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烧刀子酒
帝辛八年,夏五月底。
捷报频传!
几乎每一日都有数次,驿馆的快马都会疾驰穿城而过,铁蹄哒哒哒踏过外城、内城,来到午门外。
“报!北海传来捷报,袁福通手下又有八路诸侯归降于商,北海战事不日可平!”
“报!沧州匪患已除,盐道通行!”
“报!人界封神榜持榜人于北海大战元始圣人,黄帝后裔禺疆出手帮助,持榜人成功脱困!”
各种各样的捷报,让朝歌城全城沸腾。
大王将于六月六日大婚,这是大王登基以来首次纳妃,因此办得格外隆重!
八百诸侯前来朝贺,四大诸侯索性免了舟车劳苦,四月朝会过后,直接留在朝歌城,等候盛宴开席。
如今已是五月底!
满城尽红妆!
红灯笼、红纸红地毯,搭配着每日好几次传过来的捷报,尤其喜庆和应景!
城门楼上。
一方小桌,一壶酒,一把琴。
两个人。
帝辛独独宴请了伯邑考一人。
行过君臣礼。
帝辛亲自给伯邑考倒酒。
“邑考,你来朝歌城有多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的帝辛格外温柔,就像这夏日凉风,让人极为舒坦。
伯邑考在帝辛对面落座。
“回禀亚父,已经十七年了!”
帝辛今年三十八岁,伯邑考三十一岁,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虽不在一起玩耍,也算同城一起呆了十几年。
伯邑考是个质子,所以跟别人一样,喊人皇为亚父。
商汤为天下共主,八百路诸侯高度自治,只需纳贡,但要把长子送往朝歌二十年,二十年后,方允许回到封地,继承家业。
这二十年,质子们被安排在翰筑书院里一起读书,被安排到战场体验守疆杀敌,也会追随帝辛巡游四方。
除了不能回封地,几乎不限制他们的自由。
有的很小时候就送来了,有的年纪比帝辛都大。
这二十年,帝辛是他们唯一的父亲。
无关年纪。
“十七年了,还有三年,你将回到西周封地,成王封侯了!”帝辛遥望着远方,斜靠在荔枝木雕刻的龙椅上,悠悠地感叹。
伯邑考单膝跪地,一手撑地,一手握拳置于胸前:“亚父请放心,无论伯邑考去到哪里,永远都是您的儿子!”
“今日喊你来,只是为了请你喝喝酒,说说话!莫要紧张,坏了气氛!”
“是,亚父!”伯邑考端起陶碗,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他眯着眼睛闻了闻,随之一口将之饮尽,“啊!”
伯邑考咂咂舌头,眼神发亮:“这酒,真香!”
“哈哈哈,慢点喝,这里还有!”帝辛掏出真丝手帕,亲自为伯邑考擦拭他嘴角流下的浮沫。
“亚父,我来就行…”伯邑考腼腆地伸出手。
“别动!”帝辛慈祥地继续擦拭着浮沫,一如过去八年一样,“你觉这酒得如何?”
“亚父,您还别说,我追随您的脚步,走南闯北,从江南到东夷,从西岐到北川,还从未喝过这么好喝的酒,当真是天下第一香!”
“别说屁话,到底如何?”帝辛佯怒!
“闻着香,入口柔,刚烈烧喉,回味无穷,是我喝过的最美的酒!”伯邑考由衷地夸赞。
帝辛闻言,脸上终于浮现一抹骄傲的神色。
“此酒乃用五谷杂粮,历时七七四十九天,新法发酵蒸馏而成。”帝辛端起酒壶,又给伯邑考添了满满一碗,“这不,刚烧好,孤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请你做第一个品酒的人!”
“谢谢亚父!”
伯邑考觉得光彩,红光满面,他再次端起陶碗一饮而尽,“好酒,此酒只用天上有,就算那瑶池仙酿,恐怕也不过如此啊!”
帝辛脸上闪过一抹不快,随后又释然了,淡淡笑道:“终是比不上那仙家仙桃酿的酒,就不要硬捧了!”
“亚父,那仙酿再好,终究不是我们凡人能喝到的,倒是亚父这酒,若是能够像粗盐一般推广开来,我大商子民都会感谢大王的。”
“会的会的,待此次国喜过后,孤就如你所愿,将这酒推行天下,让大商子民人人都能喝到此酒!”
“大王英明,犬子替百姓谢过大王!”伯邑考激动跪地行礼。
“起来吧!”
帝辛扶起伯邑考,温和地说道,“孤八百义子里,顶数你的文学曲艺造诣最高,已臻至极,不若便由你来为这酒,取个名字吧!”
大商以前的酒,分两种。
一种是最古老的果酒,这是部落时代流传下来的。
部落采摘的水果,放在陶罐里储存,久了以后,陶罐里就会留下一些发酸发臭的果汁,有人偷偷品尝,发现喝起来不但不臭,还酸酸甜甜,带着果子特有的芳香。
于是这种方法就流传下来,大家把这种酒叫做果酒。
果酒寡淡,微甜,微酸,微香。
后来有人效仿果酒的办法,尝试用小米大麦,用蒸煮的方式发酵,做出来清酒。
清酒同样寡淡,微辣,微苦,微醺。
在这之前,还没有人用过蒸馏法,也就做不出来度数这么高的好酒。
能为这样的好酒取名,伯邑考心中大喜。
这款酒一旦入市,定会名声大噪。
到时候,他取的名字就会被市井传用,虽没有功德,却也可以跟着名满天下,福缘深厚。
“亚父,这酒从入口开始,就像一把刀子一般,从喉咙直达肺腑,又像烧了一把火,直接点燃了五脏,不如就叫烧刀子吧,可以吗?”
伯邑考热切地望着帝辛,眼中充满了期待。
“烧刀子,烧刀子酒。”帝辛喃喃重复着,“像一把点燃了火的烧刀子,好好好,好名字,就叫烧刀子酒!”
帝辛当即命人取来红纸,让伯邑考亲自挥毫,写下“烧刀子”三个字。
帝辛吩咐随行官:“传孤口谕,此酒名为烧刀子,由上大夫费仲尤浑推行到坊间酒肆,让天下百姓都能喝上好酒!”
随行官领命而去。
帝辛心情大好,站在城墙上,俯瞰着内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他招了招手,唤伯邑考站到身旁来。
伯邑考已经微微有些醉意,心情却舒畅无比!
“邑考,你说说,现如今这朝歌城,如何?”帝辛颇有些自豪地问道。
伯邑考心中一凝,酒醒了几分:“大王,犬子以为,如今朝歌城百姓安居乐业,万邦来朝,造纸、粗盐、耕畜推行之后,天下人人吃饱穿暖,此为圣朝大兴之前兆,非饶舜所能及!”
“说实话!”
“此便是实话!”
“想必你也听过有人说孤,昏庸无道,西周当立,故而凤鸣西岐,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