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贼寇就是本王
陈演听闻此话,自是十分受用,手拿着茶盏盖一边轻盏着茶叶,一边轻笑道:“可不敢这么说,你我也不过是想要为朝廷分忧,为他沈王分忧罢了!”
说罢这话,两人便相视一眼,不禁都仰头大笑了起来。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外面的天色早已大亮,阳光洒在整座皇城之上,让一座座宫殿显得金碧辉煌。
文武百官跟随陈演和魏藻德再度穿过午门进入了宫城,来到了皇极门前,而此时的朱振华也已经端坐在了皇极门的廊下。
陈演手捧一大摞奏疏,率先出列,“奉殿下之命,诸位大人已经将各自的规谏奏疏交到了臣的手中,请殿下阅览!”
陈演话音未落,王德华早已快步跑到了他的身前,从他手中接过这些奏疏,捧回了朱振华的身前,躬身呈递了过去。
朱振华随便翻看了几本,还是早上的老调儿,无非就是劝谏自己要勤于政务,不要贪图享乐,要重视祖训礼法,不可对百官的规谏置若罔闻,置之不理云云。
不过这些奏疏上的措辞却是柔和了许多,完全没有早朝时那般针锋相对,言辞激烈,而且在奏疏的后半段,还会来个峰回路转,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解释几句,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都是希望朝廷更好,没有针对沈王的意思!
朱振华看到这些,不禁心中冷笑,看来自己之前的推测果然没错,这群人是既想拿捏自己,又怕把自己给惹恼了,目的就是PUA自己。
陈演归列之后,魏藻德便紧跟着站了出来,双手捧着一封奏疏道:“殿下,臣有本奏!”
朱振华抬手示意王德华去吧魏藻德的奏疏取来,道了句:“讲!”
魏藻德当即开口说道:“如今陛下驾崩,举国哀痛,臣以为,国丧之事才是当今是头等大事,不可有半点儿耽搁。
臣与陈阁老奉殿下之命,与诸位大人共同商议国丧事宜,已经拟好了一个章程,做了一个大体的预算,还请殿下定夺!”
对此,朱振华倒是认可的,现在这紫禁城里,皇帝、皇后、还有一个李康妃,三人的遗体都还在各自的宫中停放着,这国丧之事确实容不得半点儿耽搁。
只是,按照朱振华原本的打算,这国丧之事要办,对于那些以身殉国的忠臣良将,朝廷也不能连个说法都没有,最好还是要一并予以抚恤才是!
因此,朱振华在看完魏藻德呈递上来的奏疏之后,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开口问道:“现在京师里的善后工作应该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对各级官吏和勋戚的伤亡情况可有统计?”
虽然不知道朱振华为什么不回应魏藻德所提国丧之事,反倒转而问起了官员勋戚的伤亡情况,但陈演还是赶忙开口回答:“有,臣这里有一份明细,正要呈给殿下!”
等手中的奏疏被王德化取走之后,陈演这才再度开口,满脸悲痛道:“说起殉国的官员,臣正有一事要向殿下禀报。
兵部尚书张缙彦张大人以身殉国,遭贼寇残忍手段,经受非人之迫害,其身不下百创,浑身血肉模糊,还被那贼寇吊到了正阳门上,实在是惨不忍睹,令人痛心疾首!
然如今贼军已退,那驻守正阳门的士卒竟然不许张大人的家眷为其收殓尸骨,这又是何道理?还请殿下明察,为张大人做主!”
陈演话音刚落,百官便齐声应和:“请殿下明察,为张大人做主!”
如今驻守正阳门的正是朱振华麾下的士卒,陈演现在站出来给张缙彦叫屈,说白了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们大抵是认定是自己手下的士卒贪赃枉法,故意刁难张缙彦的家眷,想要勒索钱财,所以想把这事儿闹大,也算是抓住了自己的一个把柄,方便日后拿捏自己。
可他们哪里知道,现在跟朱振华提起张缙彦来,可是正好撞在朱振华的枪口上了。
朱振华扫视了一眼台阶下的群臣,冷声笑道:“陈阁老,你们说的这个张缙彦,本王知道,而且,你刚才所说的,那手段残忍,杀死张缙彦,把他吊到正阳门上的贼寇,正是本王!”
此言一出,百官顿时骇然变色,甚至都在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一个个惊疑不定地暗自看向了彼此,好像想要从身边的人那里找到答案。
至于陈演,更是惊骇万分,且不说听闻沈王说那张缙彦是被他所杀实在是令人震惊,想到自己刚刚说那杀死张缙彦之人是手段残忍的贼寇,竟然骂到了沈王的头上,更是让他毛骨悚然,当时便吓出了一身透汗!
朱振华望着下面那些战战兢兢的官员们,缓缓站起身来,冷声喝问道:“这逆贼张缙彦,身为兵部尚书,不思尽忠职守,以身报国也便罢了,竟然还投敌叛国,打开正阳门将贼军放入内城,难道他不该杀吗?”
此言一出,下面的百官顿时都惶恐万分,低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土里,毕竟这些人与那张缙彦都是一丘之貉,找不出一个有气节,有骨气的,所以朱振华此时这一番话,颇有杀一儆百的效果!
最为紧张的还是魏藻德,因为在大顺军打京师之前,他就曾与张缙彦一同商议过投降大顺军之事,甚至还提前写好了一份降表的草稿,也不知道这张缙彦被沈王治罪,会不会牵连到自己。
就连陈演和魏藻德都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了,其他人更是早已吓得抖若筛糠,汗流浃背。
朱振华望着低头鸦雀无声的文武百官,不禁冷哼一声,面露鄙夷之色,将手中那份陈演刚刚呈递上来的殉国官员勋贵的明细递给了王德化,喝令道:“念!”
王德化赶忙双手将奏疏接过,面对群臣,朗声念道:“新乐候刘文炳与其弟左都督刘文耀投井殉国,侯府家眷俱已自缢,并自焚府宅,以身殉国者多达四十二人!
驸马都尉巩永固自刎殉国,举家自焚!
惠安伯张庆臻举家自焚!
彰武侯杨崇善自杀殉国!
东宫侍卫周镜自杀殉国!
宣城伯卫时春自杀殉国……”