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2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美国大峡谷的红云彩】

云彩红若衫,美国大峡谷。

霞光披峻岭,绮丽绘新图。

崖壁金辉耀,壑间紫雾浮。

风吟交响曲,水泻玉帘珠。

鹰翔苍宇下,鹿跃翠林隅。

游人惊此景,相机捕奇殊。

暮霭添神秘,星河照旅途。

自然多妙韵,沉醉忘归途。

赏析:

一、意象与比喻的巧妙运用

独特比喻,开篇吸睛:诗歌开篇“云彩红若衫,美国大峡谷”,将大峡谷上空的云彩比作红色的衣服,这一比喻既形象又新颖。红色的衣衫往往给人以鲜艳、醒目之感,通过此比喻,瞬间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那片如红衣般绚丽的云彩上,同时也为整首诗奠定了色彩鲜明、景象壮丽的基调,让人们对美国大峡谷的天空景色有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初步印象。

二、多角度的景色描绘

色彩交融,描绘绚烂画卷:“霞光披峻岭,绮丽绘新图。崖壁金辉耀,壑间紫雾浮”几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美国大峡谷在特定时刻(如日出或日落时分)的绚烂景色。霞光如同一件华丽的披风,披挂在峻岭之上,赋予了山岭一种梦幻般的色彩;而崖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壑间又有紫色的雾气飘浮,多种色彩相互交融、交织,仿佛是大自然这位杰出的画家精心绘制的一幅崭新而绮丽的画卷,将大峡谷的壮丽与多彩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动静结合,展现生机活力:“风吟交响曲,水泻玉帘珠。鹰翔苍宇下,鹿跃翠林隅”这几句则巧妙地引入了动静元素,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风在峡谷间穿梭,发出如同奏响交响曲般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背景音乐;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如串串玉帘珠般晶莹剔透,展现出动态之美。与此同时,天空中有雄鹰翱翔,森林边缘有鹿儿跳跃,动物们的活动进一步为大峡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让整个场景既具磅礴气势又不失灵动之感,呈现出一幅和谐而美妙的生态画卷。

三、人物与景色的互动

游人反应,侧面烘托美景:“游人惊此景,相机捕奇殊”通过描写游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惊讶反应以及纷纷用相机捕捉这奇特景致的举动,从侧面烘托出美国大峡谷景色的非凡魅力。游人的惊叹和拍摄行为表明这一景色是多么令人震撼和值得留念,进一步强化了诗歌所描绘的大峡谷景色的壮观与美妙,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身处此地时那种被美景深深吸引的感觉。

四、氛围的营造与情感的抒发

暮霭星河,营造神秘氛围:“暮霭添神秘,星河照旅途”两句,描绘了随着时间推移,暮霭渐渐升起,为大峡谷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而当夜幕降临,璀璨的星河照亮了游人的旅途。这不仅展现了大峡谷不同时段的景色变化,更营造出一种深邃、神秘而又浪漫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跟随游人一同感受这奇妙的旅行体验。

沉醉之情,直抒胸臆:最后“自然多妙韵,沉醉忘归途”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美国大峡谷自然景色的沉醉之情。诗人认为大自然有着无穷的美妙韵味,而自己在面对如此美景时,已然沉醉其中,甚至忘记了回家的路途。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将诗人对大峡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推向了高潮,也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美国大峡谷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对人心的吸引,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由景及人再到情,层次推进: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清晰的层次。首先从大峡谷上空的云彩这一独特意象入手,通过比喻描绘其红色如衫的特点,接着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大峡谷的各种景色,包括色彩、动静等方面;然后描写了游人对美景的反应,展示了人与景的互动;最后通过描绘暮霭、星河等不同时段的景色变化,营造氛围并直抒胸臆表达对大峡谷美景的沉醉之情。这样由景及人再到情的层次推进,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感受美国大峡谷的魅力,也使得诗歌的叙述更加有条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多角度的景色描绘、人物与景色的互动、氛围的营造以及清晰的结构安排,成功地展现了美国大峡谷的壮丽景色、生机活力以及它带给诗人的沉醉之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这片大峡谷的独特魅力。

