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当代人每天睁开眼睛,最常做的动作之一就是翻看手机,带着满心好奇寻找某个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标题。那些别人的故事,可能躲在形状模糊的历史壁橱里向我们窃窃私语,也可能穿过漫天的烟火气从每日新闻里向我们招手,没有人能抵挡得了一个好故事的召唤。我们渴望看见故事,从别人的故事里更清晰地看见自己;我们也渴望制造故事,在故事中更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
当某些非虚构的实事被擅施魔法的故事人重新讲述时,它们就会穿越时空,获得近乎永恒的存在。比如波澜壮阔、令人心生敬畏的《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白鲸》(Moby Dick);比如神秘曲折、让人难以释卷的《基督山伯爵》(Le Comte de Monte-Cristo)《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比如缠绵痛楚、引人魂牵梦萦的《红楼梦》《情人》(L'amant);比如惊心动魄、促人反思警醒的《卡拉马佐夫兄弟》(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玫瑰的名字》(Il Nome Della Rosa)……
故事太多,让爱阅读的人不免怅然,似乎穷尽一生也读不完;也让爱写作的人暗自遗憾,可叹生得太晚,再无故事可编。
坏消息是,这两种认知都说出了部分真相;好消息是——总有一隙半隙可乘之机,在等待有备而来者。和未来世代的无数后来人一样,身为阅读者和书写者的你我,面对文学之浩瀚江河,虽一眼看不尽,却仍可下水一探它的深与浅。如果装备合适,也完全可以找到传说中的漩涡、险滩、入水处和出气口,会在水穷之地了悟故事的源流脉络和书写者的风光与极限。
那么,什么才算是合适的装备呢?
最先要预备的恐怕不是写作技法,而是阅读方法。
问题是,当每天一睁眼就置身于网络、游戏、影视剧、短视频的“甜蜜”围猎之中,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享受被投喂,费力地主动翻书,选择阅读呢?除非,我们是真的不甘心向娱乐至死的平庸日常俯首称臣。
阅读,从来是一个人的事,正如写作。它们都是独行族在这个空间的自主选择,为的是找到平行空间中的一位知己,或是另一个自己。
一旦找准了频道,阅读一本好书就如享用一餐美食,会让人全然投入。尤其在开始时,这是一件独属自己的隐秘乐事,如美国文学批评家布鲁姆所言,善于读书可以减轻孤独感,并可能是各种乐趣中最具疗愈作用的。
美国作家、创作指导莉萨·蔡德纳更进一步认为,阅读能激发读者的存在感。她说:“即使作者不是直接写给你的,你也要相信他会意识到你的存在、尊重你的存在,并追踪你的反应。”毕竟,一部作品的价值就在于找到自己的读者,就像一匹战马要找到自己的骑士,才不枉它生为驱驰奔逸的被造物。
至于怎样算是好的阅读,诸多教导阅读与写作的文学大家和文评名宿都提供了自己的金句宝典。还是布鲁姆,他认为第一要紧的是清除头脑中的虚伪套话,尤其是来自学校教育的那套陈词滥调。经历过现代语文教育的人,恐怕都会对此暗自点头。
同样的问题,英国作家毛姆的说法是:你读,你就是你所读之书的最终评判者,一个聪明的读者是不会把读小说当作一项任务的,他为消遣才读小说。显然,毛姆认为能享受到消遣乐趣的读者才是好读者,才能在自由无压力的状态下对书做出准确评判。
向来以特立独行闻名的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多年致力于在大学课堂传授如何精读名著,他提醒学生,必须学会关注更多细节,才有机会进化为优秀作家的理想读者。
虽然名宿大家们的说法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暗示了一件事:读书与不读书大不一样。阅读的人更有能力辨识并摆脱陈词滥调的禁锢,更有可能保持独立思考的尊严,珍惜阅读的乐趣,拓展自己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也更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不过,如果要把各种阅读规则落实到每一次具体的阅读中,怎么读就不能是一系列名言警句,而需要一种更能直达文学作品核心的阅读法,否则,我们很容易被一堆“虚伪套话”诱哄蒙蔽,将经典读成平庸之作却不自知。
