道:“走私继续做。”
众人精神立马一振,有的做就好,这样大家才又奔头啊。
“产品要调整一下。”
陆文东已经看过账本,当前陆家村做的产品太多了,等于什么都做。
这样怎么行?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做的产品多,采购就要多花力气,亦要多囤货,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运营成本。
便说道:“以一个月为调整期。”
“大家先清理掉手上的这些囤货。”
“下一步,我们以芯片、走私车、洋酒、洋烟、私油为主。”
“到时候这渔船也得换成快艇,加大马力,这样缉私队就追不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