【普罗旺斯的远山】

远山如紫图,普罗旺斯间。

薰衣漫田野,馥郁醉心田。

微风轻拂过,花浪舞蹁跹。

紫韵连天际,霞光辉映绵。

古堡立坡上,沧桑岁月传。

小径通幽处,漫步似神仙。

鸟鸣林愈静,蝶戏蕊争鲜。

此地多佳景,留恋忘家还。

赏析:

一、独特的意象与开篇奠定的氛围

开篇设喻,营造浪漫基调:诗歌开篇“远山如紫图,普罗旺斯间”,将远山比作进入了紫色的画图,此比喻极为新颖且富有诗意。紫色常与浪漫、神秘等情感相连,这一比喻瞬间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让人们仿佛看到在普罗旺斯那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远处的山峦被笼罩在一片淡雅而神秘的紫色氛围之中,为整首诗奠定了浪漫、优美的基调,吸引着读者进一步去探寻诗中所描绘的普罗旺斯的更多美景。

二、丰富多样的景色描绘

薰衣草田的描绘,突出视觉与嗅觉感受:“薰衣漫田野,馥郁醉心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普罗旺斯标志性的薰衣草田景观。“漫”字形象地展现出薰衣草在田野间肆意生长、蔓延的态势,让人感受到那大片大片薰衣草的壮观景象。而“馥郁”一词则着重刻画了薰衣草所散发出来的浓郁香气,这种香气不仅能够用鼻子嗅到,更仿佛能直接沁入心田,使读者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深切体会到薰衣草田的迷人魅力,进一步丰富了诗歌所营造的浪漫氛围。

动态与色彩的结合,展现花浪之美:“微风轻拂过,花浪舞蹁跹。紫韵连天际,霞光辉映绵”几句,巧妙地将动态与色彩描绘相结合。微风轻轻拂过薰衣草田,使得成片的薰衣草如波浪般舞动起来,“舞蹁跹”三个字将花浪的轻盈、灵动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静态的景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紫韵连天际”描绘出薰衣草那浓郁的紫色仿佛一直延伸到天边,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一片浩瀚的紫色海洋,而此时若有晚霞映照,那绚烂的霞光与紫色的薰衣草相互辉映,更使得整个画面色彩斑斓、绵延长远,营造出一种极为壮观且浪漫的视觉效果。

古堡与小径的刻画,增添历史与幽静氛围:“古堡立坡上,沧桑岁月传。小径通幽处,漫步似神仙”这几句,将视角从广阔的田野转向了具有历史韵味的古堡和幽静的小径。古堡矗立在山坡之上,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立”字凸显了古堡的庄重与稳固,仿佛它是这片土地历史的守望者,默默地传递着往昔的故事。而小径在绿树成荫的地方蜿蜒通向幽静之处,当人漫步其中,那种闲适、惬意的感觉就如同神仙一般,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体验,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幽静的氛围。

三、动静结合的自然生态描绘

鸟鸣蝶戏,烘托静谧氛围:“鸟鸣林愈静,蝶戏蕊争鲜”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描绘了普罗旺斯的自然生态。鸟儿在树林中鸣叫,本是一种动态的声音,但却反而衬托出树林愈发的幽静,这是典型的以动衬静的手法,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蝴蝶在花蕊间嬉戏,它们与鲜艳的花蕊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丰富了诗歌所描绘的自然景观。

四、情感的抒发与主题的强化

直抒胸臆,表达留恋之情:最后“此地多佳景,留恋忘家还”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普罗旺斯这片土地上众多美景的留恋之情。诗人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流连忘返,甚至忘记了回家的路,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普罗旺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推向了高潮,也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普罗旺斯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对人心的吸引,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即展现普罗旺斯的美丽景色以及它带给人们的美好体验。

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由景及物再到情,层次推进: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清晰的层次。首先从远山的独特意象入手,通过比喻描绘其如紫色画图的特点,接着依次描绘了薰衣草田、花浪、古堡、小径、鸟鸣、蝶戏等多种景色和事物,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普罗旺斯的景观内容;最后通过直抒胸臆表达对普罗旺斯美景的留恋之情。这样由景及物再到情的层次推进,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感受普罗旺斯的魅力,也使得诗歌的叙述更加有条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丰富多样的景色描绘、动静结合的手法、情感的抒发以及清晰的结构安排,成功地展现了普罗旺斯的浪漫景色、历史韵味以及它带给诗人的留恋之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富士山】