几乎所有中学生都读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名篇《项链》(La Parure):家庭主妇玛蒂尔德年轻貌美却出身卑微,生活拮据,日子平淡;她心心念念要过上层人士的高级生活。终于有一天,她受邀与丈夫参加一场晚会,为了能让自己显得更体面,她向有钱的女友借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钻石项链,在晚会上享尽风光,“连部长都注意到了她”。夜半回家,发现项链丢失,出于自尊,她没有告知女友真相,而是借巨款重新买了一串项链还回去。从此与丈夫节衣缩食,过着比先前更加拮据不堪的生活。十年过去,终于还清巨额债务,她已然是一位沧桑老妪。在公园巧遇女友,再次提及那串项链,这才得知,她当年丢失的钻石项链是假的,并不值钱。
直至今日,《项链》仍被教材编写者看作一篇揭露并批判小资产阶级女性虚荣心的佳作,但这完全偏离了作家的创作本意,并非作品要表达的核心主旨,如此定位更是贬损了这篇名作自身的艺术品质。事实上,这篇小说真正关注的是真伪问题,从项链到物质生活到人生本质,更直指所有读者——每个人都是玛蒂尔德,你的“项链”是什么?总有一天,我们也要面对自己的故事结局。在真相大白的一刻,我们是否也有可能被告知,我们耗尽一生所得,表面看起来很重要、很有价值,实则廉价无用,不值分文,完全配不上我们付出的代价?这些反思,远非“揭露女性虚荣心”一词所能概括。
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表达被粗暴定义和肆意曲解,换位思考,也就能意识到作家与其作品同样不应被如此草率地对待。所以,远离那些大而无当的分析套路,时刻保持警惕很有必要。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做“最终评判者”时更贴合作者本心和作品原意,并在不断靠近的过程中,使一场单薄的阅读渐趋丰盛,自我得到更新。不但如此,这个过程也能教会我们不只是专心独享美食,且能成为一名美食家,晓得每道食材的产地与原味、菜系与风味,也能欣然与人分享,在共读与交流中,塑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阅读的人擅长享受独处,写作的人则渴慕体验虚构世界的自由。这场由创造激发的飞翔实验,需要先有一个起步基础。
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许多时候我们写得不够好,是因为读得不够多、不够细,此外,也与选择的读物太杂太滥有关。我们多数人都不是天纵奇才之辈,学习写作需要先从模仿开始。但模仿什么,很有讲究。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醒学诗的人要有见识,模仿入门的途径要正,学习的心志和眼光要高,门槛不要设太低,因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这就是今天最常说的“取法乎上,得法其中;取法乎中,得法其下”的原初表达,意思是选择追随效仿的对象,一定得是方正大家的经典之作,这样在临摹时,才有可能得到一星半点真功夫,越磨越圆熟。若一上手就模仿二三流的作品,最终得到的就是不入流的招数,虚浮不实,越写越差。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本书努力尝试从阅读经典作品出发,借故事包含的主题元素与小说艺术表现方式两个角度,向小说细处与深处挖掘,意图为读者朋友提供一份扎实、精炼的文本细读方案,帮助写作者有针对性地学习短篇小说写作技法。
本书选取的15部短篇小说,都很容易在书店或读书网站找到原作与各版译本。这些公认的经典读本,受过时间的洗礼,值得一读再读,那些使其成型的艺术手法,独特、成熟、富有魅力,均衡而微妙地渗透在每个字句、每组段落中,经得起提问和反复琢磨。
阅读时,为了突出某一种主题元素或艺术手法的特点,笔者会在某章中聚焦、多谈,但在具体细读时,也会尽量做到杂糅,充分融合多个主题元素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小说的内容在被不断放大之后,仍能保持内在的丰盈,不至于因为受到过度切割,成为满足某类理论研究的实验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