火山发如鬼,富士山间魅。

灰雾缠峰体,阴森惹胆畏。

云遮山半面,雪覆顶余辉。

林静添寒意,风吟带诡味。

鸦啼惊宿梦,月隐暗天帏。

游客皆瞠目,此景久萦回。

赏析:

一、独特比喻与氛围营造

开篇比喻,奠定基调:诗歌开篇“火山发如鬼,富士山间魅”,将富士山火山喷发时的烟雾比作鬼的头发,这一比喻极为新颖且独特。鬼的头发往往给人以阴森、神秘、杂乱的感觉,通过此比喻,瞬间为富士山增添了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看到那缕缕烟雾如同鬼魅的发丝般在山间缠绕,奠定了整首诗阴森、神秘的情感基调,吸引着读者进一步去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富士山独特的景致与氛围。

二、多维度景色描绘

烟雾与山体,强化阴森感:“灰雾缠峰体,阴森惹胆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火山烟雾与富士山山体的状态。“缠”字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展现出灰雾如同幽灵般紧紧缠绕在山峰的躯体上,不肯离去,使得富士山原本雄伟壮观的形象增添了几分阴森可怖的气息,让读者更能深切感受到那种因火山活动带来的神秘与危险交织的氛围,强化了开篇所营造的诡异氛围。

云、雪、林、风,丰富画面层次:“云遮山半面,雪覆顶余辉。林静添寒意,风吟带诡味”这几句,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富士山周边的自然景色,丰富了诗歌的画面层次。云遮住了山的半面,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感;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在余晖的映照下或许别有一番景致,但同时也给人一种寒冷、高远的感觉;山林寂静无声,这种静谧反而增添了寒意,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冷、孤寂的世界;而风在山间吹拂,发出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诡异的味道,进一步烘托出整个场景的神秘氛围。这些描写通过不同自然元素的组合,全方位地展现了富士山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气质,既有大自然的壮美,又有因火山存在而带来的那种别样的神秘与阴森。

三、动静结合与氛围渲染

鸦啼与月隐,动静烘托氛围:“鸦啼惊宿梦,月隐暗天帏”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渲染氛围。鸦啼声打破了原本的寂静,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惊起阵阵涟漪,这种突然的声响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也更加凸显了周围环境的阴森;而月亮隐藏起来,使得天空变得更加黑暗,仿佛一块黑色的帷幕笼罩着大地,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黑暗、神秘的氛围。通过鸦啼的动和月隐的静,将富士山夜晚的阴森氛围推向了高潮,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令人胆寒的氛围。

四、游客反应与情感传达

游客瞠目,侧面烘托景况:“游客皆瞠目,此景久萦回”两句,通过描写游客面对富士山这一独特景致时的惊讶反应,从侧面烘托出富士山景色的独特魅力与震撼力。游客们瞠目结舌的表现,说明富士山所呈现出的这种带有神秘、阴森氛围的景色是多么令人意想不到且印象深刻,以至于这种景致会长久地萦绕在游客们的脑海中,难以忘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富士山这一独特景观的深刻印象与感受,传达出富士山的景致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

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由景及氛围再到情,层次推进: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清晰的层次。首先从富士山火山的烟雾这一独特意象入手,通过比喻描绘其如鬼发般的特点,接着依次描绘了烟雾与山体的结合、云雪林风等自然元素、鸦啼月隐等动静结合的景象,全方位地营造出富士山的神秘、阴森氛围;最后通过描写游客的反应,传达出富士山景色对人的震撼与吸引,从而实现由景及氛围再到情的层次推进,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感受富士山的魅力,也使得诗歌的叙述更加有条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多维度的景色描绘、动静结合的手法、游客反应的侧面烘托以及清晰的结构安排,成功地展现了富士山因火山活动而呈现出的神秘、阴森氛围以及它带给游客的震撼与印象深刻之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富士山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